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稿 | “1994:日常·奇观” 产生了怎样的启示

文 | 裴刚

  当代艺术理论家、批评家高名潞教授提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历程中,最有价值的还是与时代发生的交流和对撞。这一时期出现的一批当代艺术作品都是当下发生的,活生生的可以直接触摸的状态。在1994年代,中国当代艺术出现了两个新现象:一个是出现了一批在家庭空间制作小型装置和录像的“公寓艺术”;另一个现象是都市化题材的艺术创作开始爆发。艺术家们创作现象,出现了不同于80年代的状态。祛除了玄学的陈述,而选取身边最日常之物,用行动反行动,用语言反语言,极多主义的重复性......并将继85美术运动黄永砯等人的“反观念的观念艺术”之后出现的又一个新的独特视角,称作“体认”的艺术认识论。

  艺术作为人类智慧的体现,认识论中包括非逻辑的方式理解世界,包括特殊的思维,感知、直觉等等。后观念极端的把艺术推向了权力话语,这样艺术就从认识论的智慧降维到怎样为现实服务的层面了。因此,高名潞认为西方后观念走向了极端,要寻求另一种认识论,如何平衡这个关系,艺术发展才能健康地走向未来。中国当代艺术的时间观不同于西方形而上学的“思辨时间”,也不是“地缘时间”,而是立足当下寻找自己所处的“古今中西”具体方位的“文化时间”。

  在今天艺术体制、市场的大背景下,艺术作品体量、尺度越来越大的占据展陈空间,制作工艺、材料越来越精良昂贵的时代。30年过去了,反观“1994”作为一个特殊的年份,重新观看艺术家们朴素、直接的思想表达和作品。在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的十字路口会对当下产生怎样的启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1ab6fd6edb54e21f833eb2776cc800d6.jpg

展览现场

  2024年11月2日,“1994:日常·奇观”展览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北京校区开幕。本次展览由当代艺术理论家、批评家高名潞策展,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主办,龙源海外冠名支持。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3月27日,面向公众开放。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5a35071384ad935e7d9875cb80899dfb.jpg

展览现场

  “1994:日常·奇观”展览聚焦于1994年这一中国当代艺术史中的重要节点,集中展示了蔡锦、秦玉芬、邱志杰、姜杰、李津、宋冬、苏新平、隋建国、汪建伟、王鲁炎、尹秀珍、展望、张羽、朱金石等十四位艺术家的作品和文献资料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1d81c4d007efcee3c17eb1ccb8b940ae.jpg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北京校区首席代表萧斌致辞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北京校区首席代表萧斌在开幕式现场致表示:“这是国内艺术界第一次围绕‘1994’这个年份的当代艺术创作举办的专题展。它竟然发生在中欧这样一所商学院,而1994刚好就是中欧建院之年。这并不是时间的巧合,而是当时的中国,从经济界到文化艺术界都在经历改革岁月。我们要感谢时间之手的神奇力量,牵引我们在30年后的今天殊途同归。”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80e64725eb9bdc13a0b13fa95417d224.jpg

策展人高名潞致辞

  策展人高名潞介绍了展览背后的构思,他表示,“在1994年,一种更关注身边的日常事物、生活环境以及社会现场的艺术现象在中国悄然出现。艺术家注重对事物的实证、行为过程和现场参与。我把它称作‘体认’的艺术认识论。它是继85美术运动黄永砯等人的‘反观念的观念艺术’之后出现的又一个新的独特视角。这种体认向着两个方向发展:

  一个是私人空间的创作和交流。我把它概括为公寓艺术,也就是“日常”。另一个是面向激变的都市化现场的艺术创作,也就是水泥乌托邦的奇观。日常和奇观都离不开艺术家的身体参与和实证性的现场感。这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一大特点。

  1994是一个全国范围的艺术现象,这次展览只是集中在北京的一些艺术家的部分作品,也只是一个侧面。希望将来有机会能够全面展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e51bb0ebd8a008b70a545e86406005bc.jpg

