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笔墨纵横古今情——贺傅益瑶民间祭东京画展

  天下事,少年心!要成就大事须有一颗勇猛上进之心。画家傅益瑶凭一己之力,执一管之毫,描绘异彩纷呈的日本民间祭,累积一百多幅水墨巨作。此等大事和难事,非有“少年心”之人,不敢想,更不敢去做。

  我们周遭的自然和社会看似寻常,其实耐人寻味。最吸引人,同时也最感动人的东西往往是那些有生命活力的存在,比如山川起伏,巨河奔腾,大地延展,云气纵横,还有人类群体活动的动人气氛等等。小幅绘画适宜近观,甚至宜于把玩,所以常常用来表现隐曲微妙的情感,只有巨幅绘画才好表现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壮阔场景。傅益瑶的民间祭作品都是属于难得一见的水墨巨作,有些作品多达数百、上千人物。远观这些作品,大开大合、有声有色、气势撼人;近观则细节分明,历历在目,使人如临其境。如何把时聚时散,时整时乱的祭祀队伍与环境组合到一起,形成画面感,这就要求画家既要有敏锐的艺术感受力,也要有高超的谋篇布局能力,此外,还需要以少胜多的雄健笔力。傅益瑶这几方面的能力都是出色的,由于她在中国古典文学和水墨画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她才能信心十足地去开展这项工作。用传统水墨画语言去表现有乡土气息的民间祭活动,这本身就是一次大胆的艺术尝试,傅益瑶为这一工作付出了极大的热情,也取得了非凡成就。

  民间祭的活动以祭祀仪式为中心,汇聚人潮人流。人与人、人与神的交汇产生戏剧性很强的情节,更因自然或街道环境的衬托,形成宏大的社会场景。面对在大地上展开的这一幕幕“戏剧”,普通人可能只会注意到热闹、有趣、异常,只有一流的诗人和画家才能透过表象,发现蕴含其中的高尚情趣,以及生生不息的伟大力量。傅益瑶画的民间祭作品如同写在大地上的诗篇,每篇都很新鲜,很动人。为捕捉和表现稍纵即逝的人物动态,她笔下的线条具有了舞蹈性质。我觉得在笔墨形式之外,最珍贵的还是她的作品里饱含热烈的情感和壮实的力量。换句话说,她的作品表现了各类民间祭活动之所以能生生不息的人的精神力量。

  《那智火祭》描绘了在石阶上下奔走的人群,飞流直下的瀑布,郁郁松林前跳跃着团团红色的火苗,这些都是活泼泼的力的呈现,让人直观到参与火祭的人们所怀的强大愿力。《诹访大社御柱祭》这幅作品场面盛大,人物众多,姿态各异,尘土飞扬,视觉冲击力强,同样是体现了各种力的冲撞。中国传统人物画不太擅长描绘强烈动态,比如像描绘御前出征或得胜归来这样的大场景,基本上人物是以静态列队的形式出现。但是,要反映民间祭的真实气氛,就必然要去表现强烈的动作,傅益瑶发挥了水墨线条写意传神的长处,以寥寥数笔勾勒不同的动态,把重点放在一组组人物关系的处理上。同时,中国画的散点透视法的视点可以上下游移,她巧妙地把山水画中的“平远”、“深远”法引申到人物画中,这样既可以再现极其宏大的民俗场景,也可以将群体人物与水墨大山水结合到一起。

  傅益瑶的民间祭作品避免了这类题材绘画最可能出现的“匠气”和“土气”。因为人物和道具多,如果要全部再现细节就容易繁琐,难免“匠气”;又因为民俗服装和道具皆造型夸张,色彩热烈,如果真实再现,也难免“土气”。傅益瑶以中国传统水墨画为基础,水墨画的线条和渲染手法有特别强的概括力和表现力,所以她能专注于发掘民俗活动中的精神,从而把一般民俗故事画提升到高雅的水墨画的高度。

  中国传统水墨画讲究“随类赋彩”,一幅好的水墨画,其色彩须“淡而能深沉,艳而能清雅,浓而能古厚。”(潘天寿)民间祭活动中的服装和道具颜色都很鲜明,黑、红、金、蓝、紫、黄,各色之间对比也很强烈,像各类乐器发出各自的声音,只有调和到一起,才能形成民间祭的主旋律。水墨画如何调和这些冲突的音符呢?靠丰富的墨色和贯通的墨气来收拾。从浓到淡,从深到浅,黑与白之间有宽广的维度,可以统摄强烈的色彩,使喧闹达到和谐。在傅益瑶的画作中,黑与金、青与红的对比在局部形成张力,但在整体画作中被周围的墨气所统一。有时同样的色彩如红色在巨幅画面中出现在前后、左右,那是色彩在运动,不是无序的争吵。由色彩关系形成类似音乐的调性,墨色不仅至始至终参与了这场音乐的演奏,也保证了这场色彩响亮的音乐会取得成功。

  傅益瑶特别擅长水墨山水画,尤其是诗意画,她的画作中流动诗的情绪,蕴藏诗的意境。辛弃疾词云:“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但凡过人之人,都习惯于从事孤独的事业,愿以自然为情人。傅益瑶笔下的民间祭尽管有众多人物活动,但这些人与周边的山水环境融为一体,人与自然相通,达到如恋人般的共情。这是傅益瑶给观众传达出来的高尚情感与和谐理念,也就是画外之意。

  近年来,傅益瑶的民间祭作品陆续在日本各县和中国展出,引起观众赞赏。此次在东京的展出是最大规模的一次,观众们有机会领略这位杰出画家的风采。傅益瑶出身中国艺苑世家,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官费留学日本,从此居留东京四十年,一直以艺术为业。她才华横溢,活泼烂漫,像一个古代的文人高士对人生持一个游赏的态度。她眼界高、胆魄大,独自走访日本乡土社会,亲身参与民间祭祀活动,生命力尽付其中。她的感受是真实的,她的表达是真诚的,在别人所遗忘的地方,或者说在难以表达的题材上,她为世人贡献出了一批水墨佳作,给人别开生面的惊喜!

  这样的女画家,有着常人难及的地方,在今天,已不多见了。

2019年3月20日北京

作者:邱春林(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员)

作者:邱春林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