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雍正通宝背宝浙
直径25.55mm 重4.3克
雍正通宝,始铸于雍正元年(1723年)是继顺治、康熙后的第三代清钱币,相对数量最少、版式最简的一种制钱,但是由其规范、精整,开创了小平钱币的先河,文字也空前的工整和统一,雍正通宝现为五帝钱的一部分,五行属土,有辟邪功效,一直为钱币收藏爱好者所珍爱。
此雍正通宝包浆温润自然,面文为“雍正通宝”四字字体规范工整,背面为满文“宝”字及钱局名称,字迹秀丽。黄铜铸造,做工精良,雍正通宝的钱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奠定了清朝此后一百八十余年的钱文风格。具有很大的收藏价值。
转载:目存世罕见直径仅24mm的方头两点通"宝浙局雍正通宝"铜币
雍正通宝铜币铸造于雍正年间(公元1723-1735年),币背文为满文纪年。雍正时期,由于铜料短缺,许多铸局被停或合并,铸钱时间短暂。
据史料记载:宝浙局系从雍正七年开始铸造,十一年左右停铸。因此,铸造数量很少,存世更少。
宝浙局雍正通宝的主要格式可分为两种:三角通和方头通。在雍正时期的钱币中,大部分以“三角通”的形式发行的。只有寶云、寶晋、寶武、寶川、寶浙五个局有“角头通"和“方头通”(又有称为“工字通")。其中,以宝浙局的“方头通”最少。
在已知的大清铜币书谱中,所有上谱的“雍正通"铜币均是直径27mm左右。但今日展示这枚“雍正通宝”藏品,直径仅24mm,厚1.1mm,重3.58g,实属罕见。另据网传资料,寶浙局还有直径18-23mm的雍正通宝钱币,但未曾见得!
这种直径的“雍正通宝寶浙局”铜钱,在互联网上仅搜到2019-06-07有拍卖一枚,被称为难得珍品“宝浙局雍正通宝”如图。
其钱币正面刻“雍正通宝”四个字,背面刻满文“實浙”。钱文文笔笔画有力,字体结构协调,版面规则。从钱币细微处观察,币体笔划有清晰的雕刻痕迹,似为一枚手雕母钱,非常罕见(可能又是愚见!)。手雕钱是直接用铜、锡或铅块雕刻铸币。这枚钱镌刻的铭文很精美,字又细又高。文字深沉,笔触有力,地面干净。其整体包装自然,呈现出古老的历史痕迹。
此藏品因尺寸少见而显稀罕,也必然令人疑虑。与多位泉友交流,认为有叁种可能。
一是官方铸造之存世稀罕样币,钱谱未载,不能抹杀此币的历史存在!
二是据传为私铸。但观其藏品形制和三观后者可能不大。
另有泉友一言以弊之,认为凡未上谱的钱币就是赝品。虽论点略显武断幼稚,但也值得探讨!
雍正通宝钱的地位在历代钱币中是极高的。它的币体本身具有很强的质感,受到了钱币爱好者的青睐。
近年来,其市场价格迅速高涨。一枚品相很一般的普通版也数百元。这是因为在众多的大清铜币中,雍正通宝是当年发行量最小的一种货币,导致雍正币价格大幅上涨。
而难得一见的珍稀品种,甚至孤品,收藏价值必是天价,且还具有较高的升值空间。
2020年8月31日撰稿于成都
真好!我竟然有这样版本的一枚雍正通宝。感谢天府泉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a705c0102ympb.html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