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我读文庆人与画

  与文庆相识到现在,不经意间10年过去了。一个人一生能有几个10年啊!文庆也由初相识一个到北京求学的、行为拘谨、涉世未深的学子,成长为中国当代第五代写实油画的代表性画家之一。这变化也不可谓不大了。这10年间,我是来去匆匆,后来又在国外讨生活,与文庆见面的机会并不多,但不知怎的,内心深处,他是我离不开的、最好的朋友之一。这与文庆的才干不相干,与同他的交往也不相干。我想可能是关乎他的性情,他的性情美丽而独特,一直深深地打动我。

  每次到北京,都要约上文庆喝上两杯,想和他聊聊天,这成了自己的一种习惯。文庆说话平心静气,一路娓娓道来,路数却又多变。或曲径通幽,或海阔天空,几杯酒下肚谈到兴起时,也发点高论。人在异乡,有时候是免不了孤独的,孤独的时候想想文庆,想想和他的交往,想想他的言论,再体会体会他惯常的、漂浮不定的略带乡愁的内心独白,就觉得特别好受,总似一阵轻风掠过,让人心旷神怡。

  文庆是有操守的,这操守不仅在求艺,还在于他做人。文庆从来不附权贵,对人对事,他不持偏见、不轻认同,自有一定之规。若提及他的恩师,他的挚友,他人生每一步拾阶而上时给于过他帮助的人,他都外溢许多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他常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有一件文庆爱唠叨的小事我至今还记忆犹新:那是1995年的冬天,文庆和许多来北京寻梦的年轻人一样,生活过得异常艰辛。他当时租住的是亚运村北洼里南口一间不足10平米的小平房,当时每月120元的房租对他来说已算不菲。他是南方人,没有经历过北方的严冬,除了取暖,还得自己做饭。所以生火对他来说是每天都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大问题。他说因为当时打工的地方离家远经常很晚才回家,早上放的煤也就灭了,没有办法,就常到邻居家换煤球,邻居是一对新婚不久的从安徽南部来的农民,在北京收破烂。小夫妻俩挺和善,他去借煤从没更他红过一次脸。有时还主动关照他。记得来北京的第一个除夕夜,文庆就是受邀和小夫妻俩守着他们收破烂收的一台黑白电视机看完春节联欢晚会的••••••文清说刀架脖子他可能不会流泪,但有时啊,他开着汽车行走在北京繁华的大街上,看见工地上来来往往的人群,就常想起那对小夫妻,他就无数次的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这些年来,他也一直渴望找到他们,但人海茫茫,他找不到了••••••

  文庆把爱看书的习惯归结为小时候没人陪他玩,他说那时候父母亲在“五七”干校劳动,又老是迁移。本来愿意和他玩的小朋友就少,再加上搬来搬去的,好不容易混熟一两个小朋友说散也就散了。母亲心细,即使生活再苦,像什么《草原英雄小姐妹》、《林海雪原》、《高玉宝》之类的小人书还是买了不少,怕孩子们啊••••••和文庆相处时间长了,才知道他对书的喜欢可不是一般的喜欢,说“痴”都不为过。前些年他经济拮据赚的钱除了日常之需稍有富余也就买书了,现在条件宽松了些,更是一发不可收。家里除了书柜床头能放书的地方都放了,床下还密密麻麻封存了十几箱。文庆定了好多年的《读书》杂志,寻着专家的点评就去买,什么艺术、文学、历史、哲学,有时还涉猎到法学、经济学之类的书籍,和他的专业毫不相干。文庆实在,他常打趣说他读书是好读书而不求甚解。有时候将买回来的书一翻,太深奥,看不懂,翻一下目录就放那儿了,因为花了钱,所以他也舍不得扔掉••••••  

  文庆着迷并致力于毕生为之付出的,是当下被别人称之为“古典主义艺术”的一种绘画方式。这种源自于西方的艺术形式在文庆看来中国人有误读的成分。他理解的“古典”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有着严格的秩序感在内的,艺术家视艺术为崇高神圣事业的求艺精神,而不是徒有其表的,只有一幅“写实”的面具。

  文庆的画纯粹宁静,有自古希腊、希伯来文明以来纯净的西方古典主义美学传统,亦兼容东方文化中写意空灵的意境。单看文庆在画面上基本功的锤炼,我个人觉得以他的年纪能达到他今天这个程度实属不易。一个艺术家的成长,环境、师友的磨砺固然重要,但成就一个人的因素还很多,可能最重要的还是在于一个艺术家的心灵品质。

  在文庆的学习传承中,从远了说,有直接学习古希腊至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写实绘画的理法;从近了看,有源自于徐悲鸿为代表的西学东渐的基础,亦有来自苏俄或他的前辈靳尚谊、杨飞云等先生在画面上所体现的直追欧洲的油画感觉。这种从油画语言“本源”上和油画内涵“本质”上主动地学习西方,是一种兼有技术和文化意义的选择也吻合了他的“求真”、“求实”的天性。从他近几年的代表作品,如《又到秋天》、《疏影》等,我们又看到文庆的画面上更兼有一种清新的语言方式,这是纯粹东方的语境。一看就是一个中国人画的油画,技术上取法西学,艺术上又以一个中国文人的自信而直指心臆。

  我相信,假以时日,文庆一定能给我们更大的惊喜。不为别的,因为他的状态就如同一个勤劳的农夫,每天都在默默无闻的耕耘。在此文结束之际,我想起了文庆常引用的贡布里希的一句话:“这世界上本无艺术,只有艺术家••••••”此话粗听有些费解,细捉摸却又意味深长。我想,文庆的脚步一定越走越坚实•••••• 

  (此篇文章发表于《北京晚报》2006年2月16日第46版)

作者:山子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