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与山水画研究生的教学谈话[之一]

  时间:2004年3月10日[根据录音整理]

  这个学期已经开始了,我认为你们当前应该努力解决自身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不足,学习要更有针对性。不具有这个意识,你们可能会耽误很多宝贵的时间。所以,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我们要有一个分阶段,有计划的学习研究。我会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你们每个阶段的学习进展情况。具体内容包括:

  第一, 对每一个阶段创作要求的完成情况检查。

  第二, 要求阐述你们在一段时期内的创作体会。

  第三, 针对学习过程中接触到的当代某些艺术现象,(主要是中国画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我想通过这么一个学习的过程,使你们在艺术实践中逐步掌握观察、认识、理解最后到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也有助于你们思维结构的完善。

  关于本学期总的学习任务:首先,要求你们对中国山水画史有一个全面的、细致的梳理。 从它的起源到几个重要的变革时期, 包括各个变革时期的代表人物和思想以及其作品风格等都要认真研究。这个工作非常重要,它可以加深你对中国山水画论以及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等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能更深刻理解中国山水画的艺术本质和内涵。其次,本学期结束前完成论文的选题报告。首先要基本完成资料收集和论文要点的确定。更重要的是提出新的观点和立意,并确定其实施的可能性。 所以要抓紧时间、勤于思考、勤于实践。

  至于具体阶段性要求,我是这样安排的:目前这一阶段你们主要任务是进行太行山写生的整理和创作。在作品中要体现出你对太行山的山石和树木结构,以及沟壑、村落等景观的观察认识和真实表现;要注意画面的组织结构。自然就像一块大面料,我们要学会把它剪裁成适合自己所需要的一件艺术品;但是一定要注意画面的完整性,也就是要注意画面的节奏,包括山石穿插、浓淡干湿的变化、水墨的流动、色彩的分布等,一定要使画面丰富,不要怕繁复,可以先做繁复的工作,以后再做删减提炼的工作,这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反之,画面就会很空洞。希望同学们在不违背艺术创作规律的基础上大胆实践,即使你的创作手法很生疏,但随着你思想认识的不断提高,你的创作手法和艺术语言也会逐步成熟起来。所以千万不要怕犯错误,因为任何人都是在错误之中成长,在失败之中前进的。另外,还要进一步搜集资料,包括关于太行山的革命的、历史的、自然的资料,进一步丰富生活的感受。创作过程中一定要战胜自己的惰性。一张画觉得没感觉画不下去就放弃了,这样是不行的。做学问其实就象打水井一样,如果打一处没打出水来,于是就觉得下面肯定没有水,再换一处,再打一处,这样打一处换一处是永远也打不出水来的。其实可能只需再打深一点点而已,但你却放弃了,这不是很可惜,也很可悲吗?同样,一次创作如果战胜了困难把它完成了,它可能就是一张很优秀的作品,但如果放弃,就会一无所获。

  再来谈谈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也给艺术家带来了无穷的灵感和智慧,没有生活气息的作品是空洞的。只有从生活中去体会,你才能将你的情感赋予你的画面,作品才能生动,从而打动人,艺术家必须深入到生活中去感受,你才能真正理解一方水土所承载的特有的情感。而真实的情感是创作的根基,这一点是不能改变的。很多艺术家都寻找到了或试图在寻找自已艺术上的一个创作基地,通过对这个基地不断地深入,不断地去发现和探索,从而丰富自自己的作品。由此我们可知,艺术创作决不是凭空而想的,更不能没有一个扎扎实实的创作基地,处于飘流状态下的艺术家,是不可能创作出深刻的、耐人寻味的艺术作品的。同样,在理论的构建上也应该有一个文化背景来作支撑,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在真正地做学问。

  当下有一种“玩”艺术的说法很是荒谬。艺术不是自我情绪的盲目喧泄,所谓真正意义上的“玩”艺术, 是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自如心态。由于有丰厚的文化背景作支撑, 有大量的生活素材作基础,他们的艺术修养到达一定的高度,在技法上有很深的造诣以后,从而在对画面意境的追求和情感的表现上达到的一种随心所欲的境界。一个不具有一定修养和生活基础的人提出“玩”艺术,就只会显露出他的无知和肤浅。因为,在艺术实践中他又真正“玩”过多少呢?就像现在一种流行的说法:我现在非常痛苦,非常孤独。其实,你真正痛苦过,孤独过吗?你对孤独的理解和对生活的理解到底又有多深刻呢?而真正经历过痛苦和孤独的人是不会轻易有这样的感慨的。再比如宗教信仰问题也是这样,现在求神拜佛的人那么多,他们大部分只是想求个现世的满足和平安,求个安心或是求得一种解脱,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佛教文化思想的广大呢?

