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8-08-14 11:26
我们今天能读到的大多数批评,只是批评家在谈自己的感受。有的文章写得非常流畅,非常漂亮,但是在里面我们没有看到真正对作品的深入……其实要做到这点,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对作品的热情。人们会说,我们写批评文章,对作品还没有关注、还没有热情?但是不够。这种热情要达到什么程度呢?要以前所未有的尊重、耐心和智慧去寻找其中的独特之处……所以真正优秀的、中国自己的当代艺术作品,能立足于世界艺术之林而毫无愧色的作品,它一定是和中国当代艺术批评一同成长的。如果没有中国自己一流的艺术批评家,坦率地说,一流的艺术也不可能出现——有了也不可能被认识……批评家总是埋怨作者:你怎么这么没才气,这么缺少魄力,不去创造好一点的作品?但是批评家很少去反思:自己有多大的魄力,有多大的才气?好像没听到过这种追问。
——邱振中说“大多数批评只是批评家在谈自己的感受”
【观后有感,观后无感,“谈谈”就算完活。】
行业内的专家常常缺乏产业实操经验。艺术产业的落地形态,是艺术与其他行业跨界共生、互相升级,因此带有很强的实业性质。中国当下关乎艺术产业的许多论坛,通常是偏于宏观、迷恋顶层;注重商业模式的想象和模型框架的讨论,几乎很少涉及具体的细节——然而真正关键的问题往往都具体在每一个细节上……艺术管理专业的历史使命是为文化产业培养全新的管理人才,这些人才能够直接迅速满足企业的需求,将艺术有效地融入对方的产业链条中而不产生冲突;使艺术行业、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受益;因此,须立足实业,避免成为论文式专家,避免反复谈论大而空的道理,如果过度迷恋顶层设计成为一种风气,那无论培养出多少高学历的人才都无法在真正意义上解决产业的实际问题。
——赵子龙说“艺术产业不应过度迷恋顶层设计”
【立足实业,在顶层设计中……】
在种种表现笔墨的方式中,应该说是和自己的图式、心情、学养以及方方面面联系在一起的。当中国的很多画家到了80岁以后,人们往往会评价他是笔墨老到。何谓“老到”?“老到”就是一种时间、学养和功力的积淀。为什么中国人把“老到”的笔墨作为一种评价的标准,除了我们中国的画家在一种道德层面上非常尊敬其前辈和年长的画家之外,老画家在业界有那么高的声誉,是因为他们有了时间的历练,有了高度提炼的笔墨,这就不同于年轻人的那种非常浅显的笔墨表现。笔墨的深厚作为笔墨的标准之一,时间与功力的加持是必然的。笔墨的表现需要时间的考验,这就是中国的笔墨和西方的色彩、中国的表现和西方的表现的不同之处。
——陈履生说“笔墨的深厚需要时间与功力的加持”
【成为“老画家”不是梦,成为笔墨“老到”的画家得努力。】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毕玺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