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1-11-04 09:14
吴少华
改革开放为上海带来了重大历史发展机遇。除了经济开始上行外,反映到百姓生活上的变化更为明显。
以民间收藏为例,当时被批为“不务正业、玩物丧志”的群体,在改革开放后的宽松环境下得以正名,原来收藏鉴藏等“地下活动”也被搬上台面。
这其中体现最明显的是当时集邮队伍的迅速壮大,随后这类职工业余文化活动逐步扩大,收藏品类也涉及到方方面面,如报纸、火花、说明书、创刊号等等。
虽然收藏家们均在各自领域乐得其所,但他们更希望有抱团交流的机会。于是,如同当代艺术圈的“85思潮”,1986年6月,上海收藏界迎来了转折性的发展节点:成立了中国第一家省市级收藏法人组织“上海收藏欣赏联谊会”(现“上海市收藏协会”)。
1991年11月6日 吴少华会长陪同原上海市副市长张承宗参观张海国先生收藏的瓷器
至今已成立35年的“上海市收藏协会”,如何将一批“散户”集中起来?又如何从最初50人的组织,发展到已拥有7000余注册会员的大规模协会?
有人告诉我们:可以问“上海市收藏协会”创始会长吴少华,他脑海里的知识库就像海绵,你想问的他都能回答。
确实,吴少华从青葱到华发苍然,最终以“年纪大、想留点时间给自己”,为34年的会长任职期画上句号。他见证了“上海市收藏协会”从无到有的过程,也见证了民间收藏的崛起与兴旺。
这次,通过他透露的点滴,我们来了解上海市收藏协会、上海民间收藏、海派藏家背后的一些故事。
上海市收藏协会成立的背后故事
为什么我成为了上海市收藏协会首任会长?
吴少华,1989年从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因爱好写作,又有文凭,梦想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经老报业人的鼓励,30岁出头的吴少华开始尝试采访文艺工作者、收藏家等人物,包括程十发、陆春龄、郑逸梅、王盘生、苏局仙、孙道临等等。
吴少华采访的首位藏家是从杭州退休回上海的中国第一算盘收藏家陈宝定,将其收藏故事发表后,获得了不错反响。随后经陈宝定介绍,吴少华结识了最早创办中国家庭博物馆的钟表收藏家王安坚;后又认识了蝴蝶收藏家陈宝财、纸币收藏家吴筹中。
1987年1月4日,几经筹备,上海收藏欣赏联谊会在上海市格致中学正式成立。聘请陈宝定、王安坚、吴筹中为顾问
在不断被引荐的过程中,有人建议,“这些人都经你一个个采访挖掘,那你就组织大家聚起来搞活动,以此来完成他们期望共同交流的心愿。”
于是,1986年6月,吴少华被上海民间收藏家们共同推举,成为创始会长。
吴少华任会长期间,倡导“志愿者型协会”的运营想法,没拿过一分钱工资,“协会就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我带头做奉献,才能带动大家干实事,全局一盘棋,这样的凝聚力也是协会的核心竞争力。”而他的这一举动,更表明上海市收藏协会的公益性属性,也赢得了政府的背书。
1990年收藏家在上海人民广场参加上海市民政局主办的社团登记管理条例宣传活动
也许因为媒体专业的背景,吴少华很注重言论导向。跟随时代发展,上海市收藏协会在纸质出版之外,也开通微信公众平台、直播栏目等,来发表协会的原创内容,这也成为如今上海市收藏协会的“常青法宝”。
对于34年的会长之路,吴少华最感恩这个时代、城市和收藏家,“开放了思想才有民间收藏;上海的海纳百川,才能在宽松环境下领时代新潮;收藏家们无私贡献,带起了上海收藏热......种种才成就了我的34年会长事业。”
一步步走来的风风雨雨
1986年6月10日 《收藏家》创刊号
1987年5月举办“陈宝定算盘收藏五十周年纪念大会”
前右二叶永烈、右三陈宝定、右四张成之(原中共一大纪念馆馆长)、右五陆春龄(著名笛王)
