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雅昌快讯】保利春拍:明永乐-宣德转轮王坐莲花手观音菩萨1667.5万成交

  (雅昌艺术网讯)2018年06月19日晚,北京保利2018年春拍“景元(二)——斯彼尔曼等典藏西天梵相三尊”在北京四季酒店举槌,本场共3件精品上拍。其中,明永乐-宣德 转轮王坐莲花手观音菩萨以620万元起拍,1450万元落槌,加佣金最终以1667.5万元成交。(拍前估价:RMB 6,500,000-8,500,000)

  明 永乐-宣德 转轮王坐莲花手观音菩萨 高24.5cm

  此件观音造像以汉地命名习惯可称为水月观音,是汉地自行创造并流行的一种观音造型样式。据《历代名画记》记载,它最初是由唐代画家周昉创塑的,所谓周昉“妙创水月之体”。周昉依据《华严经·入法界品》对观音道场的描述,着重表现了观音菩萨观察水中月亮的情景,姿态优雅闲适,藉以喻示观音通达空性之理,具足般若大智,其坐姿明显受到古印度转轮王坐姿的影响。唐代以后这种观音在中原地区一直流行不衰。值得注意的是,明代宫廷造像中也流行水月观音像,是汉藏文化交融的一个重要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此像是一尊不带刻款的明代宫廷风格造像,展现了明代宫廷造像又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这些造像也都出自明代宫廷,它们用于皇宫内外佛堂和皇家藏传寺庙殿堂的供奉,而不像那些带铭文的宫廷造像(刻有“大明永乐年施”或“大明宣德年施”款)用于赏赐西藏上层僧侣,为朝廷推行的宗教笼络政策服务,所以它们不带刻款,也无需刻款,属于明代宫廷造像的另一种形式。

  同时,此像多处保留了元代宫廷造像上常见的艺术特征,反映了元明宫廷造像之间密切的艺术传承关系。其中有三处特征最为明显和突出:

  一处是它的发髻。呈高扁状,其源头可追溯到印度帕拉造像。这是元代宫廷菩萨装造像流行的发髻样式,而明代宫廷造像普遍流行的发髻是高悬于头顶的横圆柱状。

  再一处是衣纹。以带状的衣边形式表现,出现在菩萨的两小腿部位,十分简洁。这也是元代宫廷造像习惯采取的衣纹表现形式,而明代宫廷造像普遍采取中原传统的表现手法,为写实性衣纹,衣纹自然生动,质感强烈。

  三是镶嵌宝石。出现在菩萨全身的装饰部位。其做法是先在需要镶嵌的部位做出一个个凹槽,然后将宝石嵌入。此像装饰部位留有许多圆形小凹槽,内有红色的朱砂,即显示原有宝石镶嵌,现已脱落。这种镶嵌宝石的做法在元代宫廷造像上十分流行,是元代宫廷造像的一大亮点。明代宫廷造像也继承了元代宫廷造像的装饰风范,可以明显看出菩萨装造像的花冠、璎珞、钏镯、宝带上亦有宝石装饰,但宝石皆非镶嵌形式,而是同装饰一起铸出,为铸造的形式。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