艺术家邱志杰致辞

  艺术家邱志杰与隋建国艺术家代表本次参展的艺术家在开幕式中发言。邱志杰表示:“30年过去,和中欧商学院一样,中国当代艺术在不断发展。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关注当代艺术家的工作,当代艺术家不是在‘乱搞’,而是在严肃地探索。我们已变成老先生,但有更年轻的人正像我们年轻时那样在奋斗。同时,我发现同辈艺术家们探索的脚步也从未停过。”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c8e0b023517e01c855cbab213b4d565d.jpg

艺术家隋建国致辞

  艺术家隋建国表示:“90年代初形成的浪潮,一下冲破过去的堤坝,每个艺术家按照自己的选择做艺术,如河水般随着地面流淌开来。30年之后回头看,有的艺术家已经流成了一条小河,它不再只是一个潮流,而是所有水系发出回响。感谢今天的展览,让我感慨丛生。”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422b443570d98a9d82825dc68b33051f.jpg

龙源海外创始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2015级校友国胜军致辞

  此次展览由中欧校友企业龙源海外冠名支持,龙源海外创始人、中欧校友国胜军在致辞中表示:“龙源海外已经陪伴凹凸空间走过了第四年,1994年,人们开始追求对自我的表达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与企业的追求不谋而合。”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c2856917578c0e3880cda00814390794.jpg

嘉宾合影

  2019年,中欧北京校区在商学院界创新性地推出首个校园艺术空间——凹凸空间,先后举办“张光宇的大美术”、“吴大羽蜡彩艺术展”、“宗其香:光彩映京华”等一系列展览,为企业家群体提供了一个探索人文艺术的窗口和文化交流的平台。

展览现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f338fd2e3f2fc352a98ad92a4f33c500.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1/397590d1a7cc95d7ed3c2b932648d822.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9e9f1fa6d67d2800140dd274bfc8622d.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b890e136d5679a8d954e5da63db52d3e.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99b4cc339b3809198f2e31de4b926ca6.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7380e294e8d821b6720e077c48c75381.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4989443be2e9cff65ca7ca3a183f7ad8.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e7721aee9bf4af066f07528a5598b3f3.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fe94ebfd1e2863d34db69423e1cb3959.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e368fbfef15b038f561eb64c81a4c297.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5c7804e6b697406112a54bb9408aad23.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968a0c4198f6aae5c5dc59bc7a110e7c.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24a39f6714451aa0ecd2f3a1e543998e.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4ff28810f862037cbe8ec8f3391394c5.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c61de637daa343771801e2df0513ef91.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bafa842479d9110beb1551943e0728ab.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bdd7622632e2fc4dcca7d3f5ef629386.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16b124b97be8e22c80f8b215ba0dec37.jpg

  艺术家与作品

  蔡锦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02ed9a044e8c5c7dbbab28b35e04d2e0.jpg

《美人蕉48》 200cmx190cm 1994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450f00f84d726895195d0a754419d1a9.jpg

《美人蕉58》 190cmX150cm 1995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9a6f7be7054921df3d086a2e7365bfe5.jpg

《美人蕉118》.208cmx180cm. 席梦思床垫1997

  艺术家简介:蔡锦1965出⽣于安徽屯溪,现⼯作⽣活于北京。

  作品阐释:《美人蕉48》创作于1994年,参加的展览有巫鸿1999年策展的“TRANSIENCE” 芝加哥大学艺术博物馆和俄勒冈大学艺术博物馆 。

  《美人蕉58》创作于1995年 ,第一件在席梦思床垫上的创作,参加的展览有廖雯1995年策展的“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女性方式 ”北京艺术博物馆 。

  《美人蕉118》1997年创作于纽约,参加的展览有“AGAINST THE TIDE” Bronx 艺术博物馆 纽约。

  姜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5836f00a115a701dd66e438c5249a166.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237377fb7f65d3dd0c4a70fbb251f330.jpg

姜杰《易碎的制品》50个×80cm 蜡、塑料薄膜1994

  艺术家简介:姜杰 1991 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 中央美院雕塑系教授

  作品阐释:《易碎的制品》是我在95年个展中的一组作品,在这组作品中,我将制作好的三个不同姿态的婴儿,用蜡复制,共翻制50个。我将它们同时放入一张吊起的塑料薄膜中,易碎的婴儿制品在无序的状态中相互挤压,碰撞,我意在提示生命的残酷性。雕塑是立体的艺术,传统上人们习惯于从不同的角度观看一件作品。在这组作品中,我运用了雕塑的特殊性,将同一物体的不同角度同时展现。以期达到互为复制的效果。这样,观念也就从传统的观看行变为被迫接受。

