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嘉宾汪为胜先生讲话

尊敬的各位来宾:
  上午好!
  樊萍同志的展览,今天在这里举行,作为展览的特邀嘉宾,能出席这个画展,我感到非常地荣幸!记得2001年,樊萍同志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学习,我是2003年负责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负责中国画的教学工作,所以说我们有着某种程度的艺术上的渊源。应当说,樊萍同志是我国当代中国工笔画具有代表性的女画家之一。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对她的作品进行一次研究和思考。第一个方面,她继承了中国工笔花鸟画的传统。那么,中国工笔花鸟画的传统是什么呢?——以线条为骨干,以写生为基础,通过敷色和渲染的表达方法,取向于五色的图像,是真的一种审美艺术。这种传统,在唐代已经成熟,两宋期间达到了中国工笔花鸟画的高峰。元代以后,中国的文化偏向于江南,士大夫文人画占据了中国画坛的主流,从此中国工笔花鸟画走向于今。尽管上世纪五十年代,以于非闇、陈之佛、陈之芬、田世光等老一辈画家致力于工笔画的振兴,重新崛起,然而受到环境和政治的约束,事实上中国工笔花鸟画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新时期以来,中国工笔画花鸟画发展很快,无论从内容或形式上,有着更为客观的操控。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多数画家过多地依靠于外来因素来调整传统,因此在绘画的语言上出现了某种不成熟和矛盾,陷入了公式化和程式化的低潮。那么,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樊萍同志继承了纯正的中国画传统,这是难能可贵的。她发扬了中国艺术精神,也适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因此在未来的空间里将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这是第一。第二,继承传统,发扬传统,传统拥有的,她有;传统没有的,她也有。这主要是她得益于自然,取之于生活。石鲁曾说:“生活为我出新意,我为生活传精神。”她把自然界的奇花异草,鸣禽翠鸟,通过拟人的形象,寄托了她美好的未来,赋予了和谐之美,也蕴含着画家独特的情感,所以她的作品中流露出一种和谐之美、自然之美和生活之美。第三,她的工笔花鸟画在表现的语言上,传统工笔花鸟画的程式,特殊地表现在将线描和没骨相结合,将山水和花鸟相结合,将写意和写实相结合,打破了传统花鸟和山水的界限,呈现出一片无界限的感觉,也昂扬着一种鲜明的时代特色。
  应当说,随着岁月的递增,艺术家的思维越来越活跃,将西方的美术理论和艺术思潮不断地深入,当代中国画呈现出一种多元互补共存的状态。如果说,二十世纪中国画从传统到现在,东方与西方共融不断地求得发展,那么这个时期的中国画多元互补共存的状态,这是我们所作出的隐性的价值判断。我想樊萍同志的这个展览,已经给我们这个隐性价值判断做了响亮的回答。
  最后,我衷心的祝愿展览圆满成功!谢谢!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