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扫描图中二维码进入
常潇博士拍卖专场
常潇 山西运城人,2017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美术学博士学位,导师薛亮先生。中国国家画院在站博士后,导师林容生先生。山西大学硕士生导师,文化部中国文艺促进会博士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收藏文化研究院学术委员,雄安丹青书画院特聘画家、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关村艺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三静书画院特聘书画家。
绘意成形 妙释情怀——论常潇的青绿山水画
文/姜坤鹏
在当代青绿山水画家中,常潇是一位新秀。生活中,他温文尔雅、外慧内秀;艺术创作上,他孜孜不倦,努力攀登艺术的高峰。他着眼传统,反复思忖题材、笔墨形式;又于继承之中有探索,着意整合与重构自己的意象山水。
凡人皆能感受山川自然之美,作为画家,常潇的青绿山水,并非纯粹的自然之境,而是将“眼中之山”不断融为物我一体的“胸中之山”。从“眼中之山”到“胸中之山”,熔铸了他的思想、趣味,以及对自然、对艺术、对人生的解读。闲暇时的常潇,经常在纸片上画草稿,看似不经意,实则用心推敲画面元素的布局,比如山的高低、远近、虚实等。其时,他全神贯注于对象之上,以虚静之心照物,心与物冥为一体,既是推敲画面构成形式,更是抒发“自我”内心情境。有了胸中之山的构思,画家“得之于心”并“应之于手”。
在题材上,常潇着力描绘湖山景色,高人隐士、山涧垂钓等阔远的景观。技法上力追传统,细致刻画山、石、树木。尤其是对山石的表现上,常潇将其符号化、意象化、装饰化。这种经过加工后所形成的图式同时带有“抽象美”和“具象美”的因素。常潇一方面在“笔道”中“模拟”自然中物像的大致轮廓,另一方面“笔法”中饱含着自身独立“抽象美”属性。乍一看常潇的绘画,对于山石表现,看似具有“一致性”,但仔细观察确有精到之处。画家努力追求线与线之间的和谐,如线的虚实、疏密。在用色上,为了增强画面色墨晕染的效果,赋予作品深远的意境,常潇对色彩的透视、位置用心布置。他也巧妙利用水墨易洇的优点,尽量降低色彩的纯度和明度,采用花青、赭石、头绿多遍罩染,使画面获得厚实并通透、坚实且明快的视觉效果,画面尽现温蕴俊秀之美。
常潇的作品流露出一种超越俗世的清雅与幽微,构图饱满。画中的一山一石、一树一草、一涧一溪等每个细节都耐人品味。幽幽远山,山石树木,慑人心魄,让人如临仙境,产生无限向往。“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画家虽居于小小的画室之内,但是却在方寸宣纸间,以笔墨变为“卧游”之具览山水胜迹。有的作品描绘临秋登高远望之景。画面上群山耸立,江河浩淼,于山岭、坡岸、水际中布置茅居村舍,行船渔者等,刻画精细,意态生动。画面景物繁多,气象万千。渔舟游船,荡漾其间,使画面平添动感。对于树布置和刻画,有主有次,相互映衬;树之干、枝、叶表现技法各异,表现出“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之意境。丛林掩映之间,碧波江水之上,或有流水觅知音,或有品茶会知己,趣味盎然,让人浮想联翩。
因此,从“眼中之山”到“胸中之山”,再到“手中之山”,常潇的作品塑造青绿山水画当代表现形态的同时,也实现了中国山水的本色回归;他用重新整合的绘画语言传递了当代青年画家的山水情怀,其画风既洋溢着清丽工整、温蕴俊秀之美,又透露出阳刚雄伟、博大雄浑之境。
部分拍品一览
观澜山水田园一角 65x39cm 2019年
鸿鹄之志 46x34cm 2019年
黄姚故事 38x38cm 2019年
江山疏影 46x35cm 2019年
静夜 50x50cm 2019年
松鹤延年 39x65cm 2017年
田园人家 38x38cm 2019年
祥云起南山 34x67cm 2018年
云水涧 65x33.5cm 2018年
本期艺盘线上首拍将与线下“青词绿诗——常潇山水画作品展”同步开场。
正式开拍时间为
2019年9月1日15:00
截止时间为
2019年9月8日21:30
微信扫描图中二维码
查看全部拍品
本期拍卖专场所有拍品均由艺盘数据中心备案并配有专属《艺盘鉴定备案证书》,欢迎品鉴!
展览资讯
青词绿诗——常潇山水画作品展
展览时间
9月1日——10月1日
展览开幕式时间
9月1日下午15:00
主办单位
山西大学美术学院
淄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
学术支持
淄博市美术家协会
承办单位
子真美术馆
鼎成置业
山东艺产宝文化产业集团
展览地点
淄博子真美术馆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鸿嘉星城齐商中心西街012号)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