  李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eb89d4fcde831314cd5ee917556839ff.jpg

格格 47×42.5cm  纸本设色 1994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41f21a3004049d99b444f2f8e868dc43.jpg

花旦 230×53cm 纸本设色 1995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3b04cf220be4abd5e37285ea378549c3.jpg

丽人图178×52.5cm 纸本设色 1998

  艺术家简介:李津,1958年生于天津,1983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华侨大学客座教授,曾任天津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天津。2013年被AAC艺术中国评为年度水墨艺术家。2014年被权威艺术杂志《艺术财经》艺术权力榜评为年度艺术家。2024年在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举办个展“有情皆乐”。作品被大都会博物馆、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西雅图美术馆、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新南威尔士州立美术馆,中国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作品阐释:策展人、批评家廖文在《读李津作品》的评论:李津的作品,无论是水墨写意、工笔重彩还是铜版画,都透出一种诡意的空灵洒脱和幽默的智性调侃。他常藉淋漓奇妙的笔墨将个人性情的超脱、淡泊与生活中的感叹,自我写照式的描述出来。绘画对於李津而言,是一种纯个人化的心灵状态的表白方式。

  李津具有良好的绘画感觉,对中国古代大师贯休、陈老莲、任伯年、魏晋唐宋壁画、民间绘画以及一些西方大师如毕加索、马蒂斯、莫迪里阿尼等都曾心追手摹,这种广览博采造就了他敏锐的艺术感觉力和笔墨造型能力,并形成了他极具个性的绘画风格。

  李津最早的《西藏组画》曾引起人们的注意。其自由率意的草草逸笔,生动地勾画出了那些茫然直立於空阔画面中的人与动物,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原始而神秘的情致。其後的《鱼》系列以人鱼相证的“知鱼之乐”,与“肥美可食”,那种人喜食鱼式的自我解嘲巧妙并置,寓幽默调侃於轻松洒脱的笔墨游戏之中。《光环》组画是一套工笔重彩作品,画面中浓重的绯红渲染出奇谲诡秘的超现实主义情调:山川被云所绕,从中映现出的光环中有漠然相对状的画家与妻子、做媚笑的红色三头人、呈古典妆式挑逗状的东方女性、年老的僧人、受难的基督,以及争食的小鷄、连体的羊、鱼、青蛙、狗和怪等。这种荒诞的梦幻色彩展示了一个真实而复离的心理幻象。

  李津近期的水墨画多以自我写照式的手法,将人世俗生活中的日常杂感与佛教超脱玄远的旨趣,以洒脱的笔墨展示出来,其中不乏智性与超脱的意趣。

  秦玉芬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a0cffaa5d163724fd7ab7b60f498452e.jpg

《风荷》一万把蒲扇 行为装置 1994 颐和园昆明湖 北京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528c96fe659c0cda1fc0a9a8d140b631.jpg

风荷—局部2a 2 Kopie

  作者简介:秦玉芬属于二十世纪末的精英一代,是全球文化的开拓者之- , 她的艺术超越了自己的文化身份, 并使其在远离家乡后更为鲜明;秦玉芬不是要将本国传统从民间移植到异国,而是将它们在不同文化中的体验交织在一起子以美感。 秦玉芬的敏锐感知深得东方哲学的精髓她对艺术的领悟发自隐蔽思想之源的柔和色调,这暗示着艺术几个世纪以来-享有的在人类精神上的地位。是与此同时, 她的艺术又是完全真实地存在,需用整个身体来感知的。它们拓展了我们的感知领域视觉、听觉、触觉--但是 却并不压倒我们, 并环宣称拥有任何权威:它们仅仅像-首轻轻吟诵的俳句 ,带领我们接近生命的真谛。

  邱志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57bba8cf4a23e3ffadeb08131811f4db.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2aaa29236979f839c4612720e4616b8b.jpg

