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7-03-17 13:52
木艮土 Askr Yggdrasils, 2016, 装置 Installation, 800×150×350 cm
“我怕我不敢说,我怕你们听不见;我怕我不敢说,我怕你们听不见……”艺术家杨淞反复讲着这句话,时而慷慨激昂,时而细若蚊声,在讲话的同时他还用剪刀将自己的头发剪掉,这是杨淞在2014年杨画廊个展“治愈”中的行为表演。
展览现场
在这次个展中,呈现了杨淞《蜕》、《转念》以及行为《治愈》等多件作品,其中,《转念》杨淞用镜子做成倒立的人形,悬挂在进门第一个展厅中央,灯光打在镜子上,在墙上反射出正立的人影,而人影随着镜子的旋转在墙面移动,镜面做了处理,反射出的人影也是斑驳的。作品《蜕》中,杨淞用拍摄泥土制成的人像雕塑在水里破碎的过程。
《蜕》
《转念》
关于这场展览,杨淞在谈到时表示:“表达的是一种生死蜕变的感觉。”时隔三年之后,同样是在杨画廊,这次杨淞给我们带来了个展“木艮土”,在此次展览中,杨淞将在“治愈”中感受到的“某种生命的状态更具体化。”在建造和解构的循环中探索雕塑承载的意义,艺术家将通过作品来呈现一个土地下的世界。
展览现场
雅昌艺术网:此次展览的题目叫做“木艮土”,我们该如何来理解?
杨淞:植物和土是这次展览用到的两种最基本的材料。而“木和土”就只指这两种材料。“艮”则是指由这两种材料塑造出来的生命的象。艮的本义是“边界”“极限”,而这种生命的象不仅仅我们所理解的生命概念,而是超出了所谓的生命的“边界”的象。
而地面是我们依赖的归宿,在我看来地下也是有一个世界的,这个世界就是“木艮土”。我想要把这个看不见的世界用视觉的方式呈现出来。
雅昌艺术网:看不见的地下世界?
杨淞:有一年秋天的时候,我走进一片树林,地上覆盖了非常厚的树叶,当我凝视这些树叶的时候,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下面有什么“东西”存在,某种“生命的象”存在其中。树叶最终消解在土壤中,又成为新的生命,完成了它的轮回。
根 1 Root No.1, 2016, 雕塑 Sculpture, 430x177x168 cm
根2 Root No.2, 2016, 雕塑 Sculpture, 380x160x150 cm
雅昌艺术网:能否谈谈您的作品“艮”,人与树的根相互缠绕,仿佛他们就是一体的?
杨淞:在我的作品里,他们确实是一个整体,是在互相转化的过程当中。
雅昌艺术网:在“艮”这系列作品中,作品与作品之间的关系很有意思,比如这次展览中,我们进入到展厅之后,会发现一男一女面对面站立,很像一对门神。
杨淞:但实际上,我的创作初衷是并肩行走的人像,在雕塑图像中并置的男女是非常经典的形式,但当他们在空间中对立时,产生了比并置更微妙的关系。有点像阿布拉莫维奇1977年的行为艺术《无量之物》,玛丽娜和乌雷两个人裸体站在意大利波洛尼亚一家画廊的入口处,观众只能通过他们之间的狭小空间进入博物馆里。制造了某种仪式感,像是一道门分隔了这个空间。
艮 3 Askr Yggdrasils No.3, 2015,雕塑 Sculpture, 148×230×159 cm
雅昌艺术网:此外还有一件作品,人物的形象是“思维佛”?
杨淞:对,思维佛代表智慧,佛祖顿悟就是在菩提树下,其实想要讲的已经很明确。
木艮土 局部
木艮土 局部
木艮土 局部
雅昌艺术网:此次展览最为震撼的作品要数那块20多平米被翻起来的地面,您在创作时是如何构思的?
杨淞:从正面看这是片飘满了落叶的土地,但当你走到它的后面,会发现一个丰富的世界,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而这个世界便是“木艮土”的核心,这个世界有生死轮回、争斗审判。
而在这复杂的群像当中“艮”就是土上世界的死亡转化而来的新的生命之象。这个世界既不属于“真实”也不属于“虚幻”,或许这就是某种永恒的存在吧。
艮 2 Askr Yggdrasils No.2, 2016, 雕塑 Sculpture, 228×218×130 cm
艮 1 Askr Yggdrasils No.1, 2015, 雕塑 Sculpture, 138×116×98 cm
雅昌艺术网:这次展览,您用到了大量传统泥塑的观念和手法,对于传统的泥塑您是怎么看待的?
杨淞:这是我现在创作的根基,西方的雕塑,比如说希腊雕塑,是对美的形式量化,中国和埃及雕塑不一样,一开始就跟死亡连在一起,背后有强大的观念,是意念的写实。
雅昌艺术网:能否讲一下您这件作品的制作过程?
杨淞:传统泥塑创作,首先要扎木架子,第一层要加砂浆,第二层加稻草、麦壳,最外层要砸糯米的混合体,反复地压光,干了之后再补缝、上色,刮腻子再上色,非常复杂,我将这套工序简化了,首先是搭架子,然后雕塑泥掺砂,掺稻草、麦壳、麻刀加上韧性,表面用的土是从山西带过来的。
展览现场
垦 2 Cultivate No.2, 2015, 影像 Video, 03:05
雅昌艺术网:此次展览,您也呈现了影像作品,这些影像作品想要表达的是怎样的内容?
杨淞:影像是整个展览的开始也是结束的部分。它完整的记录的生命生长的过程,也完成生命和生命之间的转换。
展览现场
雅昌艺术网:在2014年杨画廊个展“治愈”中,呈现了《蜕》、《转念》以及行为《治愈》,能否介绍下这几件作品?
杨淞:《治愈》这件行为作品,是我将自己的头发剪掉,同时喊出一些自己不敢面对的事情或问题。影像《蜕》呈现的是,我自己的形象在水中逐渐融化直至消失,是对于雕塑本身的思考,雕塑系毕业的同学们都在做雕塑,而我是在毁雕塑,在我看来任何物质在这个世界里都不可能停留太长时间,创造一个物和毁坏一个物的感觉,远远没有消亡的东西带来的震撼大,创造与消亡是同时存在的,这是我创作这件作品时的想法。
雅昌艺术网:在作品《蜕》中,呈现的是生命的消逝,此次展览您想要追求一种永恒,这中间是怎样一种关系?你怎么看待生命的消逝和永恒?
杨淞:在作品《蜕》中,消亡是一种永恒,而在这次展览作品中,生命的彼此转化是一种永恒。永恒不是某个时刻,而是运动的变化的。
展览现场
雅昌艺术网:你的创作,既有雕塑、装置还有影像和行为,它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杨淞:在我看来都是做雕塑的概念下形成的作品。
雅昌艺术网:此次展览,您用到了大量自然的媒材,自然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杨淞:自然的媒材它本身就承载了很多生命的意义,比如说泥土是一种很有温度的材料,而对我来说再也没有比泥土更适合去探讨永恒的材料了。而树叶或是木,它们既是生命本身,也是生命轮回的一部分。自然对我来说就是最终的归宿,我们从自然里来,也会回归到自然中去。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陈耀杰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