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你体验过躺在美术馆里晒“红日”的感觉吗?
抚摸过来自北极“万年冰川”的冰块吗?
感受过凡尔赛宫“从天而降”的瀑布吗?
还有人造的星星、隐现彩虹的雾、不确定的影子...
这些,其实都是一位传奇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创作出来的。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
这位最具有科学家气质的艺术家出生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后来他跟随热爱艺术的父亲一起搬到了冰岛上生活。
那里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塑造了埃利亚松敏锐的感知力,对他日后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著名的装置艺术家,埃利亚松十分善于运用光学和几何学,他通过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的水、光、雾、雨、气等现象作为艺术材料,去探索自然之物的无限可能,打造出自然,梦境和意念相结合的作品。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不仅能体会到自然本身的艺术,还能看到他对于环境的思考。这种带有理性温度的艺术理念,让我们不断思考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对埃利亚松来说,光学本身就是艺术。
2003年的伦敦,埃利亚松让先后200万人走进美术馆内,只为亲眼目睹一颗巨大的“人造太阳”,体验一场永远也不会发生的“日落黄昏”。
The Weather Project, 2003
泰特美术馆的大厅一共有5层楼高,面积达3400平方米,空气中充斥着满是蜜糖香气的橙色雾霭。
人们如朝圣般相继来到这颗“红日”下,静坐、观赏、平躺、哭泣、舞蹈......面向天花板的镜面,在距离自己几十米外对望自己渺小的身影。
阳光的照耀使一切存在被看见,光线气氛如万物初生伊始,却也带来魔幻的末日气息。
人们站在这样一轮巨大的永远散发着光和热的太阳面前,产生了敬畏的情绪,也有可能受到伤感或者怀旧氛围的感染,每个人都是这件作品的参与者。
在一刹那,艺术为我们创造了参与个人和集体体验的空间。对于天气的共同情感将他们凝结起来,形成了一个微小的社会共同体,共同感受这件作品所带来的震撼。
同时,也会质问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与自然究竟应该如何相处?
12块来自格林兰努克峡湾的浮游“万年冰川”,放在了巴黎的先贤祠前的广场上。
它们以圆圈状放置,路过的人们都会被这些正在融化的冰块所吸引。
这是埃利亚松对于气候讨论所举办的装置展览项目。
埃利亚松与丹麦地质学家明尼克·罗欣(Minik Rosing),将这些融化了的浮游冰川运到了巴黎气候变化会议的现场。
这些重量约为1.5吨至5吨的冰块,代表着一个人旅行去格陵兰所排出的二氧化碳量,冰块在人们的抚摸下慢慢融化,我们与气候变暖的斗争一直在争分夺秒的进行。
埃利亚松这样做,就是想为数以百万计居住在伦敦或来此旅行的人们提供一个机会,让他们切身了解自己的行为产生了怎样的结果。
这件作品让观众看到哪些东西正离我们而去,也希望这次的展览能够营造一种可亲近的在场感,让人们介入其中。
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能唤醒人们对气候变暖的认知,特别是人类活动与冰川消融的关系。
位于法国凡尔赛宫的巨型瀑布装置,成了丈量空间的一种方式。
埃利亚松总是运用科学技术,实施一些有关空间的“魔法”艺术方式,来比拟自然景观的壮阔。
WaterFall Palace of Versailles, 2016
花园中的瀑布,悬挂在大运河之上,水流从一个钢架塔的顶端涌出。从正面看,一泻而下的水流正好遮挡住后方的装置,就好像瀑布的水是从天而降。
观众能透过凡尔赛宫室内的窗户,安静地远观着极速下流的水柱,穿过花园再步行至瀑布,你就能零距离感受飞流直下的人为震撼。
瀑布从另一种身份提醒着人们要注意作品本身与周围环境的构造性质。
人与环境形成对照,在浩瀚的宇宙天地之间,建立起一个特殊的坐标。让人们从新的角度去审视水的用途与价值。
“ 艺术作品对观者是开放的,当观者在体验、思考作品时,作品也已经准备好聆听他们的倾诉。”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当观众通过沉浸式的方式,看到埃利亚松带有科技元素的巨型装置时,总会给人一种近乎“神谕”式的体验。
他是宇宙的演绎者,是自然界的代言人。
文 / YiYi
图片来源 / 网络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