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雅昌专稿 | 台北故宫展出一件北宋篆书碑刻:讲述西王母的千年传奇故事

笔墨见真章:故宫书法导赏

笔墨见真章:故宫书法导赏

8

台北故宫博物院

已结束 3.1万+

对于西王母,大家应该不会感到陌生,在神话传说中她是不容忽视的女神。她也是家喻户晓的王母娘娘,与玉皇大帝是雷打不动的CP。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偷吃的蟠桃就是西王母所种。

西王母是伏羲氏的女性部族成员,掌管不死药,是长生女神,是所有天界女仙之首。道教认为西王母是元始天尊的女儿,所有女仙修成正果后,必须到她那里报道后,才能领取到仙籍。

《山海经》对西王母的样貌有这样的描述:“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她半人半兽。经过上千年的美化,西王母便成了今天我们在神话传说见到的美丽形象。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8/f7b3f2d4b56158a7a47f0c10e85bdb5d.jpg

《重修泾州回山王母宫颂碑》拓片 图片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

近期,台北故宫博物院“笔墨见真章:故宫书法导赏”,展出了汉代至民国的十一件书法作品。其中,有一件书于宋太祖开宝元年(968年),立碑后,在五十六年间磨掉两次,刻了三次的拓片——《重修泾州回山王母宫颂碑》。

《重修泾州回山王母宫颂碑》为什么会磨掉两次,刻了三次?此碑为什么会出现在泾州县内,这里与西王母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8/46cf7fe6f5b42f97eeacca8611651d44.jpg

永乐宫壁画 西王母 图片来源:山西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公众号

带有神话色彩的回山与《重修泾州回山王母宫颂碑》

《重修泾州回山王母宫颂碑》又称《陶谷碑》、《天圣碑》,现藏于泾州县王母宫石窟寺文管所。全碑通高283厘米,宽86厘米,厚18厘米。碑文为篆书,共二十行,每行四十六字。因碑文损毁严重,目前仅剩残文一百四十余字。在碑阴、碑侧刻有题记,宋代十七则、金代一则、明代一则。

此碑撰文者为北宋翰林学士陶谷,现存碑文篆书为北宋员外郎上官佖所写,碑额据传为陶谷所写。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8/021440c6090ec4cb62f2c677608ff38d.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8/2fcddfba287de9a6e4f5b58effc7370c.jpg

《重修泾州回山王母宫颂碑》拓片局部 图片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块距今有千年历史的碑刻——《重修泾州回山王母宫颂碑》,讲述了回山西王母宫悠久的历史。

甘肃省平凉市泾州县,位于古丝绸之路上,保留了一大批北魏时期的石窟。据史书记载,商周时期戎族在这里生活。相传,这里的回山是西王母的下凡之地。全国最大的最早的王母宫,就位于泾州回山之上,这里也因西王母的传说而得名。

西王母这位上古女神,形象多变,而且神秘,民间流传的故事也很多,让人们不禁对其产生好奇。

西王母与周穆王的故事,大家应该比较熟悉。看过《盗墓笔记》的朋友,一定不会忘记青铜门背后那个诡异又可怕西王母。《盗墓笔记》就是从西王母爱上周穆王,送给他长生不老药,约定穆王死后复活相见开始讲起的。正是因为西王母,才有了一千多年后周穆王在玉佣中复活,才有了《盗墓笔记》接下来的故事。

在《重修泾州回山王母宫颂碑》中,就讲述了周穆王与西王母相会于瑶池的故事。“西周受命之四世,有君曰王满,享国五十载,乘八马,宴瑶池,捧王母之觞,乃歌黄竹。西汉受命之四世,有君日帝彻,享国亦五十载,期七夕,会甘泉,降王母之驾,遂荐仙桃。”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8/a5321cd84ee1ba8b078b8704f9c5d4be.jpg

