编者:“岩彩之春”将陆续发布上海美术学院岩彩绘画工作室«岩彩绘画创作高研班»2019年毕业作品介绍。他们是中国岩彩新生力量,像春天充满生机活力,蕴育岩彩在当代转型中更多可能性。岩彩绘画的未来必将因他们而更加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雷涛:《花非花》系列作品创作心语
“清香传得天心在,未许寻常草木知。”对于花,我总有着异乎寻常的情感。别人眼中的花可能更偏重于万紫千红的色彩或千姿百态的形态,但花对于我而言,更像是生命本身。所以这次的创作主题名为《花非花》,似花也非花。说似是因为所有的画面结构都来源于具体写生,并非凭空想象;说非是因为我在具体安排画面时有意识的摈弃了花的色彩,甚至具象形态,把花抽象化,让观者的注意力集中在画面的材质安排、气韵结构上。你可以看到花,如果看不到更好,画面会呈现出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它滋生了想象力,指向无数种可能。在我,它体现的是生命的不同状态。雷涛岩彩作品《花非花之蝶变》 高岭土、石英砂 直径200cm《花非花之蝶变》作品局部
我在《花非花之蝶变》里,把植物在最好时节里的生命力表现出来,那种春风中的恣意生长、忘情是青春的影子。这时有梦想在高飞,底色全是亮色。《花非花之生长》呈现的是更加圆熟的生命,这时暖风熏熏,阳光灿烂,虽然圆满,但过分成熟就要遭遇衰落,正如月之背面总有阴影,但基调都是光明。《花非花之圆融》则是我始终思考的死亡话题。死亡一定是黑色的吗?它可不可以是白色?白色消解了对死亡的恐惧,把生命看作是一个循环的圆。它不一定代表终点,反而可能孕育着下一个新生。所以这一张我画的极为松动,也很平静。
雷涛岩彩作品《花非花之生长》 高岭土、石英砂 直径200cm创作《花非花》的几个月,我经历了福州的夏天。面对了南方的酷暑和各种无常。每天两点一线,但内心却无比坚定充实。因为这是一直以来梦想的生活——抛却了日常琐事,进入极其纯粹的创作状态。人生能有几个阶段保持不断汲取营养再释放的过程,其实是非常幸福的,何况还有老师的指导。
雷涛岩彩作品《花非花之圆融》 高岭土、石英砂 直径200cm《花非花之圆融》作品局部
常常觉得自己是一个正在学习岩彩的孩子,不够成熟,时常摇摆和迷惑。但在跌跌撞撞中,对岩彩的显与隐,粉和粒、画面黑白灰结构有了一点体会。最后画面呈现出了我目前的状态和对岩彩的理解。我接纳现在的自己,并寄希望于未来。生命不息,画画不止。只要还能坚持,相信对生命的理解就会在画面中不断生长。
2006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文艺美学专业,获博士学位。
2014年结业于敦煌岩彩高级研修班。
2019年结业于上海美术学院岩彩绘画工作室岩彩绘画创作高级研修班。
现为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曾出版《道画合一——石涛绘画美学思想中的士人精神》、《外国艺术设计史》等专著。
参展经历
2019年:“画境岩语——雷涛岩彩画作品展”,西北民族大学美术馆,兰州。
2019年:溯源重生岩彩画创作展,宝龙艺术中心,上海
2019年:岩彩绘画教学展,长沙师范学院美术馆,长沙。
2018年:溯源重生—岩彩画体系课程实践展,刘海粟美术馆,上海。
2015年:Faculty Exhibition,Moss Thomas gallery of art,美国福特海斯市。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