吴少华上任会长后的第一步,便是创办会刊《上海收藏家》。随着协会的壮大,这份会刊不仅是我国最早的省市级藏协会刊,更是发行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的民间藏刊。尤其是每期的“编辑部文章”,成为了民间收藏的指导理论,足以发挥重要的传播与宣传作用。同时,协会也开始举办民间个人收藏纪念活动,让“隐藏”的收藏逐渐露出水面。
1989年,发展3年的“上海收藏欣赏联谊会”,成为上海市第一批登记注册的法人社团,经批复,挂靠上海市文化局,在上海美术馆挂牌,至此纳入政府的管理体系。
1990年在上海美术馆举办首届民间收藏精品展场景
紧随其后,协会通过自身影响力,不断带领收藏家们举办展览交流活动。1990年轰动一时的《首届上海民间收藏精品展》,也是国内首次收藏大展。当时百位海上藏家参与,提供展品。而在全国范围内的交流中,协会也始终以团体形式参与,成为全国民间收藏领域的标杆。
上海市收藏协会更名揭牌仪式
2004年7月8日,经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社会团体管理局同意,“上海收藏欣赏联谊会”正式更名为“上海市收藏协会”,并在三山会馆举办揭牌仪式。
2006年7月23日 “收藏不忘慈善”义拍场景,著名艺术家秦怡捐赠儿子画作义拍
上海市收藏协会在前行中一直勇于打破传统,创下一个个首例、首次、首家...如协会20周年时(2006年),发起“收藏不忘慈善,真情回报社会”的倡议,上海300余位收藏家通过义拍捐赠筹集资金,向江西上饶横峰县钱家村捐赠了一所希望小学。至今,这所小学仍是我国收藏界捐建学校的唯一记录。
还有,成立第一个扑克收藏团体;
成立全国民间收藏首支志愿者队伍;
举办的“上海春节民俗风情展”获得“年俗收藏第一展”美誉;
成立国立第一个以女性藏家为主体的巾帼收藏文化论坛;
组建国内藏界第一个艺术团体,
创立藏界第一家“上海收藏书画院”
......
在协会成立30周年(2016年)时,吴少华主持编撰了《前行·回眸上海市收藏家协会30周年纪念》书籍,将上海市收藏协会30年来大事记、人物完整记录下来,再现了协会发展历程中的风风雨雨。
对此,中宣部原常务副部长龚心瀚曾评论:上海市收藏协会的30年,引导的是一种与时俱进发展而成的新型海派收藏,将收藏形成了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社会活动;让那些名不见经传的生活物品,登上了大雅之堂;将私藏转为众藏,在寓乐于教中,让大家增强了守护历史记忆的意识,从而激发起我们的文化自信。
民间海派收藏的见证人
清末上海老城厢场景,海派收藏正是从这里起步
在近现代历史的梳理中,许多大收藏家都与上海这座城市有缘。在上世纪20年代,上海出现了一批市民收藏家,在全国收藏家还处在关注传统书画收藏时,上海已经提前引领大众收藏的意识,包括收藏火花、请柬、扇子、烟标、门券、香烟牌子等等,并且有各自的收藏主见和想法。
如收藏家钱化佛提出的“人弃我取”理论,在他看来,任何事物都可以收藏。其最有代表的便是火柴盒贴,更以此带动了梅兰芳和胡适的收藏兴趣。
2020年上海淘宝(收藏)文化节旗徽
上海收藏家们能有如此先锋意识,得益于特定的历史和地理环境。在吴少华看来,上海处于中西文化交融点,它是一个大码头,这里最先把西方东西引进来,也优先将中国文化输送出去。在历史中沉淀下来的文化土壤,造成了上海的收藏具有国际性跟时尚性。
在藏家们的口口讲述中,吴少华也明确知晓,民间海派收藏最大的功劳,是把高雅的收藏变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文化活动。
为此,上海市收藏协会不断推出与市民相关的创新活动。如2013年,配合上海市政府举办的上海市民文化节之市民收藏大展,同时以赛事评选的方式,评出100名市民收藏家。在此基础上,协会与上海藏宝楼应运而生了“上海藏宝楼淘宝文化节”,反响很大。
