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观点回顾 | 辛丑墨事—全球语境下的中国当代水墨艺术

2022-01-07 19:15

时间:2021年11月24日16:00

地点:济南市美术馆

主题:辛丑墨事—全球语境下的中国当代水墨艺术

ZD3mTSn7v5CwRndpSXwWoHNwFOXucMTonUQRXmBE.jpg

ysHLrIKDhjCCzMrO8y1xTVJ9q4zXbZZab2i7Ne0j.jpg

hv5jY5fHRc0XK2PKqgJAPzl4PmxvOkolTGSX9gkZ.jpg

全球各地艺术界专家学者直播间连线

此次研讨会齐聚了中、英、法、意四国专家学者六位,他们分别是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理论家,香港凤凰卫视高级策划、评论员、主持人王鲁湘;中国国家画院院委、美术理论家,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晓凌;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春辰;英国伦敦苏富比艺术学院现当代亚洲艺术项目主管、策展人何凯特;意大利著名学者、策展人弗朗切斯科·莫雷纳,意大利艺术研究院荣誉院士、中艺国际创始人、繁花中国电影节创办人张修中;法国艺术评论家、《艺术宇宙》杂志主编蒂波乔塞,研讨会由刘霄主持。

英国伦敦苏富比艺术学院现当代亚洲艺术项目主管、策展人何凯特首先发言,她讲到自己被这些艺术家们的作品震撼到了,他们的作品表达了厚重、智慧、光,由外形和线条所形成的一种形式等等,这些艺术家增加了水墨画的丰富性,把这种媒介推向各种不同领域,也为人类思考历史、社会以及自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野。

她还讲到,当代水墨不应该被独立开来,不应该被工具化或者系统化,而是一种媒介,一种语言,一种通过新视角所产生出来的艺术,它就像所有新的当代艺术一样, 她认为在全球范围内我们应该迫切的,使用跨文化知识和哲学框架去诠释、解读这些作品,也可以通过策展对话的形式来与中国的艺术家进行研讨。

中国国家画院院委、美术理论家,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晓凌讲到,在中国水墨体系里面一直有着一种内生性的现代性冲动,推动中国艺术家一代一代不断探索,根据不同历史和时代要求,来确认自己变革的方位、方法以及语言形态。中国水墨艺术的变革有两条路线:在跨文化语境中间探索的中西融合路线;传统自我优化路线;此次展览六位艺术家就是在这两条路线上产生出来。在中国水墨艺术变革上,每个年代都不缺伟大的艺术家,他们六位是时代代表,体现了中国水墨变革基本逻辑。

张晓凌还谈到,他不同意何凯特将水墨艺术还原为纯物质材料之后才能进入当代艺术的观点,他表示所有材料中只有水墨很难还原为纯物质的,它本身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符号,完全可以进入中国当代艺术领域,同时,还讲到,六位艺术家的创作依托两个东西:中国近40年高速成长带来的当代性经验;中国五千年文明拥有的传统资源;张晓凌觉得这六位艺术家的创作还有很广阔的空间,水墨有一定普世性价值,但世界了解并不多,中国当代水墨重要历史使命之一就是从展览出发,辐射到世界各个角落,让全世界人民都喜欢水墨这种形式,这是六位艺术家的重要使命之一。

意大利著名学者、策展人弗朗切斯科·莫雷纳讲到,当他看到六位艺术家作品的时候,感到非常的欣喜和震惊。

他认为画画是一种唯一的语言能够将全世界的人民共同联系起来,在这样一种转变当中,弗朗切斯科·莫雷纳认为中国当代水墨画艺术家是中国水墨画的代表性的人物,而且他们也是非常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观点,而且这也可以在展览中得以体现,他们画作反映了他们对社会生活的体现,而这也是西方艺术家们在现在这个时代所不具备的。弗朗切斯科·莫雷纳认为西方的艺术家们也应该对此进行一个反思,他们在画作中所体现的对于社会现实所呈现出的好奇心以及对社会现实真实批判和反映也使得中国当代水墨画得以创新,使得六位艺术家重新再造出自己的风格。

