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东晋书法艺术家王羲之,因与王述不和而辞官,定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
他之除了喜欢读书练字外,还有一个爱鹅的癖好。他认为养鹅不仅可以陶冶性情,还能从鹅的体态、姿势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
山阴这地方有个道士,养的鹅都很健壮高大,很惹人喜爱。一天,王羲之看到道士养的鹅两掌拨水,昂首前进,羽毛白净,形态优美,心里别提有多喜欢了,他便让道士出个价钱,想把鹅都买下来。道士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王羲之,就故作姿态地说:“这么好的鹅哪能舍得卖掉,不过先生您要是真喜欢,就给我写一本经来换。”王羲之一听这话,马上答应,他用妍美流便的书法新体写了一部《道德经》交给道士。道士如获至宝,立即把那一群鹅装在笼子里,让王羲之带走。这就是传为文坛佳话的“书成换白鹅”的故事。
王羲之为什么特别喜欢鹅呢?正如前文所说,他从鹅的体态、姿势领悟到了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他的执笔方法,后人领会是要求食指抬高,形成钩子样,大拇指放置在食指、中指之间,使食指如鹅头那样昂扬微曲。无名指内钩,抵着笔管的下端,小指禁贴着无名指。笔管须直立,手指要实而手掌要虚。运笔时,要像鹅的两掌齐力拨水的样子,这样才能运用自如,使全身精力都贳注到笔尖上。
清代著名书法家包世臣曾作诗曰:全身精力到毫端,定台先将两足安。悟人鹅群行水势,方知五指力起难。
王羲之为了书法细心豢养白鹅,刻意保留了白鹅的野性。不曾想,为此还闹出一桩冤案。
原来王羲之有颗宝珠,常在书房用来摩挲双手,以增强书写时手指关节的灵活性。这一天,有个熟络的老和尚来找他聊天,王羲之把老和尚请进书房里,一只大白鹅也摇摇摆摆的迎着老和尚叫,老和尚见了也很高兴,不禁用手抚摸一番,称赞不已。第二天,王羲之再找宝珠时,却百寻不见。又气又急的王羲之怀疑是老和尚偷去,开始有意冷淡相待。后来,王羲之丢明珠的事情传开了,也传到老和尚的耳朵里。心窄的和尚越想越气,最后含冤莫白,暗自绝食而死。
过没几天,王羲之家的大白鹅死掉了,家人把死鹅拎到厨房拔毛剖肚,发现鹅肚里有颗明珠。原来那天就是这只鹅把明珠一啄,吞到了肚子里。事情真相大白,王羲之悔恨不已。他就让人把自己山阴所在的前厅和书房拆掉,在这一大片地基上盖了座庙,并取名“戒珠寺”,用来悼念那位老和尚。
·····································
关注账号,收货更多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