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4第九届“艺术长沙”于2024年12月28日在长沙美术馆启幕。“艺术长沙”创办于2007年,两年一次形成双年展模式,已经有17年的历史。
今年“艺术长沙”分为两个主展区,由7位来自于国内和湖南本土的著名艺术家的个展组成。长沙美术馆展区,由策展人崔灿灿策展,呈现五位艺术家的个展。罗敏的“植物日记”分三部分,以植物为线索记录生活与情感。杨心广的“自然与人”关注日常草木泥石,以雕塑重构物的尊严与灵性,作品兼具物性、社会性和象征性。刘韡的“消失在此刻”则通过抽象手法重组具体物体,既非现实沉重,亦非形式空泛,展现出隐喻之美。彭薇的“七天”通过空间、距离和细节构建故事,作品富含“文本”与“双关”特性。刘建华的个展“痕迹之形”以陶瓷为媒介,概括性地展示了其创作中复杂多维的支点,探讨了时间、地点、人物之外的表达。
美仑美术馆展区,由策展人吴洪亮策展,呈现两位艺术家的个展。梁绍基个展“丝丝楚吟”,作品以蚕与蚕丝为核心,引发深层思考,从生命哲学看,通过牺牲主题直面生命,解构既定观念与崇高,展现毫不犹豫的力量。沈勤的个展“幽幽清音”,其山水画冷峻萧瑟,却蕴含深意,引人共鸣,画中无人却似有观者,如“孤舟蓑笠翁”般引人遐想。雅昌现场 | 第九届“艺术长沙”开幕 美仑美术馆呈现梁绍基、沈勤双个展
这两大主展区之外,2024第九届“艺术长沙”的平行展也将同步举行,包括李自健美术馆展区的“方白——张方白作品展”、湖南省国画馆展区的“湖之南”——段江华.邹建平.罗湘科当代艺术作品展、铜官展区的“铜官枯水艺术季”。
长沙美术馆展区“处处有灵光”开幕式现场 嘉宾与策展人、艺术家合影
长沙美术馆“处处有灵光”
长沙美术馆展区,由策展人崔灿灿策展主题为“处处有灵光”。崔灿灿在开幕式致辞中阐述了主题意旨:“处处有灵光”以开放性视野,多元的维度,广阔而又细腻的生命视角,歌颂万事万物中普遍存在的灵光。在这个生态多样性的世界中,每种事物都有着它独特性的光辉与性格。这些灵光存在于植物与自然,郊野、乡村与城市之间,也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和历史中的故事之间。不同时空的事物有着平等又各异的形态,对意义的不同理解,最终交织成网状般一体化的世界。
“处处”亦指艺术中的不同媒介,从中国传统的陶瓷、蚕丝、水墨中富含的情感与诗意,到当代雕塑、装置、 影像中的现代形式与精神,每一种艺术语言, 每一一个艺术家个体都有着自身独特的口音与目光,携带着来自不同历史与现实的特质,以显现处处可见的“感知”与“光韵”。基于这种期盼,和往届艺术长沙更偏向绘画不同,本届艺术长沙邀请了更多以不同媒介进行创作的艺术家,旨在创造观众、作品与城市之间更为细腻、丰富的体验与交流方式,并以走向未来和多元生活的姿态,呈现艺术的灵光与当下生活在历史、此刻和未来的流变。
长沙这座历史悠久、自然茂盛、时尚现代,又处处充满新生的城市,亦为这个展览提供了重要的背景。这里的江河、山体、繁华的夜晚、发达的新媒体、不断出土的文物和川流不息的街头,一直是不同文化交汇与共生的场域,也成就了长沙这座城市的巨大活力。在最细微的角落,也处处涌动着灵光。
开幕式现场
本届展览由长沙市人民政府和中南出版传媒集团主办,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和湖南美术出版社承办,湖南省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长沙美术馆、美仑美术馆执行,长沙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协办。
开幕式现场
长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周志凯,长沙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唐曙光,长沙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易鹰,长沙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舒全球,长沙市文明办副主任汤文辉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长沙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易鹰致辞
