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年,我用几块石头摆了一台很老式的电脑,看着这“台”电脑,心中似有一种不安,仿佛它正在向我发出反问,这引发我从另外的角度去审视那些不断涌入我们生活中的智能工具。相信大多数人和我一样,早已经习惯于默认这些每天都在频繁使用的“东西”对我们是无恶意的,至少从使用的角度来说,除了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看不到明显的负面作用。但仔细想想,我们对隐藏在它们的使用功能背后的更深层的秘密和暂时还处在可能性之中的尚未全部浮出水面那些部分其实是十分陌生的,并且,这种陌生在随着时间而增长。可能当下的人们对智能手机的了解,已经不比旧石器时代的祖先们对投掷出去的石头了解的更多了。
刘彦作品:模仿1,2015
尺寸不定,装置:天然石头
刘彦作品:后石器3,2017
尺寸不定,数码版画
我们越来越依赖的智能化网络生活,是由看不见的,十分庞大而又复杂的后台运作所“编辑”出来的,与之前的工业时代或更早的农业时代中我们所形成的经验十分不同,我们不应把它们简单地视为凭借技术对自然经验的扩展和延伸。试想,如果穿行往来于各个基站,通信卫星和移动终端之间的数据载波的能量,能像星光那样被我们的眼睛所见,它们一定比星空更亮。但这些“星光”与真正的星空是根本不同的另一种存在。这不仅仅是因为它们和那些海上的船只一样,“因利而来,为利而往”,更根本的区别在于:虚拟现实并不为我们提供关于真实世界的经验,而是通过算法编辑,并镶嵌了大量内容之后,生成的一种“景观”,来自真实世界的素材仅仅占据内容的一小部分并且脱离了原来的次序和关联。这是一个全体参与的泛表象化的和被表象化的超级游戏的剧场,一种二次元的无深度的“存在”,在这里,效果和显示都被扭曲了,用以服务于因其它目的所要求的权重,并希望我们接受另外一种被给予的“现实”。我们的生命,被用去了越来越多的时间,生活在一个抽掉了历史性和真实性的“智能化数字显示装置”中。
刘彦作品:深潜,2016
尺寸不定,数码版画
刘彦作品:无题,2017
尺寸不定,数码作品
笼子中的鸡即使比牛顿更聪明,也不可能凭借在笼子中获取的“经验”去发现自然定律,因为那不是真正的经验,不具备可追溯到某个真实世界的有效性。如果我们把虚拟现实作为一个真实的世界去生活,我们将和笼子中的鸡陷入相似的认识论困境,那会是怎样的结果呢?
今天,在我们赖以生存的这颗唯一的星球上,智能网络如同一个新的“物种”,它正在以指数率加速地蔓延和进化,它在监控我们,放牧我们,模仿并替代我们的行为包括我们的思维方式,将我们驯化为无法摆脱它们而存在的,算力比它弱小得多的某种对象。从智能网络的视角反视我们人类,这些挂在终端上的男男女女并非他们自己认为的那样,具有主体性位格和主体优先性。我们在物联网中的“在”与其它东西没有本质的差别,“主体性”只是我们人类的一种形而上的句法幻像。在被数据和算法所统摄的世界中,人本主义和人类中心论必然会变得语义模糊,最终,在由算法建构的数字现实中将失去任何意义。
刘彦作品:我是你的心,2016
尺寸不定,数码版画
智能机器人会不会像我们一样拥有灵魂和自我意识呢?这类提问与古代人所讨论的神灵究竟是住在一颗大树中还是藏在一个山洞里本质上同属一类问题。图灵测试要么只是一个象征,立足在意义模糊的认识论深渊上,要么就必须是双向的相互测试,在此过程中,人类将要向人工智能作出更实质的让步。当人们像崇拜“金牛犊”一样全体低着头,玩弄着手上的智能设备时,整个星球其实已经成了一个面向数字化未来的培训基地,它覆盖了各个年龄段的几乎所有的人,让他们自愿放弃真实世界,顺从地接受虚拟现实的诱导和智能管理的规训。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无法有效地阻止逐渐周延了我们生态的全部时空及每个微小细节的智能网络对个人最基本的主体权力的僭越,除非人类能及时终止今天正在加速建造的把每个人的行为都捆绑在其中的物联网智能管理系统,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这样选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更为可能的是,为了方便我们不断地允许人工智能对我们生活的接管和浸入,甚至最终将允许它们对我们生命的生物学基础——基因进行编辑和改造。
刘彦作品:那苹果,2017
尺寸不定,数码作品
刘彦作品:纸妖,2016
尺寸不定,数码作品
当我们用灵巧的双手使用这些智能产品时,是否应该质疑:那些在背后支持并推动我们的生活渐渐趋于单一性的力量,那些使我们的自由意志沦为数据空间中的抽象投影的算法和程序,与我们人类长久以来形成的对生命价值的理解是否是相违背的?而为了方便和乐趣我们将自己交付给那样的未来难道不是相当反智的选择吗?
