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专稿 | 用5个故事 看完康定斯基亚洲最大规模展

2021-05-02 10:13

抽象艺术先驱:康定斯基

抽象艺术先驱:康定斯基

8

西岸美术馆

已结束 5.3万+

iPsfuJp06dzHpAvRKhgjQOqXvc83Jb417kwvEG70.gif

上海西岸美术馆“抽象艺术先驱:康定斯基”外景

今年是康定斯基诞辰155周年,因此上海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在五年展陈合作项目第三个特展中,特别推出了“抽象艺术先驱:康定斯基”。

5月1日起,“抽象艺术先驱:康定斯基”展正式对外展出。在开幕前扑面而来的各类预告信息中,本以为展览会偏向介绍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理论,当看完本次展览会发现,这次西岸美术馆呈现的是一位“有血有肉”的康定斯基。

没有过多介绍他的学术地位,而是以生活事件为时间线,叙说一位艺术大师自身的诞生过程。

YoXm8W9eEv8xVeiwBrBcw9KNSJTqKHIm61aDNE4N.gif

西岸美术馆“抽象艺术先驱:康定斯基”

这次展览的亮点可以总结为:首先,是康定斯基在中国的首次大展,也是迄今为止在亚洲境内最具规模的回顾展。

其次,有一件康定斯基1922年创作后被销毁的壁画,在本次展厅中复原,这件壁画也是首次在亚洲亮相。

另外,这次既有康定斯基的收藏,并首次将其作品与中国青铜器同台亮相,也是跨越近80年,完成了康定斯基晚年的“艺术梦”。

YApIkZAnBMIoqy4XmUhye005XhLd994iTLd6ZrmL.jpg

第一展厅:“序:康定斯基的中国和日本艺术品收藏”

ugwyfpvIXHBO9DKoXrTvdisH9Xz0Znqk9ywaiC48.jpg

第二展厅:“初始:技艺研习”

5HPQoJSWc3x7FmbKVxCBGqQePSjJNOuf250FMTY5.jpg

第三展厅:“穆瑙:抽象的突破”

hhw0RsM9XhTuseI7M9YlmFJgayPPyqFAwpDN1E8A.jpg

第四展厅:“俄罗斯:间奏岁月”

C453fYolsYIfCKSWPaV6x2XMRwEvst2n5KAoK7GL.jpg

第五展厅:“包豪斯:理论年代”

ltFHM9P6H352NkKLG5nY1MceF7oEjnkUZ3yJf8Ek.jpg

第六展厅:“巴黎:成熟时期”

现场共分为6个部分:“序:康定斯基的中国和日本艺术品收藏”、“初始:技艺研习”、“穆瑙:抽象的突破”、“俄罗斯:间奏岁月”、“包豪斯:理论年代”、“巴黎:成熟时期”。

负责本次展览的蓬皮杜中心策展人安格拉·兰佩介绍,“每部分都对应他人生中的一个特定阶段:慕尼黑对是康定斯基成长的时期;穆瑙是他建立“蓝骑士”并转向抽象的时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回到了俄罗斯,德国魏玛和包豪斯是他最多产的时期;巴黎则是他人生最后的时光。”

imiyihSBC0qTUwc3EQFF8ul6dmFKwutww299dAB0.jpg

zjE2WgXrySmUwfVNaeURgpRRmpJQSD6CQFPSaYx7.JPG

Px5qAy8gtwKSWVAel75QxAvluVZXg8OzZ6D6Tm5a.JPG

现场补充呈现了康定斯基绘画时的影像资料,及工作室物品

这次展出的百余件藏品均由康定斯基遗孀妮娜捐赠给蓬皮杜中心,包括画作、手稿、版画,诸多作品是首次亮相。

在展览中部,还补充呈现了康定斯基绘画时的影像资料,可以了解他的用笔习惯;还有工作室物品等,为公众全方位理解和欣赏这位西方艺术史上的重量级大师提供多元线索。

接下来我们就以5个故事,来介绍“抽象艺术先驱:康定斯基”展。

第一个故事:我放弃法律和经济学,投身艺术的原因

康定斯基1885-1894年期间,在莫斯科大学学习法律和经济学。原本前途无量,却在30岁时放弃所有,投身艺术。

究其原因可能有3个方面:

其一、收藏爱好

GbUdLBxQC9yyWZ14bUkOiNoq9BBhqGVedv2m3rH9.JPG

6qh6a6Ujnt427OsxYkVSvvt46kAMsRdl0Y2denkL.JPG

康定斯基收藏的中国绘画图谱以及书籍

在西岸美术馆序厅里,第一眼就是放大版的中国瓷器画鸟画。也是为与展馆地域匹配,这次选择了康定斯基与亚洲文化相关的藏品,包括他毕生都在收集的中国和日本艺术品。

odNpEB8jEiaypw0QBPM0DZ5aTQYS6L3gIDaC2aAl.JPG

康定斯基收藏的日本浮世绘版画

QENlSPxXcJOiMSg3wKLXY9LS4XBOLAZcoHmeCe0v.JPG

葛饰北斋浮世绘

BDm8285wYoJ38IcIxP4hmlMJTuMqmRNoVgpnCLlb.JPG

歌川广重浮世绘

现场除了他收藏的中国瓷器绘画图谱以及书籍外,还有日本浮世绘版画,其中包括葛饰北斋和歌川广重作品,这些收藏都是首次亮相。

而康定斯基从这些收藏中,逐渐学习和接受不同文化的艺术知识。

其二、亲临艺术现场受到震撼

康定斯基常常参观专题展览和博物馆,以便“让自己的打开眼界”。

1896年,康定斯基在“法国艺术展”上偶然看到莫奈的《干草堆》,当场便震惊了。后又在莫斯科大剧院欣赏了查理德-瓦格纳的歌剧《罗恩格林》,促使他彻底放弃法律,决定前往德国慕尼黑投身艺术,开始了他晚来的创作生涯。

5UAzzBoINkqZjFOeb7SoS4ESkN6Xmm1H7kKrfzcs.png

《两个女孩》,1907年,亚麻油毡浮雕版画

“初始:技艺研习”部分看到,康定斯基1904年作品中,平坦的绘画方式、整体色调和朦胧美感,很明显受到了日本浮世绘版画影响。

如《两个女孩》是一幅亚麻油毡版画作品,画面的风景不是写生描摹,而是一种极具风格化的意境描绘。蔓藤花纹线条,去除景深和透视感,将造型平面化处理,呈现一种用平面化彩色色块组合成纯粹的抽象构图趋势。

其三、家庭原因

nkRXRRTPMGaf2WezSEDrmgQfXjwgPGM93b4p7zBn.JPG

《芭芭雅嘎》 1907年 纸本木版画

在父母离婚后,儿时的康定斯基与姨妈一起生活。姨妈会经常给他讲一些俄罗斯传统文化和民间小故事。

这段历程在康定斯基的早期作品中也得到了体现,如康定斯基在版画《芭芭雅嘎》里描绘了俄罗斯儿童神话里会吃小孩的女巫。更重要是,对民俗文化的喜欢,也让他从创作开始就抛弃了现实主义。

xOtEWmc0iHwOMAOsPQLxw67XcdRV1Zi9OF41oXcT.jpg

《歌》,1906年,光面纸板蛋彩

康定斯基早期创作的特点是融合了各类艺术风格。如《歌》中描绘了俄罗斯伏尔加河上景象,人们穿着传统服饰在维京船队上挥桨出海。整个画面非常具有俄罗斯民间文化意味,也让人想到德国新艺术运动“青年风格”和象征主义。

HbPqjNzLcqhpcOK1HCRqWya4BzrmhNzu8Qi5SGok.JPG

ZF3ANqiWgSgpuE2ukVhWBOLjU5VifZ7SRb0ws5mN.JPG

《突尼斯街景》,1905年,布面背板油画

康定斯基到慕尼黑后结交了女朋友蒙特,1904-1908年期间,两人开始了长达4年从欧洲到非洲的旅行。

1904-1905年在突尼斯写生时,康定斯基创作了第一组油画风景写生作品,画面中大量彩色斑点笔触和明亮的色彩等,能感受到后印象派对他的影响。

这也说明,康定斯基正在寻求一种更依赖直觉方式,来重新表达他对现实的看法。

而放弃法律,投身艺术,不管从哪个原因,都说明当时的康定斯基内心精神世界极为丰富,让其有养分能勇敢面对未知之路。

第二个故事:我是一名骑士,行走在未知的艺术之路上

康定斯基与蒙特在旅行结束后回到慕尼黑,决定在风景如画的姆瑙小镇定居一段时间。于是在1908到1914年,康定斯基进行了大量户外写生,色彩表现力得到大步提升,作品也从相对具象转到了更加抽象的状态。

