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生命的体验与笔墨的对位

  帕诺夫斯基一直强调艺术品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浮现出来的,是在一定的具体的文化环境中生产,要理解一件艺术品,就要重构当时的文化环境。既然说是重构,意味着我们无法完全还原当时的真实语境。但在这一过程中,却有可能产生某种新的文化图式。置于此一层面,树忠画水浒人物这一行为本身就是一种重构,其中隐含着他对这一传奇文本的个人理解和深情。于是,当他将之付诸中国画的笔墨形式,二者之间衍生出一种惺惺相惜的对位效果。画水浒人物并不是树忠的首创,我们熟知的至少有陈老莲的《水浒叶子》,但是一个题材之于艺术家经历的关联性与契合程度往往决定着随之产生的艺术作品的特殊性。已经不惑之年的树忠坚持以水浒人物为画题,这其中毫无疑问是附着了生命体验的。树忠自幼习画,“听评书,看大戏,赶集观年画,收集画本,听爷爷,大爷们讲历史人物传奇故事和鬼故事”,三国,水浒,隋唐演义中的英雄美人,风云变幻一同构成了作者的童年记忆,内心深处对“人在江湖漂”的人生始终抱有向往;十四岁参军近二十年的军营生涯,更是在他的身上融成了一股“苍天勿问少年狂,欲独行不与众列;处处片云知吾心,汲寒露惨入唇腹;纵情悲歌觅知己,痛饮千杯万古愁”的壮怀激烈,我们可以看到此种情愁在《豹子头林冲》身上化作一副身世悲鸣,傲然向天的风骨。相较于帽子,枪头和酒壶等揭示人物身份的物品的描画,作者刻意虚化了主体人物的身体结构,一片看似无章的淡墨皴擦之中却最终形成一个极具向心力的内在结构,见出写意人物“于无声处听惊雷”的独特意味。在树忠的水浒人物的系列中,有形象和构图繁如《小旋风柴进》者,也有简如《入云龙公孙胜》者,但不论繁简,在笔墨形式上,皆是“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其笔墨关系是围绕着人物的意象展开,客观物象的真实形态更多地让位于精神性的表达,在这一层面上对传统水墨人物画进行了突破。作者同时放弃了那些话本中惯常的形象塑造模式,避免了掉进英雄式的喜剧性表述的窠臼,而是关注如何更为立体地层现人物本身的个体存在性。如他自己所述,“借用笔墨重塑历史人和事,同时也抒发自己的情怀和性情。用自己的形式语言全力以赴来彻底而纯粹真实地再现那地道中国味道的艺术经典原素组合”。因此,树忠的水浒人物系列并不是单纯对小说文字的图像化阐释,而是一种对人世的象征,借纷纭众多的水浒人物形象道出作者对英雄甚至更深一层次的人这一刻主题的理性选择与价值判断。如此一来,树忠的确完成了某种重构。

  树忠先入中央美术学院水墨人物画工作室,后入贾有福工作室学画山水,在我看来,他的山水画似乎更为直观地展现了其本人的笔墨情绪和内在状态。水浒人物系列总体而言还是主体先行,创作者和观众都更多地受到人物形象本身经历和性格特质的影响,纠结于内心视像与视觉效果之间的差异性。相较之下,山水则把持着更为开阔的表述空间。褪去主题性陈述带来的思维负担,树忠的山水显出比人物更加丰满的笔势和墨法,且更见一种骨气。在他的画中,枯耸的山石和吞吐万象的云气,一同建构起一个非真实的再现性空间。画面留白很少,太行山脉占据着压倒性的位置,山路上点皴般地画有几个古人的形象,山石皴法更多地指向北宋的山水结构。走出水浒人物的颂歌,树忠在太行山的自然之境中也找到了投合心迹和笔墨表达的景观。沉重狂放的笔墨形式营造出一种宏大且夸张的视觉效果,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看法。风景在英国画家透纳笔下交织成一部宏阔的心灵史,透露出一种显而易见的危机感,我在树忠的山水画里也感受到了这种危机意识。这种危机来自于笔墨本身,但更多地愿于他的内心视界。他自信内心深处充满了矛盾,敏感,神经质,思路杂乱,没有头绪,因此热衷于表现那些具有传奇,神秘,极端,个性,独立,变化无常甚至凄美,苍凉,忧郁,梦牵魂绕,没有定式的人和物。树忠的山水很像是他内心的写照,有很浓厚的精神山水和味道,他笔下的山石大都嶙峋栉比,气势撼人,全景式构图向外发散一种压迫性的张力,格外显示出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不经意地流露出一种宿命的意识和无可奈何的悲凉。我们无法在树忠的作品中找到郭熙画论中所谓的“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山水画特质,细看会发现画面结构中实则无路可循,人物只是象征性地摆放于画面之中,似乎只是为了感知自然的崇高与不可抗力而存在,又仿佛是在命运的漩涡中观望,行进,挣扎。这种漩涡式的山水结构对应了一种宇宙洪荒般的混沌之感,又像是对老庄哲学之中太虚之境的自由表现。形式与题材在笔墨关系的作用下形成了一个超现实的意境,同时也超越了具体的笔墨形态而进入了一种精神的境界。

  从某种意义上说,树忠的水墨人物和山水尽管形态不同,但都反映出作者对笔墨语言的再思考,或者说是一种解构————在解构了客观物象的同时,也对传统的笔墨形式进行了重新阐释,从而呈现为一种现代性的笔墨结构。然而,更重要的是,树忠试图将生命体验中最重要的自我意识和个人情洁以图式化的方式展现出来,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对笔墨形式的突破,而更多的是一种在自我蜕变过程中凝聚而成的心印。

边恺(中央美术学院博士)2009.917

作者:边恺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