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雅昌专稿 | 吴洪亮:希望为湖南公共艺术打开一扇新门

“㵘·漫·慢”首届湖南公共艺术季

“㵘·漫·慢”首届湖南公共艺术季

6

湖南美术馆

已结束 3.3万+

由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湖南美术馆主办的“奋进新时代·共享新生活——㵘·漫·慢首届湖南公共艺术季”展览正在湖南美术馆展出中。展览以三个同音字串联四大板块,邀请中外知名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徐冰、隋建国等68位重要艺术家参加,展出的百余件艺术作品大多数根据湖湘文化和湖南美术馆环境特点创作而成,探讨了艺术与科技、艺术疗愈以及儿童美育等多个当下的热门话题。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75218309366b5da2a671e6ec75e0231e.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a70584d87718411310e67a61327555f0.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4d688df73dedaed9f5bc5c1f23c66507.jpg

这是继“客中月光照家山”展览之后,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再次作为策展人展开与湖南美术馆的合作。

吴洪亮有着丰富的公共艺术策展经历,先后参与北京国际雕塑公园的建设、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公共艺术项目,并任2022年冬奥会公共艺术全球征集项目委员会委员、策划委员会主任。此次展览让吴洪亮在“不喜平庸、不厌雷同”的策展理念上持续推进的同时,又收获了一些新体验。

在最热的8月份举办论证会,发着高烧的他喝了四瓶藿香正气水,圆满完成了第二天的会议主持工作;在年底罕见寒潮降临之前完成了布展——与美术馆的工作人员远程连线,一起熬夜赶进度...回顾长达一年的波折筹备过程,吴洪亮用“所有的事情都刚刚好”来总结。作为湖南首个以地方美术馆发起和推进的公共艺术展,吴洪亮对展览寄予了厚望:打造一个零门槛又内容丰富的展览,为公众了解公共艺术打开一扇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ee06fc38bbfdbec9b47e0bf104544f65.jpg

策展人吴洪亮在展览现场

对  话

雅昌艺术网:本次展览是在齐白石“客中月光照家山”展览之后的再次合作。合作的契机是什么?

吴洪亮:这个展览其实是和齐白石展览同步策划的。两年多前,当时田绍登馆长和我探讨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希望在湖南美术馆做一个齐白石的展览。当时马上就要到齐白石先生诞辰160周年,作为系列活动的最早启动,我们觉得应该让白石老人先“回”趟家乡。所以,齐白石诞辰160周年系列项目的首站就设在了湖南美术馆,齐白石艺术的数字化展览也在这里首次呈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近60万人参观。

第二件是想要以地方省馆为平台做一个公共艺术展,激活在地也可以辐射到周边地区。公共艺术本身是非常好的,能和观众进行接触与互动的艺术方式,其有关公共性的诸多理念是最有价值和意义的。所以,当时我们就确定下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12910c61e5b8255d157c29c012c3078a.jpg

雅昌艺术网:本次公共艺术季以“㵘·漫·慢”为主题。除了是同音字,如何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

吴洪亮:每个展览的名字是传播的第一要务。这个名字经过我们策展团队反复的考量,由唐胜老师提出,经过馆方的努力,并得到了湖南省文联的大力支持,从新时代和新生活的角度对概念进行了把握,最终确定下来。

因为常年策划齐白石展览,加上近年对黄永玉先生的研究,我对湖湘文化有了一些理解。说到湖南,就会提到“三湘四水”。相对而言,大家对于“三湘”了解得比较多,而对“四水”就没有那么熟悉。其实“四水”也非常重要——其流域几乎覆盖了湖南,而长沙也以水为激活点形成了独特的城市地域特色。我们当时就想到,正好有这么一个字——㵘,策展团队也觉得特别有意味——“㵘”代表着四水汇聚的湖南,在字形上且有多水之意,在含义上也为“漫、慢”的引入做了铺垫,也象征着艺术的汇聚与交流。

我在策展之初就提出,这个项目不应该只是在湖南美术馆,也不仅仅是在长沙。我们要把能量溢出到馆外。就像2019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用一个“驿亭”概念串联起中国很多个城市,我希望用公共艺术将湖南多个地方联动起来。只有真正扩散,才会真正符合公共艺术的概念。所以,第二个“漫”由此衍生出来,是溢出的概念。

最后一个“慢”也非常有意思。长沙以烟火气闻名全国,夜生活非常丰富,很多人慕名而来。在湖南,你会感觉时间被拉得很长。都说湖南人比较生猛且彪悍,但是在这个长时间的逻辑里,又可以深入地感受到更多鲜活生动的生活细节。我们希望在这里呈现一个“慢”,让观众慢慢体会生活中能撩拨我们心灵的那种感受。进而,最后将展览定名为“艺术季”,意味着有更长的时间与观众亲密接触,跨越新年、春节、情人节、元宵节、清明节等等,大家可以慢慢来看、慢慢体验。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a890b8765f38802e2a9f57932bf38488.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3403515b307caa2d7ed07355faf5f248.jpg