因此,这段时期对康定斯基来说,称得上是转型期。

6z1Ihi7TlqgLONN3adzBwZpWsc0wrHsnbO7GiA7d.jpg

《即兴 III》,1909年,布面油画

而在姆瑙镇时,康定斯基对宗教故事的玻璃背画着迷,尤偏爱骑士主题的创作。如《即兴 III》的画面中心,可以明显看到带兜帽的骑士形象,而骑士形象最早来源于巴伐利亚民间艺术中勇士圣乔治。

对康定斯基来说,骑士也有对自己的隐喻。当时的康定斯基觉得,未来的艺术之路还未知,而自己就像是骑士要勇于探索,打破无知恐惧,战胜困难。

2ovGxg7UyiKSsD2Q6tG6JFvi7y5fo5rBp5jQ99Wk.JPG

左下角的两个绿色拉结巴长袍人物

《即兴 III》的画面色彩自由大胆,就像画面左下方,两个身着绿色拉结巴长袍的人物,让人联想到康定斯基在1905年的突尼斯之旅,也说明虽然他的作品从具象慢慢过渡到抽象,但依旧能够看到没有离开现实,而是把自己的感受加工之后进行了无意识地自发表达。

HdD0fTg7kJA039MBFK1szNtHuA5Zk3AsNG06LScR.JPG

《印象 V:公园》,1911年,布面油画

1911年时,康定斯基听了勋伯格音乐会后,创作了6幅“印象”系列作品。在他的论著《艺术中的精神》中,将对“外部自然”的直接印象仍肉眼可见的作品定义为“印象”系列。

这次展厅中的《印象V:公园》便是之一,画面虽然比《即兴 III》更加抽象,很难从中去捕捉到真正骑士形象,但仔细看,可以看到画面的线条表现的马,而马尾的曲线更让人联想到疾驰而过的力量感。在背景左侧能找到一位骑士的轮廓,而在前景中心位置可以看到一名古希腊女战士或者骑士的剪影。

ebe75HJGv55MCQCv5USInhs7swQro9E5kMRpkxWj.JPG

《蓝骑士》展览图录封面封面习作,1912,纸板水墨

在这时期,康定斯基就有将抽象理论化的想法。

他与画家朋友弗朗兹·马克 (Franz Marc)和奥古斯特·麦克(Auguste Macke)共同撰写,编辑和发行了《蓝骑士》杂志,主要是发表现代艺术的文章。从此,“蓝骑士”成为这个由众多艺术家组成的松散团体的代名词。可惜在1914年,德国和法国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德国迅速硝烟四起,康定斯基逃离德国,“蓝骑士”从此解散。

第三个故事:我与妻子妮娜的故事

康定斯基逃离德国后,在1915年回到家乡俄罗斯。

这期间或因战乱等原因,他没有创作油画作品,只是画了些更具抽象风格的手稿和水彩画。

3LJ0z4KDWcO1ZPxae0AgmL91ODFIlsOZCoouDmxf.JPG

《致那个声音》,1916年,纸本水墨,水彩

而他在“俄罗斯:间奏岁月 ”的故事,便是从第二任妻子妮娜说起。1916年,康定斯基遇到了妮娜,当时两人并未见面,在电话之后,康定斯基通过对妮娜声音的感受,创作了《致那个声音》。妮娜非常喜爱这件作品,捐赠之前便一直把它挂在巴黎居所的餐厅里。