意大利艺术研究院荣誉院士、中艺国际创始人、繁花中国电影节创办人张修中希望通过做中意文化交流,让世界,意大利观众更好的接触和了解中国艺术,未来能够多做一些交流,策划一些重要的项目展览。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春辰谈到, 中国的水墨,应该说这是一个世纪性的话题,当然它还没有成为世界性话题,看这个展览六位艺术家作品,能够看到他们艺术语言,很容易,能够被国际的观众所理解,虽然他们用中国的宣纸,笔墨,但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笔墨绘画。

中国水墨的当代化,或者在全球当代语境中中国水墨艺术包含着一种可能性,基于当下的经验体会,中国艺术家也跟全球艺术家有同时共进的学习交流,在这种语境下,中国艺术家不可能不学习全球艺术,艺术思想,艺术哲学,美学,后者也同样会对今天的水墨绘画或艺术创作产生影响,王春辰认为,如果单纯强调水墨只是具有中国传统哲学、美学,并不能完整概括今天很多艺术家,吸取当代全球文化哲学或艺术思想。

他还讲到,我们在讨论中国水墨的时候,经常会用一种来自中国文化中的理论,来解读中国今天的水墨创作,我们能不能换一个角度?采取各种方法,吸收各种语言,艺术批评语言去解读的时候,我们能不能也用当代的艺术理论重新去认识和建构一种能够契合当代水墨创作的批评术语?这才是理论与实践吻合的时代性需要。

法国艺术评论家、《艺术宇宙》杂志主编蒂波乔塞先生讲到,现在我们面对的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世界,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我们到底是谁?去哪里?接下来怎么做?当他看到辛丑这个命名的时候,想到一个艺术家说的话,大概意思是我们现在所发生的事件跟过去是存在紧密联系的。水墨画是中国传统艺术以及在亚洲具有巨大的文化影响,也是一种世界性的艺术,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人类历史上伟大艺术形式,也是一种巨大的文化认同,现在他所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在西方世界当中,每当我们说到画的时候都会想到油画,中国第一时间想到水墨画,在今天这样一种语言中,西方的语言就会用一种墨画来称中国水墨画,拉丁语和法语当中我们甚至要通过国家名字命名水墨画的形式,比如日本水墨画,韩国水墨画,越南水墨画,他认为它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当代水墨画多样性。

第二个难点是,在中国文化中以及西方文化中所共同发现的,在我们创作新的文化形式以及如何区分传统艺术创造方式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既保有传统一些知识经验和技巧,不会完全被过去文化所受影响,同时也不会让现代这些概念更难以去理解,更加抽象,他认为当代水墨画这样一个名字,它的命名完全正确,但是西方的语言确实也受到了一些限制,因为当代水墨画这个名字并不足以完全体现中国当代水墨画的一些本质,所以他认为我们的解决方法就是要通过艺术家本身来去下定义。

参展艺术家之一张江舟最后发言,他代表六位参展艺术家向各位专家表示感谢,他讲到,今天的研讨会对中国当代水墨问题做了探讨和梳理,无论是对六位参展艺术家还是对中国当代水墨的创作和研究都会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同时,这次的研讨还给了他很多信心:中国当代水墨在和世界各国交流中没有障碍。中国画是非常古老的艺术,作为水墨艺术家,我们身上背负着很重的包袱。从世界范围看,艺术家只要真诚地表达,真诚地面对内心,艺术语言则越具有共通性。

​张江舟认为材料和语言方式不会成为东西方交流和世界各国艺术交流的障碍,这六位艺术家过去虽然都有相对比较传统的学院教育背景,但今天的水墨艺术创作和传统中国画已经有很大区别了。

不可否认在中国从事中国画创作的艺术家非常多,似乎形成了一个闭环,沉浸在自己的一种自娱自乐中。但是今天参展的六位艺术家,没有被语言、材料束缚,其艺术创作更多的和当代人的生活环境、生存体验和精神体验相关,张江舟希望我们能通过自己的作品对当代社会问题和人的问题表态,同时也希望通过艺术创作建立自己的价值判断。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