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学峰先生以谦谨敬诚见称于圈内,他性情平和率直,处事低调,不擅张扬。1982年毕业于广州美院,同年进入河南美术出版社工作至今,这么多年来的专业美术工作,积累之厚,浸淫之深,视野之阔,固非常人所可比。他有着极深的传统文化情结,笔下自然不乏清逸之气。学峰斋署“得法楼”,“得法”即“得劲”、“舒坦”,此词虽移用自他豫东家乡之通俗民语,但寄寓着他的从艺状态,表达了雅正层面的含意:参悟艺道,意会前贤,依仁游艺,超然物外,悠哉,乐哉!可谓大俗大雅。于学峰而言,此心机志趣成就了他美术出版方面的骄人业绩和国画创作方面的出手不俗。
若许年来,经学峰策划、组稿、编审而成功出版的美术图书实在是不胜枚举。其中不少图书获得了多种权威大奖,有着很高的学术、艺术价值,受到业内好评。学峰之所以能在美术出版界有此作为,与他从来都保持着一颗作为出版人的责任担当、甘为人作嫁衣的赤心是分不开的。在出版岗位的倾心投入,甚至在很长时间里挤占了他宝贵的个人创作时间,影响了他砚案之上更多优秀之作的诞生。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他从未停止过对国画艺术见逢插针式的全息积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些近作,不难觅到他对传统水墨人物画的渐修和妙得,是“国画家李学峰”一次鲜亮展示。
学峰上世纪70年代即从事工笔人物和连环画创作,早年有不少作品刊行。在这部分写意人物画近作中,学峰将视角对准了高士古贤,不仅塑其形,并且追其神,徜徉在老子、屈原、陶潜、陆羽、苏轼、赵松雪、朱耷、傅青主、于右任以及高僧、逸士所营构的整体气氛之中,足见他思遇古贤之感怀,心向往之唯笔端托也。这种文思悠悠、玄机渺渺的氛围,能令观者的心神在极短时间内得到净化,从而获得幽静超逸的艺术享受。毫无疑问,学峰走的是传统文人写意画的路子,试图以书法用笔,抒写胸中之像。然细察其人物造型,又有效规避了时下那种“荒率扭曲、墨狂笔癫”的所谓“纯以神行”的时髦作派,而是以早年夯下的坚实的素描和传统线描功底,使所绘人物结构合理,面目清朗,形神各具,用线刚柔有致,用墨浓淡得当,我觉的这是不容易的,也正是画家的智慧之处。另外,书法与诗文的有机结合,在给画面平添古雅意境的同时,也充分彰显了学峰艺术修为的广度与深度,不夸张地说,这正是时下许多画界同人所难具备的。我常谈及“国画是文化人手中的艺术”这个话题,“腹有诗书气自华”,从某种意义上讲,好画都是沉静之后养蕴而出的,而不是单靠程式化的“技法”造出来的。
绘事,清事也,韵事也。学峰人物画的清正雅和,标示了他孑立独行的绘画之道:不遵古法何能出之。他不趋时风,不赶朝流,坚定地走他自己认准的路子,追求绘画精神的温柔雅正,以艺求道,这是一种定力的体现。我一直认为,缺乏定力的画家是令人质疑的。学峰作画多有前贤稿本可参,在他的画里,我们不难发现陈老莲、文衡山、仇十洲、金冬心、任伯年以及唐宋壁画的印痕,但总体上看,线描绵劲,设色淡雅,气韵萧疏,此是画家个人气质的外示。再观某些背景的渲染、山石的皴法,以及花竹云树的勾点等“零件”,显露出学峰于意笔山水、花鸟技法方面,也有着长久的用心。积点成线,累线成面,学峰的人物画可谓“得法多助”。这般习艺方略,对于丹青道友,定有许多启迪。
在国画创作上,我素来提倡“要‘写’不要‘做’”。观学峰画,自然平和,清逸沉静,令人顿生欢喜之心。故借此画册行世之际,略赘数语,由衷寄愿画家早登青云之梯。
马国强 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作者:马国强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