作品标题或许还表达了一种由康定斯基创造的概念,即有一种未知声音,引导着艺术家的创作。

0VgmCgRfLvuTf66AL0Xko7HzVKmtRr8ozzpia6Cj.JPG

康定斯基与妮娜在(现在的)乌克兰度假时,创作的一批具象风景作品

cUKBVsrnPCydyB7yIxWaUb9I6WCbMu5j4JaLF439.JPG

《阿赫特尔卡——妮娜和塔蒂亚娜在阳台上》,1917年,未绷框布面油画

这时期,妻子妮娜怀孕了。1917年,康定斯基带着妮娜去(现在的)乌克兰度假,创作的一系列小尺幅具象风景作品中,极少地将私人生活场景记录了下来。也许是因为心情好,画面中透出宁静祥和的气息。

其中一件《阿赫特尔卡——妮娜和塔蒂亚娜在阳台上》 ,画面右边女性就是正怀孕中的妮娜,在使用俄罗斯传统茶具喝茶的同时,也忙碌着手上的伙计。

但几年之后,康定斯基跟妮娜均不愿意再提这件作品,只因当时生下的儿子,在3岁时不幸夭折了。

yhtBmAPqecH79iue8AQPbCWswJufQchHhDdpjqAp.jpg

《灰色之中》,1919年,布面油画

康定斯基在这段艰难岁月里,虽生活得并不富裕,但精神上极为满足,负责起艺术教育并在苏联各地建立了省级博物馆。

并创作出了一件自认为在创作生涯上,算是承上启下的作品《灰色之中》,也是他回俄罗斯之后创作的第一幅油画。

这幅画不再有上下结构之分,自然世界已经融入整个画面的抽象当中。彩色笔触在灰色的背景上产生透视效果,形状轮廓都不明确清晰,以及此前他对形状的运用,整幅画似乎是“即兴”创作。

康定斯基在创作之前,也拟了很多草稿。如载着三个桨手的船在初稿中仍然很明显,但并未出现在完成的作品中,剩下的只是一堆标记,有些看起来像音乐符号(谱号和五线谱)。最终画面中红色与蓝色搏斗,曲线与直线你争我抢,动态笔触与静态形状相互碰撞。

而康定斯基的画风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到这幅画时算是达到了顶点。

第四个故事:我在包豪斯任教的日子

696exPK0dfwYJTgGU3vtJ1eHlWULbAYkopU12u6H.jpg

康定斯基包豪斯学院任教时的教师证

1922年,应学校创始人瓦尔特·格罗皮乌斯邀请,康定斯基前往德国魏玛包豪斯任教。在“包豪斯:理论年代”部分的入口处,有一张康定斯基在包豪斯学院任教时的教师证。

任教的11年(1922-1933年)是康定斯基非常重要的时期,他把自己的艺术创作跟理念、艺术理论结合起来,并且借助尺子、圆规等工具,使风格有了非常重要地突破,图像有呈现出了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严谨的几何化。

WTwh04smewbAAONtncT7Cf4efDYoNGInjmu50XsT.JPG

《点线面》书籍局部(1926年)

plXlzrwh9Kll6AFwT7icyKt38PLGv9HNwpICK3fC.JPG

《点线面》书籍封面图

1925年,包豪斯学院迁至德绍,对康定斯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富有成果的时期,他创作了无数作品,作品重新充满曲线,尤其是圆形图案和色彩的渐变。并开始撰写他的第二本理论著作《点线面》(1926 年),将他的教学理念及对绘画形式的思考融合在一起。

1933年他在包豪斯的任教以包豪斯迁址柏林并关停,而告终。

vFOfo0VJ2OITNwzBnVcqXvXCkyEjY0CoS3TlHdMT.jpg

《白色之上II》,1923年,布面油画

《白色之上II》是康定斯基这时期的代表作,他在《点线面》里阐述的理论在这件中作品中得到体现。

画面以离心几何方式巧妙地进行构图,他将骑士形象更简化成几何抽象,所有形状都围绕两根中心交叉的黑色线条去延展发生,画面色调也用冷暖色对比。

BMOSQ8HE1tslCcKbbm33CcAKlmNYxlbtEKSabS1M.gif

西岸美术馆现场再现,1977年复刻的“无评委艺术展”壁画

NNyYW7yazS8wbkbjv5w6hK83NeR2Jvs1AIrEC3yN.JPG

1922年,康定斯基应邀为“无评委艺术展”设计壁画

xAKflpStuswvdF8RGjLhaY0uDd7zugyhUGWOSdSt.JPG

康定斯基与学生在壁画创作现场

1922年时,康定斯基应“无评委艺术展”邀请,为展厅入口进行壁画设计,为此他用水粉颜料设计了5张手稿,让学生将它们放大后在场馆进行布置展示。可惜,这件壁画在展览结束后并没有保存下来。

