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伏崖啸风写丹青

  中国自古以来善画虎者众,盖虎为百兽之王,出没山林,啸啼崖涧,声撼空谷,惊心动魄,其貌威武,其躯雄悍,与狮同为世界上很多民族镇宅安邦、驱邪崇正之象征,故有王者之风,为世人所崇。《宣和画谱》中即云:“虎豹鹿豕獐兔,则非驯习之者也。画者因取其原野荒寒,跳梁奔逸,不就羁絷之状,以寄笔间豪迈之气而已。”杜军作为在部队中培养和成长起来的画家,秉性中恰恰具有军旅画家所特有的那种纵逸之气。所以他长期以来执著地坚持画虎,想来并非偶然,正是因为其性格和经历使然。

  我国古代就有崇尚虎的文化传统。虎的形象频繁出现在古代文学和艺术创作中,形成一种特有的“虎文化”。这种丰厚而悠久的文化积淀,渗透到中国人审美意识的方方面面。中国人爱虎,至今在民俗传统中仍以虎头帽、虎头鞋为孩子的吉祥穿着,正是这种审美意识的延续。“龙腾虎蹴”、“如虎添翼”、“虎跃龙腾”、“虎虎生风”,这些成语不仅象征着非凡气度与活力,还彰显着一种中华民族大气凛然之气象、精神。

  古今虎画,代有名家,高剑父的虎俊逸潇洒,刘奎龄的虎则是严谨工致,冯大中则融合工写、兼备形神。面对这些前辈画家的作品,如何在传达出虎的精神形貌的同时,将自我的艺术语汇和风格凸显出来,是画家最为着力之处,而杜军在面对这个问题时做出了富有成效的研究、探索和实践。相比前代画家,他以新的观察方式和表现方法,去把握虎这个形象的独特造型规律和精神气质,同时他又将东方哲学那种“澹然无极”的创作态度和美学主张融入到画面中,塑造出具有了中国画精神的虎的形象。

  一个画家想要创作出具有艺术感染力的艺术作品,需要根据各自的审美选择作出一种艺术上的取舍。《国朝画识》中记载清代画虎名家邱天民,“结屋深山,观生虎得其神采苍茫,返舍取笔就粉壁图之,犬一见皆惊,仆为之遗矢”。可以想见邱天民笔下所画之虎,其威风与野性应该是咄咄逼人的。但杜军所画之虎似乎更想传达出中国虎的意象传统中的另一面,即沉静安详而气度高贵。也许是因为这种气质更适应中国画素静淡雅的格调,所以,杜军在他的画中一定程度上舍弃了老虎野性的威猛,而更多地作出了拟人化的描写,使其憨厚雄健、意态尊贵,又不失威猛之姿、刚健之神。尤其杜军所做小虎顽稚可爱、神韵天成、自成一格。

  唐代张彦远言:“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在这种气韵与形似兼顾的艺术观的指导下,杜军逐渐形成他独特的严谨而自由、沉静而典雅的风格。杜军笔下的虎并不执著于每一根毛发的细致描绘,而是借助水墨洇化的效果表现虎的体态结构和斑纹变化,传达画面构成的艺术感染力。他更多的时候是尝试在创作中将传统的笔墨融入自己对虎的意象表现,注重画虎的神韵、精神,并且对传统文化中“虎”的意象进行继承与发展。他以自己的感悟理解作品,推敲适合自己的绘画技法和表现方式,在长期的创作和锤炼中有所领悟,从而确立了独特的画虎风格和艺术语言。他画中的老虎或站或卧、或动或静,虎的结构和斑纹刻画浑然天成,既有虎的形貌的真实再现,又很好地传达出虎威严肃穆的精神气质。在背景环境的处理上,杜军更下了极大功夫,在认真学习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在大自然中观察、体验、写生,或为竹林,或为芦荡,或为苍松山岩,均以酣畅淋漓的笔墨写出与画面主题虎的形象相映成趣、虚实相辅、生动自然、意境幽远。

  杜军画虎,缘于喜爱其君临山野的气魄,更源于中国文化传统中对虎的一种特殊情节。《周易》有言:“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愿杜军所画之虎随着他艺术探索的逐渐成熟而更加风举云飞,也更具大匠胸次!

作者:刘大为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