雅昌艺术网:请您介绍一下本次展览的展览架构。

吴洪亮:以“㵘·漫·慢”为线索,展览被划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㵘迭代”立足于中国文化语境的文明交流互鉴,展示不同代际的艺术家对材料的突破性探索。第二单元“漫介入”集中呈现了带有艺术疗愈性质的创作实践,展示学院视野下的前沿艺术教学探索和创作实践及其在推进公共领域的重建和活化社会参与上的作用。第三单元“慢感知”则展出具有生态危机意识的作品,树立公众的寰宇生态意识,呼吁市民共同行动创造可持续的未来世界。

在此之外,在特别策划的第四单元“㵘驿亭”公共艺术项目中,在“四水”流经的重要城市都分别设立了一个“㵘驿亭”,以湘江、资江、沅水、澧水四水为脉络,串联起长沙、益阳安化、常德、张家界四市的文化艺术项目,同时也成为湖南美术馆“流动美术馆”的重要组成部分。

雅昌艺术网:本次展览汇集了来自国内外的众多知名艺术家,也有多件艺术家专门为此次展览创作的作品。在选择艺术家和作品时,您有哪些维度?

吴洪亮:从挑选作品开始,我就跟艺术家沟通,既然是公共艺术季,那么就希望让所有人零门槛进入,而且要对作品有切身感受。但是零门槛并不意味着质量的降低,反而希望达到更好的效果,有更多互动的产生。我希望这届艺术季是亲民、鲜活和喜乐的。像埃利亚松这么酷的艺术家,这次带来的作品也很好玩。而徐冰他们通过与孩子们的良好互动充分展示了他们丰富的爱。

即使是当代艺术家那些非常实验的作品,最终还是要进入公共空间和公共意识。这也是所有艺术实践的最终目的。本届公共艺术季的学术价值就在于让公众喜欢。我希望这是一个长久的、具有活力和未来发展空间的品牌。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76da8183ffc69e2c234d3f64d9fcb7f5.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16926a783dcfcf1387972a21eb2f8160.jpg

雪景中的作品展示

雅昌艺术网:本次展览的参展艺术家众多,筹备的时间也很长,期间发生了哪些事情让您印象深刻?

吴洪亮:展览从具体启动到最后开幕有近一年的时间,能把大家聚集到一起很不容易。夏天开论证会正好赶上了长沙最热的那段时间。美术馆还很贴心地准备了藿香正气水。年底布展时又遇上了湖南最冷的时候,既要担心从深圳等地运过去的雕塑、设备会因大雪而不能按时送到美术馆,田馆长一行还要在严寒之中在益阳、常德、张家界等地完成“㵘驿亭”公共艺术项目。不过在何玲主任等同仁的努力下,所有的工作都准时完成了。最后发现,所有的事情都刚刚好。每个机构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有凝聚力的团队,湖南美术馆的领导层到每一个工作人员,尤其是年轻人,特别有凝聚力,爱干这件事,有自豪感,这是展览能成功的关键。

雅昌艺术网:从作品和现场可以清晰感受到湖湘元素的突出展示。这应该和您的策展理念有关。

吴洪亮:我们在策展时就明确要求要突出湖湘元素。公共艺术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在地性,如果不了解湖南、以及对湖南没感情,是做不好这个公共艺术季的。在展览筹备期,我们首先启动了研讨和考察活动,带领艺术家来美术馆考察空间,对作品理念进行探讨。大家一起分享和讨论,产生了很多在地性的作品,都非常精彩。也有部分作品是艺术家在以往作品的基础上根据新的空间做反复推演后做出了全新演绎。在地性是公共艺术的根,由这个根生发出更广泛的视野。反过来,广泛的国际视野会让在地性更加凸显。所以,在地性与国际视野相辅相成。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a65df8187b130d599b8b89b62706dd3a.jpg

第三单元“慢感知”现场

雅昌艺术网:您刚刚提到了参展作品,既有在地创作,也有以往作品的全新演绎。请您具体介绍一下。

吴洪亮:绝大多数作品都是为本次展览专门创作的,一些并不是首次展出的作品也进行了全新的阐释和呈现。比如冯羽的《湖山》在体量和高度方面都创下了最高纪录,每一个见到这件作品的观众都会被吓一跳:平地起高楼,冯羽将竹这种材料的理解和运用一步步要“登峰造极”的感觉;李洪波的作品《花海》也多次参加展览,最近一次是在安徽展出。这次在现场起了一座桥,还多加上了大镜子来反射,也让这件作品拥有了更大的展览空间。

本次艺术季不仅有邀请艺术家参与,还邀请了两个团队参加:第二单元“漫介入”邀请了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副院长唐勇的艺术创作团队,第三单元“慢感知”由燕柏彤组织多国艺术家与少儿共创的大型沉浸式科技艺术互动项目组成,用艺术与科技建立起“我与世界”的联系。两个团队的作品都是进行了全新的组装和创作。