易鹰在致辞中表示:“艺术长沙”双年展让长沙这座文韵绵长的历史古城、因艺术而更加精彩,让生活在这座连续17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人民、因艺术而更加温暖。本届“艺术长沙”双年展以“处处有灵光”为主题,以开放视野、从多元维度,通过独特的艺术语言、丰富的创作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探讨了艺术在社会环境下的多元发展与融合创新,为我们构筑了一个充满灵光与智慧的艺术殿堂。希望“艺术长沙”双年展能够成为连接艺术与生活、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衷心希望并祝愿双年展和艺术家们:登高望远、守正创新、继往开来。
策展人崔灿灿致辞
艺术家刘建华致辞
开幕式上,本届“艺术长沙”的卡通代言人——“微微辣”精彩亮相!为本届“艺术长沙”增添了几分趣味和活力,还专门为它开设了“艺术长沙”的新媒体账号。
2024第九届“艺术长沙”卡通代言人—“微微辣”
长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周志凯宣布展览开幕
2024第九届“艺术长沙”启动仪式
罗敏个展 “植物日记”
从长沙美术馆1楼进入艺术家罗敏个展 “植物日记”。
展览现场
崔灿灿在展览“前言”中写到:
“植物日记”是一个直白而又朴实的标题,它既是展览的内容,又是有关时间与发生的意象,像是罗敏的生活,记述着日常里细微的情动,与植物的亲密关系。
展览分为游日记、春天的故事、植物的倒叙三个部分。以一段私人的旅程开篇,2023年8月,罗敏从纽约登船,随“海洋绿洲号”去往加勒比海岸的巴哈马、海地,之后返回纽约-马德里-巴塞罗那-阿姆斯特丹-柏林。旅程中的见闻,总是激励着下一次旅程的开始。次年3月,罗敏到达地球的另一端,新西兰的奥克兰和远北地区,再由墨尔本-悉尼,远渡太平洋返回。
5月,罗敏前往东京,之后又从上海坐船到达九州……当然,在这一年里,她也往返于国内的许多城市。直到今年7月,这些没有“负担”的远行,便有了整个365天的绘画日记。某些时候,用绘画去完成一篇日记,成为罗敏的“日课”,闲散旅程里的唯一戒律。然而,幸运的是,它们被描绘得如此轻松、惬意。
日记总有着某种记忆的特质,例如这些日记纸张上的地点:一份某天的北京日报,墨尔本超市里的广告页,长沙酒店里的信签,奥克兰的城市地图,东京回国飞机上的垃圾袋等,这些标识记录了罗敏旅途中的宿站。我们也可以换一种类似电影特写的叙述,这些片段将我们从抽象、漫长的旅程中,拉回到一个具体、亲昵的时刻:某一天,桌子上的一块糕点,一瓶墨水,几张照片,沙发的一角,或是新闻里的重大见闻。这个世界的大事与小事,罗敏以一样的平常心记述。
《花间记—谷丰安乐图》,40×30cm,布面油画,2024年
杨心广 “自然与人”
进入2楼展厅是艺术家杨心广个展 “自然与人”。
展览现场
崔灿灿在展览“前言”中写到:
1994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套关于《人与自然》的纪录片,它以“讴歌生命、关注环境”为主旨,探索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影响及作用。观众第一次看到一个充满人文主义视角的自然世界。
杨心广的“自然与人”有着相同的启示,只是,他的目光由那些壮阔的历史叙述,转向身边的草、木、泥、石,那些不起眼的日常之物。或者说,杨心广对自然的兴趣,最初并非来自于现代科学,而是一种与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生存经验。