邱志杰 纹身 摄影,1994

  艺术家简介:1969年生于福建省漳州市,199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任天津美术学院院长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创作涉及书法、水墨绘画、摄影、录像、装置、剧场、科技艺术等多种方式。

  作品阐释:纹身系列讨论了一个形象和它的背景之间成问题的关系。这二者之间保持恰如其分的关系是传统肖像画游戏的前提之一。现在由于它们共享某种特征---被同一种物质所嵌入,或者妄图成为同一个汉字,它们之间应有的距离消失了,主体的体积感消失了,这个人的重量消失了,肉体的气味消失了,只剩下平面,谁都可以在上头无穷无尽地书写,图抹。这个人无力拒绝,因为它只不过是图像而已。

  宋冬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b643d7f7692214068a000ae2b06fd153.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1/11b11f49b6275b66ae56cd1f0800234f.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1/423a4b613ba72f1a786884e5502644f9.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1/3297a172af365dae07f3f2899e5623ba.png

宋冬 影像作品现场

  艺术家简介:宋冬1966年生于北京。1989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现生活和工作于北京。作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宋冬开放性的创作过程及贯穿其中的东方式哲思使其作品呈现出了举重若轻的独特个人风格,并为其赢得了国际艺术界的广泛关注与赞誉。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宋冬以大量事件性艺术活动积极参与到中国当代艺术进程中。他的艺术形式横跨行为、录像、装置、摄影、观念绘画和戏剧等多媒介,并参与策划当代艺术的展览和活动。他擅长用民间及日常中人们自身最熟悉的环境和文化,在整个全球化的发展当中创造出一种具有包容性的对话模式,将深刻的思辨性和通俗化的感性体验和谐的统一于一身。他的作品用东方智慧探讨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对人类行为短暂性的观念进行了探索,用“无界”的理念进行创作和生活。

  苏新平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fde08a7def61ba59c459e966ef5dec61.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1/17d20357ef419765c169d5cecacee334.png

白马 211×52.5×104cm 光敏树脂 2024

  艺术家简介:1960年 生于内蒙古集宁市,1977年入部队服兵役,1983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毕业后在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任教。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获得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14年至2022年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品阐释:在这件作品中,艺术家从个人生存的实在经验出发,展开了对天、地、人三重维度的探究。一匹白马在明暗交错的光影之下层叠挺立,让观者将想象从作品链接到艺术家记忆的草原深处。草原是艺术家精神自由的归途,“凝固”的白马又指涉现代都市的物象,两者相互冲突矛盾又并立共存。围绕人与世界的关系,白马的意象在此交叠,或是现实、想象与梦境,抑或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生动而立体地展现了现实生活与艺术家精神世界的内在冲突。从写实的表象跃向对超现实的想象,再回到精神性诉求表达与现实复归,艺术家跨越媒介与形式,在一次次的自我审视中不断深化着对自然的探索、对社会的反思、对人性的内省,也映射着艺术家对生命、时间和存在的哲学思考。

  隋建国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42ed3813fe35d0ad6915541df450cbd7.jpg

《沉积的记忆》鸟笼与岩石,1994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09fb8760385e38e8399f04acfb144c46.jpg

1994·记忆空间 雕塑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cc806a4382e7e6a3896ad4123ea4e347.jpg

Memory Space,sleepers with iron nails,H240cm,1994

  艺术家简介著名雕塑艺术家,1956出生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现生活和工作在北京。隋建国在艺术探索中对创作观念、作品形式、媒介选择、处理方法、时空经验等多个方面都有独特的理解和认识。他的雕塑将观念与形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作品多以大的尺度感给人以感官上的冲击力且具有明显的知识分子气质,流露出严肃的社会批判立场和人文道德指向。此外他的创作还涉及影像、公共艺术等领域。

  作品阐释:隋建国的早期作品大多色调深沉、质地粗粝、体量巨大,给人以沉重之感,仿佛艺术家试图以此来回应历史的沉重,并将自己的内心状态注入雕塑形式中,成就了一种独特而真实的艺术身份。

