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一九九四年六月经友人介绍住进了扬州大明寺,监院能修是南京栖霞寺佛学院毕业的年青僧人,爱好书画,非常尊重吴蓬,以上宾待之。吴蓬以六尺宣在藏经楼创作了四大名山,又在平山堂内的谷林堂以八尺宣临摹了原处张掛的一幅晚清画家金德鑑的松壑听泉图。又以明代高僧如月的八首“平山八景”诗作了八幅册页,能修把它配置镜框,张掛在平山堂内。最后当吴蓬熟知了大明寺的一草一木后,他便创作了一幅一米八十宽,七十公分高的大明寺全景图。他在大明寺一住就是一个多月,常与能修谈经论道,他开始每日诵读金刚经。能修为他举行了皈依三宝的仪式,赐号仁弘,江岚为仁岚。
不多久吴蓬又把金刚经手抄一遍,并且诵读的时间也缩短到每遍一刻钟。对金刚经中的义趣也渐渐有所领悟。
再说,能修的书法尚可,吴蓬教他画墨兰,他进步很快,很勤奋,每天在废报纸上撇叶,他记住了吴蓬教他的方法,必须把笔杆竖起来行笔。一次他问吴蓬:“吴画家,我想问你,金刚经中有一段话说:“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你怎么个理解呢?”
“我拿画画来说,就是不要刻意地,执着地去专用一种表现方法,如此长此下去会产生一种审美上的疲劳。当然更不应该去学那些时流的、浮躁的、非正道的方法去作画。
“那么,你说怎么样子的是非法呢?“能修要一问到底。
“所谓非法,我们在一些书画家的笔会上见到,常常有装腔作势,把笔杆子卧倒,在纸上横扫直拖,把笔滚着、抖着,双脚跳着,晃动着身子、冲着,还有像练气功一样地晃动着双臂的,像用枪,用剑瞄准着、喊着、叫着作画的,皆为邪道非法。”吴蓬边讲着边摹仿着这些动作,逗得能修哈哈大笑,说道:“是的,是的,我在南京、扬州都看到过,当时还有些人叫好呢,我看确实是属于非法,因为他们没有一个是画得好的。”能修又说:“接下来还有一句‘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你怎么个说法?”
“我们在学画过程中,学到了各种各样的技法。比如山水画中的各种石法。在《芥子园画传》中列有披麻皴法、解索皴法、斧劈皴法,还有云头皴、折带皴等等;在人物画中有铁线描、兰叶描、芦叶描,最常用的有钉头鼠尾描。当我们去学各种方法,如同一个渡江者,必须趁坐一条筏到达彼岸。”
“这‘筏’就是渡江的方法。”能修插了一句。
“对,到达彼岸以后,不是还要往前走吗?那就必须把筏舍掉,方可轻松自由地往前走。倘若舍不得扔掉这筏,把它背在身上,那该有多累赘!正像我们学得了各种技法后,亦得把各法舍掉。我们画画的人常常提起一句话:‘不要拘于成法’,要服从于描写对象的具体形态,要自由变通!当然,只有得了法以后才能变通。”
“就是说,没有用筏过江,道路就不通。”能修抢着说了出来。
“对对对,所以得着的好方法都将要舍掉。倘使你一旦不小心学得了一种不好的邪法,如我刚才前面讲过的那些作画的姿态,还有一些人把纸团绉,或者涂以胶水、豆浆、牛奶在纸上作画的非法,更应该舍掉。”
“痛快痛快。”能修想了一下说:“我们再接下去。‘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你先解释这一段。”
“好的,是这样……,”吴蓬把手碰了一下额头说:“要成为一个大家,是没有一个板定的历程可说,就是无有定法。因为那是一个非凡的历程,那‘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在梵语中是代表一种非凡的境界。所以在后面第二十章中写道:“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只有当你修习了众多知识、学养,方可进入非凡的境趣之中。所以佛祖当然没有限定的学习方法。所以‘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又差别’。……比方说,一代大师黄宾虹或者吴昌硕,他们所讲的各种笔法或墨法,不是可以说得清的,即使是天天见到他们作画过程,其实皆不可取,对造就你成为一代大家是不利的。你不同他们一样的方法,不等于不是好方法。其重要者何呢?关键在于——必须得与先辈大师们有差别有变化。也就是無一笔似前辈,但亦无一笔不是从前辈他们那里学到的。——这正是无为而无所不为。即所谓真正的“无为法”。吴蓬呷了口茶又说:“非法”呢?就是,没具体的法,非非法呢?就是不是没有方法,要做好某件事,还是有一定正道的方法的。”
“那么,在下面一章最后说:‘所谓佛法,即非佛法’呢?”能修又问。
“是啊,所以佛法暗示我们。一种良佳的画法,其实并非仅仅是运用在画法上。它可以运用在生活中,运用在处理事件中,所以它即非仅仅是画法。”
“你再具体说一下给我听听。”
“最佳的作画方法始终是贯穿在阴阳互补的法门之中。比如这里用笔较枯,必须在它的周边补上湿笔;这里的笔致太柔软,可补上几下刚劲之笔;这里觉得太松散了,遂即添上几笔让其紧实些,等等的这些调整,好像是我们在周旋生活,也是在阴阳刚柔中妥善调停。所以画中至人,也是生活中的至人。”
“吴画家,你讲得太好了。我们再谈‘法’。”能修把金刚经翻到第二十一章说:“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我看了《六祖坛经》还有一些佛门中的公案,此中真正高超的说法者,是没有多余的话可说的。在画法讲座中,也只是用一种正确的方法来示范,让人去领悟。无须多说,这才是真正的说法者。”
“在二十三章中说:‘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你怎么个说法呢?”