杨心广生活在城市的郊区,他与他的环境有着一种密切的关系。很多时候,他的作品像是有关郊外、山野与草木泥石的自然传记,描述那些在郊区发生的跌宕起伏的自然战争:在这片土地上,牵牛花、狗尾巴草、蒲公英随着季节的变化,在彼此的空间疯狂生长与衰败。拉锯不仅发生在植物之间,也发生在与郊区随处可见的临时建筑和工业材料之中。例如当一座房子荒废时,它就成为野草的乐园,绞缠铁丝网的藤蔓,挤压铝塑板的杂草。这些自然与人为之间彼此的侵入、纠葛的关系,在杨心广的作品中共生共存,亦形成了杨心广在这个展览中独特的杂糅美学与野蛮的生命张力。
郊外 天然石头、电视机 综合媒介 10mx3m 2024
勇士系列 植物、钢筋、水性封闭胶 尺寸不一 2023
刘韡“消失在此刻”
进入3楼展厅是艺术家刘韡个展“消失在此刻”。
展览现场
崔灿灿在展览“前言”中写到:
作为成名于2000年左右的艺术家,刘韡经历了一个跌宕起伏的历史时刻:全球化的突飞猛进,城市化和技术的日新月异,从互联网的兴起,到加密技术、人工智能和AI的接踵而至,一切仿佛都在加速之中。每隔几年,人们总是宣称即将迎来一场科技革命,它让我们无法停留于“此刻”,一切都在被重新的定义,也在定义之后快速的消失。
“物”也迎来了它前所未有的摆动,它没有未来,亦无过去,只有“此刻”。这种变化,亦带来了哲学上的动荡,人们试图将时间凝固,或者将时间的概念拉长,以寻找“此刻”更漫长的存在。
刘韡是艺术家中少有的几次转型都极为成功的艺术家。或许,这源于他对美感的把握,以及他独特的创作观,只将作品的意义停留在此时此地。
我们选取了刘韡不同时期的几件作品,它们有着不同的背景与样貌,指向刘韡创作中有关物的线索:物的不同处境与状态,有关物的摆动。
《仅仅是个错误》,门,门框,木梁,亚克力板,不锈钢,铁,2009-2011
《丛林》,尺寸可变,帆布、金属,2016
彭薇 “七天”
进入3楼展厅是艺术家刘韡个展“消失在此刻”。
展览现场
崔灿灿在展览“前言”中写到:
欢迎你来到故事的世界。不同的情节从《这就是她》展开,有些因空间改变,成为画中画、影中影;有些因时间改变,将古往今来故事中女性的爱恨别离、生老病死连接。
展览的结构,像是中国古代文学里的章回体,或是展厅中的重屏之间故事。主题“七天”则是万般故事发生的时间,亦是足以让故事出现重大转折的空间。
彭薇总是用空间、距离和细节来构建故事。她既是作家,又像是读者,她读取女性和历史的故事,使得她的作品有一种“文本”与“双关”的特性,像那对成双的鞋子。
这就是她-33 纸本设色 绘画装置 7.5x7.5cm 2024
刘建华“痕迹之形”
进入5楼展厅是艺术家刘建华个展“痕迹之形”。
展览现场
崔灿灿在展览“前言”中写到:
和多数艺术家不同,刘建华的起点始于年少时的传统,创作历程中的大多数时间,都专注于陶瓷这种材料的探索。他与泥土、温度、自然与传统,有着某种天然的亲密关系。
也因此,我们从刘建华不同时期遴选出几件节点性的作品,以呈现艺术家在数十年间的回视与变革。作为开篇,“痕迹之形”以概括性的方式,为我们索引了刘建华创作中纷杂而又多向的支点。它像是一部意象磅礴的双向辞典,一端是历史与现实在刘建华作品中遗存的痕迹,另一端是感知与精神在刘建华创作中的重要含义。
陶瓷既是材料,又是文明的凭证。《遗弃》为我们揭示了经由陶瓷完成的两段漫长的历史:大约在8-10世纪,陶瓷作为商品大规模外销,经由海上丝绸之路达到顶峰,也成为全球化早期的发端。10个世纪后,由中国生产的日常用品,装载进远洋货轮的集装箱,抵达世界各处,意味着另一段全球化的开始。历史的相似与交织,赋予了这件作品某种考古意味。数千年后,那些海底沉船打破而出的残破瓷片,与随着技术与时代更新被遗忘的日常用品,分享着相似的命运。它们一起成为一段历史,一段距离,亦是刘建华创作的历史起点之一。
一时一地的故事,总会消磨,而证明故事精神的形式反而会永恒。和瓷器在中国作为器物的恒久历史不同,刘建华的陶瓷作品没有任何实用功能,也并非审美性的产物。某些方面,它更接近于雕塑、装置与建筑的混合形态。
“语言”对于刘建华极为重要。但这里的语言并非单指陶瓷的技艺,而是如何使用,如何表现,以及表现什么,这一系列的构思与实验。首先,如何使用陶瓷及其技术,除了技艺上的传承,刘建华作品的价值更在于技术上的创造力,以接近不可实现的难题。某些方面,为了让传统的技艺与经验不再流畅,刘建华总是为自己设置更多的障碍,通过概念与实现上的反复打磨,来完成一种视觉与精神上超验。
