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9-03-17 08:34
(雅昌艺术网讯)3月15日,刘水洋个展“典•化——教具系列作品展”在81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共展出刘水洋雕塑作品数十余件。刘水洋以经典的古典雕塑为基础,通过对经典古典雕塑的当代转化,赋予经典古典雕塑新的含义。
策展人徐向群主持开幕式
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馆长胡介报开幕式致辞
艺术批评家、策展人,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执行馆长吴鸿开幕式致辞
吴鸿在开幕式说道:“首先,石膏像是一种经典标准文化,经典和标准会使社会形成某种规范,以及强制性和标准化审美习惯。其次,石膏像作为经典标准的符号,可以使我们反思文化社会制度形成之后给社会带来的影响。人类在事物的变化中找到规律,进而把这种规律上升到规范和规则,规范和规则促使社会制度的形成,使人类进入一种更高级社会形态。然而,这种制度又被他者化,束缚着人类的思想,使人类本性越发偏离原点。此次展览“典•化”便是对经典标准的一种反思和再创造,其实这也是对一种审美的规则和规范的一种反思和再创造。”
展览现场
艺术家刘水洋在谈到西方古典雕塑时说道:“西方古典雕塑作为一种文化产品被艺术家不断地消费中,艺术家的消费替换了这些雕塑的原定义,给这些古典雕塑赋予新的含义,这又是一种生产过程。杜尚对这样的过程称作是把一件物品植入一个新的剧本中,把它当做故事中的一个人物。古典雕塑在褶皱包裹下形成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外在形态,原有的形体结构变成了一种存在于具象和抽象之间的另一种形象,古典雕塑原本传达的信息完全被覆盖,给于雕塑新的意义,这种意义是一种颠覆性的消费行为,终结了作为特定用途雕塑的命运,影响了对审美的不同理解和认识,对标准提出质疑和挑衅。提示理想之美和现实之间存在的差异,也就是说艺术的标准并非天生不变的、不可挑战的。艺术从目的论掌控的叙事中解放出来,呈现出纷繁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这些雕塑在重新转化制作后传达出和原作不同的信息和表象。这也是丹托所说的艺术终结,艺术从功能中解放出来,更为私人化,更自由。”
米开朗基罗 大理石 高70cm 2017年
掷铁饼者 玻璃钢 50cm*110cm*170cm 2016年
刘水洋的《教具系列》作品具有开阔的文化视野、深厚的人文内涵和睿智的诠释方式,他以“典·化”的策略和路径——通过经典的创造性转化,实现标准的创新性变化,呈现了他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宏观思考和深度审视。
《教具系列》将经典化的石膏教具,采用包装翻模铸造的方式,实现了经典的“再生”。这种建立在挪用、解构基础上的衍生,使那些令人耳熟能详的“大卫”“维纳斯”雕像变得既熟悉又陌生,细节特征的含混所产生的疑惑或歧义,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与深刻的思考。《教具系列》“从它经典的丧失,转换为一个个失去自我表达和个性特征的社会符号,进而成为了另一种更为普遍意义下的社会群体的象征”(吴鸿语)。《教具系列》通过材料属性的转换而引发的语义变化,实现了对固有标准的挑战和颠覆。作者借助视觉的模糊导致了其固有意义和审美标准的模糊,用一个非常机智而又严肃的方式,赋予“教具”新的意义和价值。
奴隶 玻璃钢 高220cm 2016年
新颖的转换和新奇的效果,使《教具系列》在学术性与通俗性上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给人既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切身体验。中国古诗词创作中尚“化典”,既引用历史典故丰富内容、拓展意蕴。而化典最忌简单搬用,讲究意境融洽,乍看浑似无典,细察方知有典,即所谓“化典无形”。《教具系列》利用古典范本的外形注入当代观念,并沿用学院写实、考究的雕塑技巧,将改造后的经典“高贵”“静穆”地呈现出来,旧“壳”新“核”的手法与“化典”有异曲同工之妙。《教具系列》话语方式智慧而严谨,其可贵之处在于:既纵贯承接了历史、有多层解读的含义,又观照吸引了大众、有兴趣点及“点化”性的启发。
刘水洋努力在当代史中寻求和确立自己的艺术创作和价值,通过《教具系列》作品展,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感受其作品中所蕴含的思考高度、人性深度和文化广度。
柏拉图 铸铝 高60cm 2016年
展览海报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3月31日。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