  《雕塑1994·记忆空间》展出的作品,或用铁网箍石头,或以钢板封成铁柜,那种难言的自我封闭的沉重感,是直接通过二种强硬材质的对抗来表达的。而一堵近乎装置的枕木墙,改变了含有丰富生活经历的现成品——旧枕木。仿佛生活阅历本身就成为一堵阻隔的墙。隋建国的同时期作品《失重》(1988-89)和《卫生肖像》(1989),赋予材料以强烈的情感表达,通过抽象的人体形态和夸张扭曲的姿势,将内心的激烈冲突寄寓其中。这种带有表现主义色彩的情感喷涌,到1989年7月艺术家毕业后,已经转换为沉淀和内省,以及更富诗意的表现形式。《沉积的记忆》(1992)将一块沉重的石头困于精致的竹鸟笼中,透露出一种闭锁和压抑之下的悲凉。

  汪建伟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1/8d9c8ff7215d2139aea6f3300deae499.png

汪建伟 《种植—循环》1994 照⽚,收藏级数字微喷,29 x 44 cm 共16张

  艺术家简介汪建伟 1958 年出生于中国四川,中国当代艺术先锋人物。自 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汪建伟一直在探索知识综合与跨学科对当代艺术的影响,研究涉猎哲学、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等。他尝试使用不同学科的方法去创造新的艺术语言,其作品跨越电影、戏剧、多媒体、装置、绘画和文本等领域。其纪录片作品《生产》参加 1997 年“第 10 届德国卡塞尔文献展”;2000 年编剧并导演戏剧《屏风》参加比利时布鲁塞尔艺术节和英国布莱顿艺术节;2002 年应邀参加“第 25 届巴西圣保罗双年展”;2003 年参加“第 50 届威尼斯双年展”;2010 年多媒体戏剧《欢迎来到真实的沙漠》在北京、苏黎世、日内瓦及巴塞尔巡回演出。其跨媒介代表作品还包括 2011 年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展览《黄灯》,及 2014 年在美国古根海姆博物馆举办的个展《时间寺》。2008 年获美国当代艺术基金会“2008 年度艺术家”奖(FCA)。汪建伟的作品在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伦敦海沃德美术馆、伦敦当代艺术中心(ICA) 等多个艺术机构展出。

  作品阐释: 1993年10月至1994年5月,汪建伟与四川省温江县涌泉乡的农民签订种植一亩由农科院培育 出的新品种小麦川育12 #的合同,并共同观察与记录种植动态综合系统。

  汪建伟回到自己曾经插队的地方,与当地农民签了一一个协议 :农民拿出一亩地作试验田,由他提供新品种的种子,农民负责播种,口险与收益由双方共同承担。结果试验田亩产800斤,比当地最高邮“还多了100斤。汪建伟和农民-道把收成分成4份 ,交公粮、留种、农民的口粮、自己的收成。整个种植过程他用傻瓜相机记录下来,探讨以他的“艺术家身份” 进入其他领域时所可能产生的新的关系。汪建伟视其为一个“科学实验室”, 他尝试在物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功能之间建立一种去主体化的关联 ,意在将主体从艺术家的身份中摆脱出来,而移至中立的物本身。在此,艺术家作为主体本身成为他怀疑的对象。而这一怀疑,除了取决于他对于历史和现实的体认外,也源自他对于知识本身的一种理解和态度。 物理学家玻尔(Niels Boh)的“波粒二象互补”理论中的一个观点“两种对立图像之间的互补性”启发了他关于知识或艺术本身的思考和认识。他突然意识到,其实知识内部就包含了对于知识本身的怀疑和抵制,所以,知识不是艺术的注解或观念,其所有的艺术实践既没有知识的界限,也不存在媒介的边界。更重要在于, 这里不容许一种知识可以独裁,可以绑架或劫持其它知识或非知识,也不存在任何系统可以作为另一个系统的支撑。

  ——侯瀚如

  王鲁炎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d96fdc26d772443802a5f1983e32d580.jpg