例如如何烧制一张超薄的白纸,以让技艺成为一种难以实现的惊叹。同时,白纸亦关联着刘建华一贯地哲思:无意义、无内容。只是,无独有偶,它以意想不到的留白的方式,含蓄的书写着仅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意。
红釉、影青、乌金、青白,这些不同的釉色,散落在展厅各处,它们象征着陶瓷中最为高超的技艺。图层的覆盖,温度的升降,不可控的釉变,亦造就了作品中的另一种观念:对于时间的耐心,终其一生探寻技艺的信念。
其次,表现的内容。展厅中呈现了刘建华截然不同的主题:一根线条、一片树叶、一个抽象的方块,一面圆形的镜子,或是一段博物馆残片中抽取的某个局部。说是“主题”,有些过于隆重。对刘建华而言,它们只是“事物”,并不包含内容。或者说,刘建华只是从这些对象中,抽取出它们曾经蕴含的某种意象,例如方块蕴含的肃穆,线条暗示的瞬间,树叶作为扁舟的孤独。
当主题消失,时间便成为唯有的内容。在更为抽象的《方》里,时间有着别样的流速。它朝向自身,沉默、缓慢地记录往事,以接近如“金”的光阴。遗址一般的黑色方块之间,大与小、远与近、多与少,仿佛是不同故事与命运归零后的形式。它们有着人世间的痕迹,却没有具体的信息。回到起初,痕迹之形在这个意义上,也化作两种凝固的结晶,一种是趋于自然的琥珀,一种指向历史的沉积。
最后,如何表现?刘建华总是保持着某种克制,为了不让内容过于写实,也为了观众不被过于明确的现实因素所干扰,陷入二元的纠葛。或者说,为了让“感知”独立,从根深蒂固的经验中逃逸,他总是使用一种介于具象与抽象之间的语法,让对象和感受以最精简、概括的方式,来挽留某种精神性的纯洁。
某些方面,刘建华的语言亦呼应着艺术史中最为核心的传统,从中国古代的陶瓷到抽象艺术、极简主义、物派、偶发艺术的结合。也因为这种语法上的多元,它去除了单一风格的支点,以潜入东方式的哲思,形成了刘建华独特的艺术语言。
在展厅的中心,“铁丝网”似乎在消失的边缘。它们并非模糊不清或距离遥远,而是在光的作用下,失去了重量,动荡不定,在存在的边界。像是万事万物始终移动的边缘,在那个边缘里,人们的感知在那里涌动,精神在那里成形。
或者说,刘建华所表述的东西,在物质世界里并不存在,它们是一件事情关于时间、地点、人物之外的另一种描述。它同样有关发生,可能是发生中包含的昂扬、肃穆、深远,也可能是关于某年、某地的想象与沉思。
我想,在人少时,你步入这个展厅,一定有着一种别样的感受。它们将你从快速变革与喧闹的现实世界中隔离,让你停下来,去思考,思考那些被我们所忽视的感知,亦如一朵云,一片雨,一束光亮的灵光。你在其中看到了什么?在时间的流逝中,寻找万事万物潜在的精神与规律。
或许在那张白纸中可以找到答案:一块河床上的千年沉石和下午三点的阳光,无聊空洞的眼神,这些不同的感知,哪个更有意义?
线条 瓷 尺寸可变 2015-2019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3月30日,免费对广大市民群众开放。
展览信息
2024第九届“艺术长沙”
长沙美术馆展区
策展人:崔灿灿
艺术家名单:
刘建华 “痕迹之形”
刘韡 “消失在此刻”
罗敏 “植物日记”
彭薇 “七天”
杨心广 “自然与人”
美仑美术馆展区
策展人:吴洪亮
艺术家名单:
梁绍基 “丝丝楚吟”
沈勤 “幽幽清音”
展览主办:长沙市人民政府、中南出版传媒集团
展览承办: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湖南美术出版社
展览执行:长沙美术馆&湖南省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美仑美术馆
展览协办:长沙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展期:2024.12.28 — 2025.3.30
开幕式:2024.12.28
票价:免费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