继而次年(2014年),协会尝试牵头联系上海市18家文化单位、古玩市场、文物机构和社会机构共同创办“上海淘宝收藏文化节”,并被直接纳入为当年上海市文旅局“市民文化节”项目活动之一。
2021第八届上海淘宝(收藏)文化节参与嘉宾合影
至今持续8届的“上海淘宝收藏文化节”已成为上海民间收藏、文化传承的品牌活动。作为上海淘宝收藏文化节主委会主任的吴少华觉得,“上海淘宝收藏文化节”之所以赢得这么大反响,首先是因为定位准,我们倡导艺术品生活化,让普通老百姓都拥有收藏品,促进文化消费;其次让收藏回归原点,淘宝文化节让大家更关注它的文化;最重要的是,文化需要被体验,让大众共同参与建设。
“你去哪里了”童年玩具寻迹展现场
在与吴少华的对话中,他也多次提到收藏人群青黄不接的问题。在通过互联网知天下事的当下,收藏交换的模式在发生变化。此外,文化水平决定了现在年轻人的起步,收藏手段更直接果断,从而形成了新旧收藏差异。
但吴少华觉得,这样差异无可非议,并期待更多年轻人在收藏中的创新举措,“不同时期对文化产物的保护有各自不同的形式和理念,我们能做的便是给年轻人更多引导,让他们知道真正的文化核心价值是什么。鼓励他们自觉担当起文化传承的责任,他们会比我们老一辈更强更好。”
反观整体的民间海派收藏,吴少华认为,最大的问题是法制建设的空缺。如今虽然有《文物法》、《拍卖法》,但博物馆民间收藏却无法可依。权威鉴定机构空白、媒体片面宣传,诞生了“捡漏”一说,更催生了造假、假品泛滥现象。
“我们收藏活动说到底,并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为民族、为子孙后代、为国家在保护文化。收藏是造福后代,不要急功近利,它需在自然状态下生存。因此我们眼光要放长远,做真正文化的守护者”,吴少华谈及如今的收藏现状时感慨道。
从会长职位退休,换个方式追溯历史文化
如今的社会发展速度,是史无前例的。它没有范本能参考,只能在摸索中开创未来。而那些远久的历史文化,却面临没有人关注正逐渐消失的窘境。
退休后,吴少华便开始思考,如何来保存传统文化和民族记忆?因为文化跟文物一旦消失,以后就很难修复。
在追溯城市文化时,吴少华发现司空见惯的地名、路名、区域名,都是承载部分历史的载体,“一个城市的话语权,不是它有多少的高楼大厦,也不是它有多少经济指标,而是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有多厚重。”
苏州河老照片
可惜的是,在城市建设中,很多有历史含量的地名逐渐消失,同时消失的还有我们对城市所拥有的记忆。所以吴少华在研究中,主要围绕历史变革下的地名;与上海文化关联的地名;和有城市记忆的地名而展开。
如曾经上海对南北向河的俗称为“浦”来算,因此才有桃浦、彭浦、杨浦、上海浦、下海浦一说。因为有了“上海浦”才有了“上海”的地名。而江岸凸出的则称为“嘴”,明朝时有一位陆姓富翁住在江边,在约定俗成中,这边便被叫为“陆家嘴”,也就是如今的金融中心地带。
......
吴少华将自己的研究以文字或讲座的形式对外展示,他说:“保护上海文化的历史,就是要守护好这份祖传的遗产,让它完整传给后人,这就是我们应尽的历史担当。”
除了研究城市文化历史,如今吴少华也正在整理自己曾经发表过的文章,将其出版成册。这些文章不是鉴赏文章,不是知识性文章,它完全是一些言论文章。
目前吴少华已整理出版3册,包括涵盖序与跋的《抛砖引玉》(2018);集中评论汇编的《流岁无尘》;还有30余年里发表于上海收藏家报上的评论录《不负朝夕》。
当下,吴少华正在全力汇编采访录,跨度从1988年至今。此外,他还将计划汇总一本曾发表在各大报纸上的评论文章。
我们也许能推测到,当5本书籍全部完成时,吴少华的精彩人生简历中,又将多出一个“行业之最”。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