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快讯】孙小康的“图画” 从几何结构而来的图像与绘画

2016-09-25 02:24

  (雅昌艺术网讯)2016年9月24日,798艺术节开幕当天,Tong Gallery+Projects推出新展“孙小康:图画”,这是青年艺术家孙小康自法国巴黎学习多年回国后的首次个展,展览展出了孙小康自2012年至今的创作十余幅。

  出生于1987年的孙小康自2008年开始就开始出国学习艺术,2015年硕士毕业于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半年前回到北京,专心创作。

艺术家孙小康正在为观众介绍作品

  孙小康的绘画多以平涂色彩、几何构图的形式出现,他喜欢用灰色、绿色等颜色,将所有物体都简化成最为平面的呈现,在接受雅昌艺术网采访时他说,他想通过绘画尽可能的去避免激发个人情感的表达,但是作品中也都会有一个随意表达的区域,当然这也并非是艺术家去企图激发观者的情感,而是随机性的表达而已。“我希望表达情感以外的东西,可能这种表达更认知、更理性。”孙小康说。

  他告诉雅昌艺术网记者,他的绘画最开始都来自于一幅简单的几何草稿,例如一个长方形的结构中会有圆、对角线,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然后通过这个稳定的结构生发出来看似具有场景意味的画面,但是他又将画面中所要表达的物体简化成一个平面,例如沙发、公交车、摩天轮等,所有物体都以明显的线条和平涂的色彩来呈现,在不太明显的转折面上,他则用虚线得以表示,他说这是起到一个“说明书”的作用。

孙小康《2016-N17-SC6》 布面丙烯 2016年

孙小康《2012-DEC-1》 布面油画 2012年

孙小康《2012-DEC-2》 布面油画 2012年

  本次展览的特邀撰稿人贺婧将孙小康的个展主题取名为图画是因为:“眼前的绘画其实还有它另外两重生命,一个是在它成为一张绘画之前的那张图像,另一个则是在绘画之后它有可能成为的那张图像。”

  就如孙小康说的,贺婧在批评文章中也这样认为:观众会在眼前的绘画中看到这一结构被清晰地显现出来——它又成为了一张“图”,而不复再是“那幅画”。当然,这是最理想的情况。在孙小康这些年的绘画尝试中,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能顺利地走完这一由“图”到“画”、再到“图”的三步。艺术家孜孜以求地即是这第三步,但却并不容易达到,正如去研究该如何精准地转述一个听来的故事,不仅复制情节,亦能转达神韵。这个过程不是一个搬运的过程,而更多地是一种抽象的投射。想象一张从蕴含着“公式”般结构的图像开始的绘画,其上覆盖了演算的痕迹和过程中的情绪,而最终它须蜕变为显现着起始图像之基因光彩的另一张图像。

孙小康《2016-N14-SC7》 布面丙烯 2016年

孙小康《2016-N7》 布面丙烯 2016年

  贺婧认为,孙小康的绘画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采集的流动系统,注入其中的经验既是构成“真实”的材质,也是这些材质能够被转化为“真实”的路径。这本身就是一个异常神秘的经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很难知晓孙小康究竟是个天真的观察者还是个世故的分析员。正如在那些仰望星空的人中间,既有思考法则的哲学家,也有被自然法则所折服的神秘主义着。

孙小康《2016-N13-SA3》 布面丙烯 2016年

孙小康《2016-N14》 布面丙烯 2016年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刘倩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 高正贤

      这种是较难画的一种理想创作了吧!
      01年前 1
    • 高正贤

      构成画作品 第一眼看无聊 无内容 简单 但你去仔细分析她 你会惊讶的发现画里面是一直在计算 每根线每个面颜色的搭配都是作者思考的结果 她和画作 从自然界或者图片中搬运 有着更理想的思考在里面 非常有趣且简洁大方 耐人寻味
      01年前 1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