《重修泾州回山王母宫颂碑》拓片局部 图片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

在《竹书纪年》中也写道:“穆王十七年,西征昆仑丘,见西王母”。《史记·赵世家》中也记有周穆王“西巡狩,见西王母,乐之忘归”的事件。

周穆王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帝王,在《穆天子传》中也记载了西王母与周穆王的传说。

据记载,泾州回山之上的西王母宫,始于西汉元丰年间,是拜揭西王母的圣地,这里也曾多次大规模重修。

北宋张铎重修西王母宫 陶谷撰文书丹

我们将时间拉回到北宋开宝元年间。

经历了朝代更替,社会动荡,此时的西王母宫已是“年杞寝远,楝宇屿坏,坛歌杏朽,蔽荆棘於荒庭,井废禽亡,噪乌鸢於古蝶”。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8/3776ea78ea4dfa88823604cfe00ae4ca.jpg

《重修泾州回山王母宫颂碑》拓片局部 图片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

据史料记载,这一年,张铎任泾州刺史,奉命在此镇守。张铎与泾州颇有渊源,曾因公多次前往泾州做官。此前,他因在泾州私自高价收购马匹等行为,被人举报,召回到京城。这次能再来到泾州,张铎首先想到的就是祭拜西王母。他见到西王母宫年久失修,于是决定重修西王母宫。

宋太祖开宝元年戊辰岁(968年3月),王母宫重修完工。张铎邀请了当时已有六十六岁高龄的翰林学士、刑部尚书加知制诰的陶谷,来撰写碑文。

陶谷从五代后晋开始,就在朝中起草文书,历经了后汉、后周和宋,时人称其为“自五代至国初,文翰为一时之冠”的四朝元老。

陶谷不仅撰文,还亲自书丹,对此碑非常重视。从他所写的《重修泾州回山王母宫颂碑》中,我们能够感受到重修后,西王母宫的壮美。“薙蔓草於庭除,封植嘉树,易颓檐於廊廡,替构宏材,丹青尽饰於天姿,黼藻增严於羽帐,云生画栋,如之遥,水阅长川,若讶東溟之浅。”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8/4c87994a15b6418e358c32fa4ad2b86d.jpg

《重修泾州回山王母宫颂碑》拓片局部 图片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

陶谷写好后,张铎马上命人刊刻上石,于是有了第一次刻的《重修泾州回山王母宫颂碑》。

据《宋史》记载,陶谷“强记嗜学,博通经史,诸子佛老,咸所总览,多蓄法书名画、善隶书。为人隽辨宏博,然奔竞务进”。或许陶谷写的《重修泾州回山王母宫颂碑》用的就是隶书,但如今我们已见不到了。

为什么陶谷写的《重修泾州回山王母宫颂碑》会被磨掉呢?

五十六年内磨掉两次 刻了三次

北宋咸平元年(998年),是陶谷去世的第二十八年。这一年,《重修泾州回山王母宫颂碑》被人磨掉了,这也是陶谷生前万万没有想到的。磨掉碑刻的,也是一位北宋大臣——泾州刺史、太傅柴禹锡。

其实,陶谷在北宋时期,一直不被宋太祖赵匡胤喜欢,也未提拔他,让他继续任翰林学士承旨之职位。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8/b8b9f1fa4a9926c1ff53533d641259ad.jpg

唐寅 《陶谷赠词图》  图片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唐寅所画《陶谷赠词图》,画的就是陶谷的故事。据说,陶谷在出使江南时,态度骄傲,很多人对他不满,于是设计了一出美人计,最后让陶谷狼狈不堪,也从侧面暴露了陶谷的人品。

这或许也是陶谷所写的《重修泾州回山王母宫颂碑》,被磨掉的原因之一。

无论是柴禹锡对陶谷所写的《重修泾州回山王母宫颂碑》字不满意,还是对其人有意见,最终的结果就是石碑被磨掉了。柴禹锡于是请释梦英,重新书写刊刻。

“智永以后有阳冰,阳冰以后而梦英”。

释梦英是宋代的高僧,在《墨池编》中对释梦英有详细描述:“释梦英,衡州人,效十八体篆书,尤工玉箸。尝至大梁,太宗召之帘前,赐紫服。去游终南山。当世名士如郭恕先、陈希夷、宋翰林白、贾大参黄中之俦,皆以诗称述之。师号宣义。其后庐山僧颢彬学王,关右僧梦正学柳,浙东僧宛基学颜,亦为时人所称。”