《W自行车》

  艺术家简介:王鲁炎是中国现当代艺术发展史中的重要参与者之一,他曾经先后参加过1979年在中国美术馆外小公园栅栏上举办的《星星画展》和1989年在中国美术馆内举办的《中国现代艺术大展》。王鲁炎于1988年与顾德新合作创作了《触觉艺术》,1988-1995年与顾德新、陈少平组成《新刻度小组》,于1991年参加在日本福冈举办的《中国前卫艺术家展(非常口)》,1993年参加英国牛津现代美术馆举办的《沉默的力量》,1995年与德国零小组艺术家约克尔(Guenther Uecker)合作在德国新柏林艺术协会(NBK)举办《约克尔与“新刻度小组”的对话》展,1996年参加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美术馆举办的《第二届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1998年参加在美国纽约亚洲协会P.S.1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开放的本体》展,2002年参加在中国广东美术馆举办的《重新解读: 中国实验艺术十年(1990–2000)》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2007年在中国深圳OCAT当代艺术中心举办个人展览《被锯的锯?》,2010年在韩国首尔整体美术馆举办个人展览《王鲁炎》,2013年在中国北京芳草地展览馆举办个人展览《王鲁炎:图 * 寓言》,2014年在法国圣埃蒂安现当代美术馆举办个人展览《王鲁炎》,2015年在中国国家体育馆北京鸟巢艺术中心举办个人展览《行》,同年他的大型装置作品《网》在摩纳哥海洋博物馆展出,他的大型装置作品《被向下的向上体》于2015年在俄罗斯莫斯科叶卡列尼娜基金会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巡回展出,等等。

  作品阐释:《W自行车》向前骑时向后走的悖反功能,是面向目标背道而行的专用交通工具。

  尹秀珍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ebd9f71f766ac08ea03cf9ce3783cd87.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49ba471a37cce5b21dce22a5351160a9.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22a5a0fbf1f6dfe1156f800f6d9818da.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a22f2d72f9ec1ca591f30236e96a9446.jpg

尹秀珍《关系》门 石膏 棉线 1994

  艺术家简介:尹秀珍是中国当代重要的女性艺术家。1963年生于北京。1989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并任教于中央工艺美院附中。1999年辞职。现居住和生活在北京。1994年开始运用装置、摄影等手段进行艺术创作,并活跃在国内和国际当代艺坛。其作品在十几个国家展出过。

  展望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cec9994488c7176bc528bb90f5453459.jpg

清洗废墟计划 刷子,抹布,洗涤灵,各色油漆,外墙涂料等 129x60cm图片尺寸1994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bafa842479d9110beb1551943e0728ab.jpg

捕鸟器 铁丝网罩、一只鸟和基本关于鸟类的书 尺寸可变 1995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9e9f1fa6d67d2800140dd274bfc8622d.jpg

打开 不锈钢 500x250x160 1995-2016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1/678958df2f044c8e8a8324f9bd1d4951.png

前:中山装躯壳 铸铜 82×73×39  1994

  艺术家简介:1962年12月生于北京,198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曾任雕塑创作教授,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他在90年代末依托中国当代社会语境提出“观念性雕塑创作”并强调“观念即物质”。聚焦于艺术家的思维也就是“想法”,让他在雕塑创作的同时涉足装置,影像等跨领域的实验。“他的艺术具有以简单材料形态营造复杂问题的特质——黄专语”。

  自90年代开始的代表性项目有《葬——中山装》1994-2003(未完成)、《94'清洗废墟计划》1994、《假山石改造系列》1995--(持续中)、《公海浮石》2000、《镶长城》2001、《ATM搜神机》2008、《素园造石机——一小时等于一亿年》2010,《有限/无限》2021(持续中)等,以及新创作的《粒子》系列和平面实验作品《不碰涂》系列。

  展望在个人艺术生涯中,共举办过国内外个展及个人项目二十几次,曾多次参加威尼斯、上海、新加坡、广州、夏威夷等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和三年展。其作品曾作为第一件中国当代雕塑品被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以及伦敦大英博物馆等多个博物馆收藏,2000年曾被日本《美术手册》评为国际当代艺术最受关注的100人。