“我们可把‘善法’,理解为好的方法,在学习书画上,好的方法往往是有难度的,不是太好学的,所以‘即非善法’。不是一下子能学得到,当然这是‘善法’。不是像那些不正派的歪法,像流氓习气一样,一学就会,好学。”
“很好。”能修不住点头。“接下来我们来谈‘相’。比如在二十七章中佛祖反复讲到‘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这经上的‘相’,用在书画上,你怎么个定断法。”
“这就是说,你的书画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时,不可自认为已达到了完美具足的顶点。须不断地变化变相,不断地打破自我,方可进入绝妙的佳境。故这段经义与老子道德经中‘大全若缺’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来至所以不以具足相的缘故,所以能得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高超境界。”
“是啊,是这样。想不到吴画家对道家的经典也了如指掌,还能与佛家经典融通。在《金刚经》第二十章中写道:“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你把这个‘诸相’在国画中是指那一方面。”能修边问边舀着佛珠。
“佛祖所说的诸相,当然是广义的,对国画来说,这‘诸相’是指一个国画家必须具备的各项素质。可以这么说,除必须擅长书法外,更重要的是山水、花鸟、人物都能画。当然不一定要你每项的各种都会画。但你在每项中须得有专长。如‘山水画’中,你能擅长画水或画松等;在‘花鸟画’中,你能擅长画鸡、画鹤或者兰竹等;在‘人物画’中,你能擅长画仕女或佛像或儿童等。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你不可能是一个件件皆能样样皆精的画家。故说‘即非具足;像这样如此之具相是称得上真正的‘诸相具足’。可以想见,一个专画山水,不会画花鸟,人物的画家,那肯定他的山水画用笔就难于放开。配景中的人物及花鸟亦会缺乏情趣;如果你专画花鸟、不会画山水和人物,同样你在花鸟画中用笔用墨会显得单薄,缺乏山水画中的那种大气、那种浓厚的气息,缺乏人物画中的那种大布势格局;如果你专画人物,不会画山水花鸟,那你的人物画之补景造境会显得软弱无力,在人物画中的近景部分还得配以花鸟题趣来充实,如果你缺乏花鸟技能的话,也将使你的人物画情趣显得苍白干枯。总的来说,欲造就一个大家,必须‘诸相具足’。
“吴画家你不愧是一位大家,怪不得你能讲得如此精到。好,最后你把后面的两句偈语解说一下。”能修翻着经书说。
“第二十六章中的四句是‘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在书画上,我可比作那些专门仿造别人作品的人,他们甚至把纸的颜色做旧,藉以乱真,以此高价谋利。这是一种邪道,若人堕入此道,即不能自拔,最终不能成家。亦即‘不能见如来’。还有四句偈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那是指一些有意去做作,用娇揉造作之法搞出来的书画作品,那些作品,不过像梦幻像泡影,如同露水、如同闪电,只是一时的热闹新鲜,过后就谈不上感觉了,我们对待此类东西,应作如是之观。”
“唉,吴画家真是一通百通。噢,等等,记得后面,后面还有一句。待我翻出来。……第三十一章里:‘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这里也是指‘相’但加了一个‘法’字,称为‘法相’,你怎么个说话呢?”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具有优秀的风格品相的画家,他每一件作品的表现方法,看来都不相同,但纵观他的众多作品,还是不难看出是一人所作,因为这些作品中有他的特有气息所在。这就是真正的上等法相。如果你去参观一个某某人的画展,只看上二三张,就已感到味同嚼腊,因为他张张类同,老是用一种表现方法来作画,我们只是在他的画展进口处转一下就出来了。——不管这位画家的名气有多大,不管他发动了多方面媒体来宣传鼓吹,但是他很悲哀。”吴蓬又洵然感慨地说:“所以啊,一个丑妇,你到处亮相,随你怎样地涂脂抹粉,最后还是一个丑妇!”
“是的,我在南京、北京都看到过这样的画家。”
“喔,我倒要请教师父,《金刚经》中有一段说:‘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你怎么个说话。”
“啊哟,吴画家你昨天不是看见一人到我这儿来,他个子很高,留着长长的头发,西装革履,他是我们扬州的画家,看他的风度是不同凡响吧。”
“他画得怎么样呢!”
“你说好得了吗?”
“那便是个凡夫俗子了。”
“所以说,那些凡夫俗子,看上去是不同凡俗的,其实那便是真正的凡夫俗子!”
大明寺景色幽美,尤其是它的西花园,其松竹掩映,古木蔽日;又有小西湖,湖水清如明镜;南畔有楠木厅为明代所建。临水有阁,此处可置琴动操,是谓超凡绝俗之境也。
此后吴蓬常常要去扬州大明寺,住上十天半月与能修谈经论画、抚琴挥毫。后来能修在扬州古琴名家刘少椿的外孙刘扬处购得一古琴。故他去大明寺,不必携带古琴,去来很是方便。
作者:抱虹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