1976年,妮娜把底稿捐赠给了蓬皮杜中心。1977年,蓬皮杜中心开馆时让专业画师、修复师重新将底稿1:1放大,复刻了当时的壁画场景。

OpPVJTOfoTLWQE0hmdw9kkEIIXdz7eSuSVIubdbs.jpeg

rt16yUCatQzcjvAcMsi32e3prJHszPrNL1RRnnOE.jpeg

西岸美术馆现场再现,1977年复刻的“无评委艺术展”壁画

图片来源于西岸美术馆

而这次在西岸美术馆展出的,便是当时复刻的结果,而不是在上海的重新创作。走进壁画展厅,深色背景上突显出来的彩色元素,让人联想到天空、宇宙、天文系,可以感受到它们强有力地聚集在一起所产生的力量。

第五个故事:我与中国青铜器之间故事

1933年 ,包豪斯学院被迫关闭后,康定斯基的作品在德国遭到官方禁止,并被指控为“伤风败俗”。 康定斯基便流亡到离巴黎不远的塞纳河畔讷伊,度过了自己最后的11年。

虽然生活条件不好,但不阻挡康定斯基的创作热情,在他晚年成熟作品中出现了新的创作元素,色彩也较之以前更加鲜明。

YNVRaWnDUDqK5aSEfAlNlJfYKr2PX9I6sd5A724X.jpg

《作曲IX》,1936年,布面油画

1939年由国家购藏,1929年移交蓬皮杜中心

例如“作曲”系列作为成熟作品的代表性案例,康定斯基往往用同一种创作方式去形成不同的情感表达,这系列作品中理性、意识、意向、效用起着主导作用。画面中,他融合了所有能接触到的元素,如东方、非洲、欧洲现实主义,并开始使用圆润的线条来表现生命的象征体。

这次展出的《作曲IX》,是康定斯基“作曲”系列中尺寸最小的一幅。那些遥相呼应、彼此相似的形状仿佛贴花转印一般完成在画的表面,与色彩鲜明的切割对角线构图形成了对比。

uTHv1o3FeXI1lcIVfwIDYMEx8Go5tJvElRtFVNrv.jpg

4qwvqvcYjruD9YNRUFxapJiC8P3TNS5ocIp0MIns.jpeg

康定斯基作品与上海博物馆青铜器同台展示

KoIyxPM4FhXEODdEWVg2tZp1yVm1HV2w9xInQQMW.jpeg

239putRZzT2wFxVFcOLXPeiNsoSaqMHIvSNEk6I4.jpeg

康定斯基收藏的中国青铜器书籍

到了1939年,战争再次爆发,康定斯基的作品色调变暗的同时,作品更加精细,结构化。而后来艺术评论家也注意到,这些晚年作品与中国青铜器有相似之处。在《堆集》、《无题》等作品中,很多纹样都是来自于中国的青铜器元素,如回形纹、动物图案、图饰等等。

vZx6QUkTOURWECy6HqjuhJ5F07kBakuAle2Yb3tK.JPG

《堆集》,1943年,纸板油画及水粉

fZ7HBQnFYmm6Iz6CPDqqSVpfhfXr9s8GybG84mPS.JPG

《无题》,1940年,黑底卡纸上水粉

这次展览为了让观众更能体会到当时艺术家的心境,特向上海博物馆借展了5件青铜器,这也是康定斯基作品首次与中国青铜器同台亮相。

我们在文章中几次提到,康定斯基的精神世界十分丰富,是因为他对宗教、神学、天文学、音乐等领域的兴趣。而在后期通过其作品透露出的信息,似乎也理解能诞生这位综合了多领域灵感力艺术家的原因,而这或许也是他区别于其他抽象艺术家的原因之一。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