  作品阐释:《94清洗废墟计划》1994 年伊始,由于香港富商李嘉诚的投资,北京开始拆除王府井中心区的繁华街道,记得有花园假山石被遗弃在废墟中。11 月 12 日那天,在拆毁一处民国旧宅的空当,艺术家创作了这个名为《94 清洗废墟计划》的作品,第一次实验了以艺术的方式介入社会。当天下午此地就被夷为平地,后来开发商在原址兴建了东方广场君悦大酒店和写字楼。有意思的是,这里后来做过一次雕塑展并收藏了艺术家随后创作的不锈钢作品《假山石》。

  《捕鸟器 铁丝网罩、一只鸟和基本关于鸟类的书 》在大院里的孩子们喜欢用铁盆捕鸟,最适合的角度就是 45 度,原本是放小米的地方置换为研究鸟的书,拉线的人置换为一只活鸟,暗示了学问的悖论 :当你取书的时候会惊动鸟飞走,而网住的则是想研究它的人。此作品是为了参加艺术家耿建翌发起的展览项目“以 45 度作为理由”而做的。

《打开》把不锈钢假山石进行分解,剖开后的不锈钢石头暴露出内在的现实,与华丽外表完全相反的粗粝痕迹。

  制作《中山装》的方法是:先做超常动作的泥塑人体,然后贴上麻布,处理成一定硬度后切割下来再合成空壳的人体,最后再穿上衣服固定。由于泥塑人体的超常动态和衣纹的细节,使躯壳看起来既真实又虚幻。

  2002 年,借广东当代艺术三年展的最后一天,将 1994 年创作的《中山装躯壳》系列葬在广东美术馆的地下,作为标记的石碑上刻有此事件的碑文铭记。布制衣壳埋在地下会慢慢腐烂,再次出土则成为文物。在与美术馆签订的协议中,作品产权仍归艺术家所有,以备随后的挖掘和再创作。

  张羽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39e74ccc32f152753039cda41141fb51.jpg

《炁19940117》宣纸、水墨、洗发水 1994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6ae35637b2549fe2198fe301b770b017.jpg

《炁19940123》宣纸、水墨、洗发水 1994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63fb9bfcc94ae114e764f94d81006141.jpg

《炁19940217》宣纸、水墨、洗发水 1994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fe9185292c3797f17f74c9be8f9a6a89.jpg

《炁19940714》 宣纸、水墨、洗发水 1994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a08ba69a8c200eadb7d49e16ef9baf6b.jpg

炁1993512宣纸、水墨、洗发水 1993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fe9185292c3797f17f74c9be8f9a6a89.jpg

炁19940225宣纸、水墨、洗发水 1994

  艺术家简介:张羽(字郁人 / 号石雨) 当代艺术家、独立策展人、艺术批评、资深编辑。生于中国天津市。毕业于天津工艺美术学院。现生活、工作于北京。不仅是中国实验水墨的创办者和推动者,更是中国实验水墨最为重要的艺术家。曾创作了在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的《灵光》《指印》《点苔》《入泥的肉身》《上墨》《上茶》《上水》《上墨:以水墨实施的一次清洗行动》《熏蒸》等系列作品。涉及绘画、雕塑、装置、行为、实验电影等领域。成为中国当代艺术中从水墨出发的领军人物;被视为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标志性人物。

  作品阐释:事实上,1994年对我来讲成就了我三个系列作品,《指印抄书》《炁》《灵光》。分别以一种别于传统水墨画与西方的抽象艺术形式诞生了;尤其是对“指印”几年的实验使我具有跨越性地认识到《指印抄书》这一带有观念性表达的意义,它是三个系列走的最远的。

  《炁》作品的关键是承上启下,其奠定了《灵光》系列作品对实验水墨日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灵光”的残园、破方图式,拒绝了传统的应物象形,甚至意象;也避开了西方的再现、具象和抽象,这一立场在于与它们的关系是一种间性,呈现一种非具象的图式表达。不是应物象形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不是具象、不是抽象,也不在于表现,以一种排除法将“灵光”视为悬浮在浩瀚宇宙中非具象的图式墨块运动在水墨气象中。