其实,陶谷与释梦英也认识,他曾这样评价释梦英的篆书:“阳冰死,而梦英生”,可见陶谷对释梦英的篆书也是极为认可和推崇。

天圣初年(1023年),员外郎上官佖来到了泾州,看到碑文中“字多舛误”、“笔迹讹俗”,于是决定磨掉释梦英的篆书,亲自书丹。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8/6e8990ad2bf1c0680182e71e5f6926b0.jpg

《重修泾州回山王母宫颂碑》拓片局部 图片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

上官佖在《重修泾州回山王母宫颂碑》碑阴用楷书记录了这两次的刊刻:“翰林承旨八座陶公谷,开宝戊辰岁为泾帅太师张公铎述《回山王母宫颂》,当时已刊勒上石。至咸平戊戌岁,澶帅太傅柴公禹锡镇于是邦,乃削去旧字,俾南岳僧梦英重书其文,而字多舛误,加以笔迹讹俗。佖谓名公之文,远近流布,好事者传诵,恐失其真,比再磨砻。又以梦英者,自负小学,时辈推尚,遂别琢坚珉,躬自篆籀,状斯冰玉箸之体,命工刊之,立于殿之北楹。庶乎陶公之文,回山之庙,偕斯篆而不朽矣。虑来者不详兹意,故书于碑阴以明焉。”

仅仅过了二十几年,当初柴禹锡请释梦英所写的《重修泾州回山王母宫颂碑》,就被人磨掉了,这或许就是因果吧。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8/10d5ac4bf478c524aa945f7090d9a399.jpg

《重修泾州回山王母宫颂碑》拓片局部 图片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

上官佖的篆书在继承李阳冰的基础上,又融入了大篆的特点。清代陈奕禧在《皋兰载笔》就上官佖与释梦英书写的《重修泾州回山王母宫颂碑》进行了对比:“二碑,梦英之书远不逮佖。英虽用中锋悬笔,乃如今人所握管正下,随势直趋,不能少留,多无含蓄,俗气迫人,贻笑高雅。佖论不妄。佖书得秦汉风骨,纵横自如,旁若无人,其姿态复如娇花润露,长松倚云。观彼自位,居然不薄,缘有可信者存。”这里也告诉了我们,上官佖的篆书能留存下来原因。也有人认为,二人在篆书上的成就相当。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8/ad8a843c90545bd337bb95f737f61793.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8/39e632a985c8e9bbb60340fea564bd3c.jpg

《重修泾州回山王母宫颂碑》拓片局部 图片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

《重修泾州回山王母宫颂碑》五十六年内磨掉了两次,刊刻三次,这在碑刻上也实属罕见。它是北宋留存下来为数不多的篆书碑刻,从中也能够感受到书家们对此碑的重视程度。

结语

北宋时期西王母信仰盛行,泾州回山王母宫重修后,很多人前来祭拜,除了《重修泾州回山王母宫颂碑》外,历代文人也留下了很多题记和诗句。

李商隐就曾在这里居住过,并留下了“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的诗句。

约好了相见,为何没来?

不知周穆王对西王母是动了真情,还是为了求得长生不老药而出的计谋。

千年过后,西王母还常住这里的瑶池吗?仙界的饕餮盛宴——蟠桃大会,还会如期举行吗?

如今的泾州西王母宫,依然香火不断。如果你到了这里,不妨先去看看这块立了千年的石碑——《重修泾州回山王母宫颂碑》,再游西王母宫,感受定会有所不同。

作者:王丽静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 龙凤佛艺术收藏

      😃
      01年前 0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