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7-11-28 17:57
我认为,无疑是有影响的。
中国需要艺术,艺术教育是不够的,尤其是需要一个大众的艺术教育,城市改造的标准需要这样的审美作支撑,不是现代化的新的就是美的,美是一个多元化的,古朴的也可以很美,历史的沉淀能让现代生活的人会思考能感受时代变化的意义。毕竟城市改造的那些人们是需要审美来知道怎样体现一个城市的美。对于个人的发展来说,也是健全人格的表现,当我们从工作走向生活的时候,我们用美来填充,可以让精神更愉悦,可以让家庭更美好。
进入中考的这个影响是双刃剑,当然国家希望这把剑指向好的一面,这就如同素质教育是一个意思,我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是属于镇中心小学,学校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我们学校还是配备音乐和美术老师的,并且教我们一些乐器,后面上初中、高中乃至大学,我发现,在城市里的同龄同学,基本上是比我们对艺术的感知更强烈,但是也有更多农村的同学是从来不上音乐美术课的,虽然我们那个时候也会偶尔把音乐美术课换成语数英,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我还是接受到了艺术的熏陶,可能那个时候老师们也不是采用了很好的教学方式方法,但是对于一个人对于音乐和美术的认知,对艺术的憧憬还是有不少影响的。
总的来说,我是觉得对于农村的学校艺术发展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增加了负担,艺术不是一个量化的标准,当然,也是有可以评价的标准的,毕竟艺术也是有优劣的,要不就不会有大师出现的,关键就在于,评价的这个标准是什么,是让学生能自由的感受艺术,学会艺术的思维方式呢还是说会画一张所谓的“好画”,我记得有一些儿童画,是要求小孩子要把画面画得“饱满”,像一张能够参赛或者能够考级的作品。
当代艺术呈现出多样化,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我们中国当下的艺术教育是矛盾的呈现,也是当下中国艺术与世界艺术接轨出现的有争议的议题,中国传统艺术越来越受到重视,西方强势文化又渗入中国比较深入,国家是以什么样的姿态来让怎样的艺术进入课堂,以什么样的评价标准进入课堂评价,这个是决定了接下来的走向,执行这个评价标准的学校和老师们能否按照这样的标准去执行呢?还是依然按照画面的效果好坏去否定一个像梵高一样想表达自我的一个学生呢?除此之外,功利的家长、急切的社会都会助长艺术教育的畸形,毕竟整个社会对艺术的解读都是不够的。
我们可以借鉴发展比较成熟的美国艺术教育,美国1944年将艺术教育纳入《教育法》,规定了艺术课程包含音乐、舞蹈、戏剧和视觉艺术4类为7门核心基础课程之一,并制定了从小学到高中12年的艺术课程的“国家艺术教育标准”,其特点是把艺术教育作为人文学科,同时是通识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门人文学科。更看重艺术的价值理性,不把艺术当作教育终极目的,他们在意的是通过艺术教育激发受教育者对艺术背后的思想、文化、人性的思考和感悟,注重人的创造性和人的发展,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提升人的灵魂,让人更完善更幸福。
期待艺术进入中考,也期待整个社会对艺术审美有提升,更加期待国家对待艺术教育的评价体系是合理的。
作者:孪生艺术美术鉴赏老师武向辉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武向辉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