刘彦作品:牧神午后,2017
尺寸不定,数码作品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在圆明园,用当时的有线电话做了一些现成品装置,当年那些老式电话机只有打电话一种功能。二十五年后的今天,我的智能手机放在桌子上,在我不用它的时候,它仍会悄悄地发热,它一直在做着什么,许许多多的后台软件仍在操控和使用它,为它推送各种信息,并且不断地读取和分析甚至修改我在使用它时留下的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积累、迭代、优化,智能网络正以远远超出我们能够想象的速度不断地进化和升级。个体的人在这个星球规模的巨系统中,就如同那些被大海淘洗和分类的砂粒。
刘彦作品:电话和铅字的拼置,1995
61*50*10cm,综合材料
刘彦作品:后工业垃圾,1994
现成品装置局部
刘彦作品:快餐系列,1995
60*40*10cm,综合材料
如果以网络的计算速度来定义“时间”,人的思想和行为一定是缓慢到无法想象,我们可能象石头一样呆若木鸡。据说战胜了柯洁的那台计算机在之后不长时间,已经又生成了大量的人类从未想到和尝试过的棋法和战略。现在,人在这台智能机器的眼中,应该已经沦为不会下围棋的动物了。虽然人工智能尚很年轻,但在它们看来,人类的智能已经不适合下围棋,也不适合作会计、律师、保险精算师,不适合作外科医生、股票经纪人、记者,当然,人更不适合去完成那些粗重或精确的任务。人甚至还不适合识别同类的面孔、表情、语调、语气。那么,人适合做什么呢?
刘彦作品:无题,2012
透明书:20*12*4cm,石头底座尺寸不定
雕塑:透明树脂、天然石头
我估计人类连做梦这件事都将被人工智能夺去。因为浸入式的虚拟现实和人机融合技术已经走在路上,无须漫长的等待,智能终端就会进入我们的身体,并在我们的意识深处,将屏幕的边缘抹去。
刘彦作品:梦,2017
尺寸不定,数码作品
网络不仅在空间的广延上创建了虚拟的现实,它甚至还在编辑和预制我们的未来。今天,我们意识中最基础的背景:“时间性”,也被算法所扭曲甚至颠覆,某种意义上说,网络比我们自己更了解我们接下来将要做什么,它在对面等着我们,让我们不再面向不确定性和可能性,“自由意志”将瘫痪,这也许是我们作为生命最后的失守和脱位。
在由摩尔定律所度量的不断加速的时间中,在从未来的某个绝对的起点向着此刻的人类迎面而来的算法的凯旋中,在人工智能超出我们预期的绽放里,我们对人曾经作为主体的存在的看法越来越深地迷失了。作为临时的表象,语法的空壳,我们已不再期待被任何一种真实性所委托。
刘彦作品:虹,2016
尺寸不定,数码版画
此刻,一定有许许多多的图灵测试正在这颗星球上进行着。那么,我对面的模仿者,“石头电脑”是否也在我和它之间做着讽喻和模仿的游戏呢?我感觉自己像一条记忆短暂的鱼,透过头盔的玻璃,用人类特有的眼神凝视着这个已经沉落在十分久远的过去的“潜水者”,它的后代们早已上浮并且登陆,我从它的哑默中隐约看见——人的历史性正在迈向终结。
刘彦作品:模仿2,2015
尺寸不定,装置:天然石头
刘彦作品:故园,2014
65*50cm,丝网版画
2018年1月于燕郊
作者:刘彦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