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萨金特:写尽美人华裳,独爱水色山林



看到《x夫人》这幅画,没有几个人不会被一席黑色礼服的傲慢美丽震撼,他的创作者叫约翰·辛格·萨金特(John Singer Sargent,1856-1925),一个出生在意大利的美国人,英国人和美国人争着抢着把他纳入本国20世纪最杰出肖像画家之列。


X夫人 1884


意大利,英国,美国?萨金特到底算是哪个艺术圈的画家呢?其实,都不完全是。萨金特最早是成长于法国的艺术家,这还要从他的爸妈开始讲起。

 

萨金特的爸妈都是美国人,老爸菲茨威廉(Fltz William Sargent)是费城名医,老妈玛丽(Mary Newbold Singer)是费城一个富有皮革商的独生女,两个人都是体面的中产阶级。结婚后二人过着衣食无忧的富足生活,但这对夫妻,尤其是玛丽的心里满是“诗和远方”。他们的第一个女儿在两岁时就夭折,玛丽因为多病的身体需要舒心适宜的环境,就劝说丈夫放弃在美国的工作,去欧洲旅居。萨金特的老爸显然对老婆十分疼爱,为了老婆辞去工作,二人开始了“流浪”欧洲的生活。

 

夫妇二人的决定一方面跟老妈的需要有关,另一个方面,其实是跟美国当时的文化环境有关。因为美国是移民国家,在20世纪中叶大批欧洲文化精英移民美国之前,文化根基尚浅。它的移民大多数是来自欧洲的淘金者或是难民,没什么文化人,谁出门淘金也不会标配一大批文学教授、知名画家来标榜自己不是?最多只是有哪个淘金人顺带有些才气。因此,在美国殖民百十年后,赚得盆满钵满的新中产大多有点一夜暴富的土豪式自卑——心理上的文化自卑。他们的审美都继承自欧洲,看不上土著民的粗野文化,仍然唯欧洲文化马首是瞻。他们向往那片历史悠久的祖辈故土。


西奥多·罗斯福像 1903


也因为这样,欧洲艺术流行什么,美国艺术就小步快跑地跟进、追捧。一些有财力的美国人会想去欧洲镀金,感受一下历史文化的气息,比如小时候到过欧洲的玛丽,对欧洲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萨金特的老爹老妈只是做得决绝了些,美国的根基说舍就给舍了。这点来说,这对夫妻相当摩登。


亨利 怀特夫人 1883


拥有一对摩登的爸妈,注定了美国人萨金特与众不同的一生,别的不说,风度翩翩待人亲切的他终生未娶,就很不寻常。


约翰·辛格·萨金特自画像 1906


在夫妻二人到欧洲的第二年,萨金特来到了世界上。他们当时正住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并没打算回美国老家安度余生,于是,萨金特从小就跟着父母在欧洲各国旅行。对萨金特来说,美国到底算不算故乡,还真说不准,他可能觉得自己是个欧洲人,也可能觉得自己哪里人也不算。

 

年轻的时候,他最喜欢巴黎,这也跟老妈的关系很大。萨金特的母亲受过良好的贵族式教育,尤其喜欢艺术,在萨金特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教他画画。当考虑到萨金特前途的时候,老妈跟老爸大吵起来:老妈要让他去美术学校学习,做个画家;老爸想让他做个美国海军军官,效忠祖国。想必大家已经看出来了,这个摩登家庭的大事都是老婆说了算。最后,萨金特进了美术学校。

 

欧洲艺术中心巴黎永远是学艺术最适合的地方。萨金特18岁时,全家从意大利来到巴黎,萨金特进入巴黎美术学院,成为巴黎著名肖像画家卡罗勒斯-杜兰(Carolus-Duran)的学生。


萨金特绘制的卡罗勒斯-杜兰肖像  1879


杜兰是位严师,对学生的基本功要求很高。萨金特因为热爱艺术,也十分勤奋,下课后别人闲聊,他去听夜课;周末了,大家在休息,他在家里练习;很快他就成为班里最优秀的学生。萨金特成为职业画家后十分高产,作画迅速,而且对许多肖像画订单相当敷衍,也难以掩盖人物的生动美丽,跟萨金特扎实的功底脱不开关系。


El Jaleo 1882


萨金特的画在美国很受欢迎。美国人喜欢画里那些巴黎的流行元素,精致的贵妇和她家里的家具茶杯在告诉他们巴黎的时尚,与德加相似的印象派笔法彰显着巴黎最炙手可热、最前卫的艺术思潮。美国人眼中的巴黎、欧洲高高在上,而真实的巴黎呢?学院派固步自封,上流社会虚伪做作。

 

对巴黎艺术圈抱有热情的萨金特,为了使自己的画家名声在上流社会得到传扬,绘制了一幅银行家妻子的得意之作——《高特鲁夫人像》(Madame Pierre Gautreau)参加艺术家沙龙。

 

在画室的萨金特与高特鲁夫人像 约1885


这幅得意之作,原本意图是给上流社会及中产阶级“拍马屁”,却不小心拍到了马腿上,要命的是——还拍疼了。观众们对这幅画不买账,他们的标准里,高贵的夫人应该穿着复杂的蕾丝花边礼服,精致优雅地或是端坐或是站着,而不是像画里的女人:一点也不端庄,露着花白的脖颈,坦着肩膀;一点也不高贵,右肩带滑落,带着挑逗慵懒的性暗示;一点也不精致,黑色的裙子几乎没有精致的花边作为装饰。这是在嘲笑上流社会不修边幅的生活方式和粗俗的品位吗?还是讥讽高雅严肃的学院派沙龙?

 

画中的模特——高特鲁夫人也让人头痛!尽管是法国银行家的妻子,身居上流,她却以自己过去的一段风流韵事为傲,到处宣扬,此刻正傲慢地站在那里。这幅画让人气愤,太糟糕了!

 

本想靠这次沙龙画展扬名,却落得一身臭名。这件事对萨金特打击太大,一直耿耿于怀,以至于在32年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购买这幅作品时,萨金特坚持要把画作名称从“高特鲁夫人肖像”改为“X夫人肖像”,那根滑落的肩带也早就回到了X夫人的肩上。

 

萨金特作画风格无疑是大胆的,后来到英国以后,他还被人称为“野性的法国人”;但又不是前卫的艺术家们(当时应当为印象派和野兽派)那种完全的叛逆,他是保守学院派的对立面,也是现代艺术的对立面。只是他的“野性”对英国人来说并未出格,正对他们的胃口。从印象派来的笔触,从学院派来的塑造力,从唯美主义来的华丽,以及现实主义的朴实感染力,仍然为他从欧洲各地带来源源不断的订单。


早间散步 1888


卡尔·梅耶夫人与子女 1896


经历艺术沙龙的失败后,萨金特已经对巴黎艺术圈失望,他搬到英国长居,同时在欧美各地游历。他以人物画成为当时蜚声欧美的著名画家,却把对艺术和生活的浓烈的爱倾注在水彩画中,饱览群山的热情都凝练于明快的色彩、斑斓的光影里。


船夫的午睡 1904


泥泞的鳄鱼 1917



作者:那特艺术学院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