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潘常欢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以少数民族工笔人物画成名,然而在1996年,他毅然来到建设中的深圳特区,以教书育人为业,他的艺术创作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本周六,浓缩了他近十年探索成果的展览“荷而不同”将在鹏宝轩艺术馆开幕。
潘常欢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工笔人物画展,被称为“仫佬族第一代画家”……成名时,潘常欢才三十出头。如果按原先设定的轨道走下去,他也许会成为中国工笔人物画坛的翘楚。潘常欢没有选择安躺其上,而是选择“逃离”。
“我深爱自己的民族。但我不愿意人们将‘少数民族’画家的头衔冠在我头上,仿佛在说有了政策的照顾才能成功。我的艺术固然得益于故乡的土壤,但每个艺术家的创作都是带有独立性的。”潘常欢告诉记者。而他离开故乡广西的另一个原因,是他在工笔人物画上遇到了瓶颈:工笔人物需要慢工出细活的细致,但要提升其思想性却不容易。“我希望能打破单一民族的界限,用画笔触碰中华大民族之魂,这促使我必须做出改变。”
来到深圳以后,潘常欢先是在报社做美编,后来当教师。他始终在寻求能体现自己生活体悟的题材。而他真正将目光转向荷花,是在2003年的广州艺博会。当时他带着工笔人物画去参展,获得了众多赞誉,但却没有人愿意出资收藏。反之,隔壁一位画荷花的,资质平平,作品却一销而空。“后来我总结,人们对少数民族题材缺乏足够的生活体认,所以这类人物画难以引起共鸣;而荷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鲜明的符号,因此大家容易接受。”
他的荷花,展现出一种梦境般的虚幻感,花朵清姿素容,如同伸手可触,然而伸手过去,却又瞬间被迷雾般的荷叶所隔离,“可远观不可亵玩”。有时候,他索性将花和叶都笼罩在氤氲当中,保持着神秘的距离,任你评说。”在深圳这个烦嚣都市,潘常欢十年深居简出耕耘着这片荷塘,其清苦自不必说,但其对于心灵的修炼,却让他收获了“敬——静——净”的境界。
无论是少数民族人物还是荷花,他也总能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在画工笔人物时,潘常欢着迷于的确良温润的色泽,不断探索终于驾驭了这种媒材;画荷花时候,他偶尔的皴擦让画面形成了青苔一样的质感,于是他多次实验以后终于将其变成自己的艺术语言……
(原载《深圳特区报》2014.3.20.)
作者:梁婷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