  我是从传统文人画这条线索过来的,我认为传统水墨画本身有着极其规范的法则,这与现代、当代毫无关系。所以,我采取的方法从技术语言讲是与已有的法则断裂的。

  从语言上讲,是弃笔重墨,舍弃曾经的笔墨法则,扬水墨雄厚的、混沌的、无边无极的气象,希望为水墨开辟一条新路。

  其实,我是以《灵光》实验作为推动“实验水墨”的一种阐释话语。

  《炁》起源于90年代初完整于1994年,其奠定了我对水墨性广泛的实验及深入的认知——即一种生命之气,尤其打开了传统水墨从来没有意识的那种混沌的、自然的、流动的、不确定的、偶然性的水墨性,那么不可控的一种气域,而又必须加以控制的表达关系。

  朱金石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5cdfebb748164d36ed45e8406575b137.jpg

《病房》床 注射器 箱子 水泥池 乌龟 尺寸可变 1994 北京甘家口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465959d65a7ecce9d778179e71eea443.jpg

《公寓塔》防火宣纸、钢架、细竹、棉线1.75mx10.5m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d3e7afb89cc9b267c75b8ec7da4ade7a.jpg

《山水案》炊竹 面粉 桌子 尺寸可变 1995 北京甘家口

  艺术家简介:朱金石,男, 1954年生于北京。1973至1977年师从李宗津教授, 是中国抽象艺术和装置艺术最早的实践者。80年代初开始抽象绘画创作。1986年移居柏林后又转入行为、字装置等艺术实验, 1994年之后往返柏林北京之间,现工作和生活于中国北京。曾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让他蜚声国际的,是他在装置中对宣纸等材料令人惊异的使用。回顾过去四十余年的艺术实践,他的创作从抽象绘画开始,装置艺术脱离绘画而独立,赋予绘画新的形态。只有把两者联系起来观看, 才能直观触及到他作品中令人震撼的美学价值。石的创作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和延展性,这种特质依旧持续地存在于他当下的创作之中。他的创作不受限于艺术媒介,不局限于时代,超越地理和东方身份认同的差异,转以宏观的视角,在当代全球化背景下,勾画出个人的艺术演进史。

  策展人简介

  高名潞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1/d8c074925bbd8334f522a2ea1d616227.jpg

  美国匹兹堡大学艺术史荣休教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当代艺术理论家、批评家,策划人。

  命名、开拓和推动了85美术运动。策划了一系列重要的当代艺术展览,包括“中国现代艺术展”(1989),“Inside Out”(1998),“墙”(2005),“极多主义”(2003)和“意派”(2009)等。并发表了很多重要的批评和艺术史著作,包括第一本中国当代艺术史书《中国当代艺术史1985-1986》(合著,1988年完稿1991出版),Inside Out: Chinese New Art(英文1998), The Wall《墙: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与边界》(中英文2005)和Total Modernity and the Avant-Garde in 20thCentury Chinese Art (英文2011)等。近些年来,也致力研究梳理现当代艺术史和批评理论,发表了《中国极多主义》、《意派论》、《中国当代艺术史》和《西方艺术史观念》等理论著作,尝试把当代和传统融合,探索新的理论批评视角。

  结语

  如何探索中国当代艺术在独特历史处境下的艺术方法论?从艺术家的创作状态来看,并不缺乏推动艺术和社会自我革新的能量,独到的视角和多维性的艺术表达探索,敏锐地反映社会文化的变迁,并始终立足当下朝向未来。在多元文化的挤压下独特性需求崛起,地域性和文化身份的自我确立变得重要起来。

  全球化导致的“趋同”是浅薄的,但全球化导致的“逐异”却是深刻的。亨廷顿认为非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国家,并不意味着他的西方化。在非西方社会现代化早期,是西化促进现代化;在现代化后期,则是现代化推动“去西化”,走出东西方二元对立的社会批判。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文化也不可能完全西方化,既要现代化,同时也在矛盾、排斥中纠结融合。全球化不仅为世界带来了普遍的现代性格,非西方国家也激发了重新发现自身的特殊性、地方性与差异性,突显了个体的传统,已经是反全球化的普遍思潮。

  》》》相关链接:观察 | “得义无形" 中国当代艺术方法论索探


作者:裴刚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作者

    作者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 手机用户3567633

      展览在哪买票呀?地点在哪?
      02月前 0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