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对生活的苦恋固然使他时时身心憔悴,但是,百折不饶的毅力却使他的画艺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升华。我很同意海外一位画评家的看法:“陈永锵的作品具有禅味。”把对个体物象的刻划,还原为对大千世界的观照、品味,出手自然而又超乎自然,这不正是陈永锵孜孜以还应的境界么?
他笔下的南瓜(《硕果》),强烈的整体造型具有一种不容漠视、巍然独存的品格。笔角中,可以看到陈永锵对这一质朴的物体所采取的静观默想的态度。要理解和观照蕴含在对象中的生命哲理,并在类似面壁的虔诚、固执中参悟自然,超越物我,显然正是陈永锵以写生为主体的作品系列所集中体现的美学追求。《硕果》的题记饶有趣味:“几时念叨着‘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长大成人,我却懂得种瓜未必得瓜的道理。”题记揭示了作者长期的情感体验和理性思索的结果。而实际上,情、理兼顾,也恰恰正是陈永锵所奉行的艺术法则。
有趣的是,陈永锵一直被看成当代画坛专擅画鱼的高手。当然,这与他十六年前以一件《鱼跃图》登上画坛不无关系。应该承认,陈永锵画鱼,确实达到了妙入神理的境界。他那乐于倾听天籁的心智以及精确生动的笔致有力地促成了游鱼富于律动美感的躯体节奏,在宣纸上得到极为完满的表现。
但是,在我看来,确立陈永锵在当代画坛地位的,主要不是“鱼”,而是包括前面提到的《硕果》以及《土地》、《岁月》、《冬深》、《南风》等等更为耐人寻味的作品。他打破了传统花鸟画题材、意蕴的规范,同时,以一种咏物诗般精确的语言,赋予物象以独特的存在方式。无论《冬深》巧手安排的几何轮廓,还是《岁月》饱满的团块结构,都显露了陈永锵试图把汉代砖石画像形式上特有的循环和内涵的凝聚力,融入严谨的写实倾向中的努力。他的用色用墨的功夫,既丰富了对象诉诸视觉的感受,同时,使形式构成获得深沉的容积感。这种致力于从深远的历史文化中寻找启示的尝试,无疑已为陈永锵这些富于现代田园气息和思辨意味的作品,培添了朴厚感人的力量。
是的,陈永锵是一位致力于表现乡土风情的画家。他的画笔,脱胎于三角洲那块丰腴的土地,但是,他的作品内蕴那常常超越了“乡土”的规范,表现出一颗异常敏感的心灵对深广的人生主题的体验。他画于一九八0的《蝶》:广裹天地之间,一只墨蝶缓缓飞行。对此,你可以说,它是一种客观描绘,也可以说是一个梦境的再现。强烈的对比暗示着某一隐喻的主题,不难看出庄周瑰丽奇诡的浪漫情调对画家的影响。当然,所有这一切,都要归结到陈永锵那富于灵性的笔墨语言中去理解。
作者:李伟铭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