每一次展览都是一次升级。“不喜平庸、不厌雷同”是我从湖南人齐白石身上学习到的。齐白石很了不起,为齐白石艺术服务的这20多年,我也从中学到了很多工作方法和思维方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36c9370af9d1b3d8105640ce90f2bbee.jpg

作品《白泽》的夜间展示

雅昌艺术网:公共艺术强调艺术性的同时,更注重与公众的互动。为了达到良好的互动,策展团队在展陈设计和作品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吴洪亮:公共艺术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公共性的建构,通过艺术品跟公众进行更平滑的交流,本次的展览尤其强化这一点。展览以湖南美术馆为中心,建构了一个大的公众艺术场域,不囿于美术馆本身还有周边范围;而且,这个场地不仅仅白天开放,晚上也可以享受美的输出。在美术馆闭馆之后,那些在美术馆周边陈列的作品,比如《白泽》《大地之子》等等,可以被随时观看和欣赏。我们还有计划做一些夜场,多一些多维的艺术生态去跟公众进行交流。

我希望这不是一个单向性的简单展览,而是需要把公共艺术这个概念蔓延开来,将公共艺术、在地性空间、在地性文化以及公众联系进行重新组合。

雅昌艺术网:目前公共艺术在全国各地受到关注和重视。在您看来,长沙在推广公共艺术时,在艺术氛围、群众基础等方面有哪些优势?

吴洪亮:这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近两三百年来从这里走出了一大批政治、经济、文化大家。公共艺术活动丰富,在地有多个大大小小的美术馆,而且通过各种“卷”实现了互相促进。同时,这里的人有着鲜明的性格,会很直接地表达喜恶。所以,我在做这个展览时候时常会觉得压力很大。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1c4e376b95a24d3df6c29a2ca474c38a.jpg

观众在馆外排队等待入馆

雅昌艺术网:那在您看来,这次展示效果达到预期了吗?

吴洪亮:展览基本达到了初步预期。在面临各种困难的前提下,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将这件事情做成,最后的成果也得到了艺术家和观众的肯定。从试开放的第一天,人流就来了,比齐白石展览进入情况还快,春节期间每天在控流的情况下,每天有7000人左右。还有,这次展览的很多作品是为本次展览专门创作的,在时间紧、资金更紧的情况下,艺术家们的确付出很多!而且,此次有隋建国等10位艺术家向美术馆捐赠了作品,非常难得。对于一个美术馆而言,举办展览最重要的是要通过项目给未来留下作品。当然也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

雅昌艺术网:在您看来,有哪些方面可以提升?

吴洪亮:公共艺术分为广义和狭义。按照原来的计划,展览要实践一个广义的公共艺术,包括公共艺术本身的生成方式、传播方式和组合方式,最后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生长的过程。后来发现,确实很有各种因素不够成熟,于是就退了一步,退回到一个狭义的公共艺术操作方法。我们先打开这扇门,让人先走进来。

我曾经在两会提案中提到过一个问题:有太多只做一届的双年展。做好艺术项目的评估非常重要。我习惯每做一件事情就做一次复盘。事情一件一件地做,慢慢地就会越做越好。这次作为基点不算太低,未来还有很多可做的事情,可提升的空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dc8228f8b9c63f283146d34fe24e5aa6.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cb8bbb44e4221403b4cd1336a11ce168.jpg

雅昌艺术网:接连两年与湖南美术馆完成了两次大型展览合作,您在复盘中对于这两次合作经历如何评价?

吴洪亮:两次展览有本质的不同。“客中月光照家山”是一个我们带来的项目,在与湖南美术馆进行合作策展的过程中完成了初步磨合。而本次艺术季是我们和湖南美术馆一起建构属于美术馆的品牌。一个美术馆最重要的是要建构属于自己的品牌。

湖南之前也做过一些公共艺术的项目,但是以省级美术馆这样一个学术机构来发起和推进,而且投入如此之大,应该是第一次。我希望通过展览将美术馆的学术影响力推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我从齐白石展览发现,湖南美术馆的公教做得非常好。作为一个公共文化设施,美术馆在与老百姓更加亲近的同时,也要把握学术的精神。

雅昌艺术网:作为策展人,对于观众如何观看展览和理解作品,您有哪些建议?

吴洪亮:进入美术馆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先通过网络做点小功课,带着小攻略来看展览;当然你也可以就带着一双明亮而清澈的眼睛来感受。这个展览不仅仅用眼睛看,还可以有多维的感受,以及跟作品有更加深入的互动。像《湖山》这件作品打造的空间,其实就是一个可以藏猫猫的空间。

但是需要提醒的是,这些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耗费心血做成的,有克制的零距离接触没问题,但是需要好好地爱护它们。保护作品,也要保护好自己。希望大家在文明观展的同时,也能通过艺术品收获更多感受和拥有更多体验。

雅昌艺术网:谢谢!

作者:江静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