  总之,我们在艺术的实践及研究过程中,一定要具备两个要素:创作的基地和文化背景的支撑,中国文化非常博大,非常丰富,你可以找到一个点,比如, 我在创作中一直在追求三个字,即:静、净、境来作为我的理论支撑。在艺术表现上,我追求一种诗意化的山水境界;追求一种崇高的美,宁静的美,朴素的美或是一种浑朴的美;追求一种情感的生发;作品的意境所反映出来的也是我内心的语言。一个美术评论家曾对我的新作《峥嵘岁月大别山》作过这样一段解评:“在当今画坛,有些画家因其作品表现出的诗歌般的意境而被称赞,董继宁应属此例……,他许多山水作品中蕴藏着一种寄情于景,借山水抒情的自然景象,这就是‘诗境’之所在。他成功的表现了大自然的不同形态……作品既协调优雅又清新明快,使人感到一种自然美的永恒和崇高。作品中还透露出真正的生活气息,看过董继宁的中国画,不仅让人欣赏到了美的意境,而且透过这种意境,我们好像与画家站在同一个视觉上去领略被他用笔墨诗化了的自然……”对于他的这段评述我最认同的一个观点就是强调“自然美的崇高和永恒”。每一位山水画艺术家都要努力去追寻这种崇高和永恒,从而去体现我们对生命的感悟。同样是描绘大别山,《峥嵘岁月大别山》与我的另一幅作品《烟雨大别山》在表现手法上也是明显不同;《烟》是用传统的勾线、烘染的表现手法表现大别山郁郁郁葱葱的树林和山间潺潺的流水,整幅画面给人一种视觉的退后感;而《峥》则是打破了传统的表现手法,在传统基础上利用平面构成的表现因素,整幅画面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力。表现手法的不同所产生的艺术视觉效果也是完全不同的,但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都要达到画面的丰富,使一草一木都充满着生机,这是对画面技法上的要求。那么,对于画面意境的追求上,《峥》主要是表现大别山的文化背景和它所承载的那段光荣的革命历史,它的一草一木都蕴藏着一种勃发的力量,从人文背景的视角上看,大别山区人才辈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养育了中国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 而《烟》所要表现的是大别山在经历了那段沧桑历史之后,山间的苍松依然劲翠,水流依然清澈,使人感到一种顽强 的生命力,这幅作品已被浙江省美术馆收藏。下一步如何完成大别山的创作,对我是一个艰巨的课题,也是我们美术院要努力完成的课题。

  下面我就针对你们今天带来的创作和刚才你们的提问作一些分析和解答:首先来看龚余辉同学的这幅焦墨山水,你想用焦墨这种绘画语言去表现太行山是可行的,但整个画面给人感觉太“花”,为什么会花呢?这时,要善于思考,善于给自己提问。我认为主要是因为你画面的气韵以及山石的明暗结构没有形成很好的节奏感。你刚才谈到你想表现太行山夜晚的朦胧景象,画面也试图处理得不那么具体,这是你的画面花的原因之一。有一点你要明确,你所表现的物体是客观存在的,即使是在夜晚它也是具体存在的,你也只是为了表达一种意境而在表现技法上把山石等物体的明暗对比关系相对减弱了,但并不代表它的结构不存在了。其次,你谈到想用两个月亮来表现时空的变幻,我认为没有必要,因为在一张作品中,有些意识是可以用图式,用绘画语言去表现,而有些却只能够用文字去表述的,两者不能冲突,况且用一个月亮完全可以表现和传达你的意图,因为阴晴圆缺的客观存在已经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了,没必要在画面上出现这种图示的象征和暗示,多余了。另外,你要注意的是把握焦墨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焦墨要有浓有枯,浓墨可以达到润的效果,枯笔可以达到干涩的效果,所以用焦墨语言也要讲技法,而且要求更高。

  韩莹莹同学谈到想表现太行山的雄伟气势,所以用俯视来表现,这样是可以的,但是画面也是缺乏节奏感,也就是缺乏生动的气韵。山水画对于气势的追求更要强调画面的节奏感,更要注重大的线与面的组织关系,这个线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而从你的画面来看,你在对山石结构的表现以及上下左右的生成关系的处理上太碎了:画面的构成,分割以及笔墨的处理上都欠妥,所以画面感觉不协调,如果把前面的树木画得茂密些,与后面山体的空白形成很大的反差,可能就会更有气势。第二点,你谈到你的创作观念时说,想表现既写实又写心,但不知如何协调二者的关系,在这一点上,你要明确一点:艺术家去表现任何物象时都是带有主观抽象因素的,所谓创作手法的写实是建立在艺术家抽象的、主观的思维基础之上的,没有绝对的写实。 所谓 “化客观之物象寄主观之立意”,就是讲的这个道理。所以在创作中不要似是而非的去考虑写实还是不写实,而是应考虑根据你的画面需要构成你的画面的表现手段和处理方法。比如说虚实疏密对比等,做到虚而不空,实而不滞。另外,你谈到试图用黄秋园的传统表现方法去表现太行山,但是从你的画面看,无论是从整体画面处理还是小的用笔用线并没有体现出黄的艺术面貌,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我想提醒同学们在以后的艺术实践中,表达观点要与自己的画面相结合,不要轻易表述自己还不清楚的艺术观点。

  汤晶晶同学谈到的“在处理画面时想随意些,冥思苦想反而不知该如何下笔。”对这一点你要明确:随意也是建立在深厚的生活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扎实的艺术功底之上的。没有这些做铺垫,随意就是空谈,在创作过程中不管你的技法是否完善,都要把画面完成。在面对困难和迷惑时,不要采取逃避的方法,一定要有求实的精神,做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所以一定要战胜自己的惰性。你谈到自己可能不适合写实的表现方法,我认为写实的方法人人都适合,只不过在画面技法的处理上会有一些主观性的因素,但是你的创作根基绝对应是实实在在的,否则,一切都是空洞的。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在艺术表现上你才能达到一自如的、忘我的境界。

  总之,通过今天的课,我希望能对同学们这个学期的创作研究有所帮助。也希望你们在艺术的道路上潜心研究,大胆实践,珍惜时间,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

作者:董继宁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