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雅昌专稿】魏学峰:以书法解读石刻 用当代身份回应传统

OrsHPolsgNtlzVNk7AQo46jd2XvsV1acvy9xaT3L.jpg

杜甫草堂

他以左手执笔,其书古拙雄放、深秀典雅,是当代文人书风的杰出代表。百岁老书画家孙其峰先生称其“自出手眼”,书法篆刻大家韩天衡先生赞其“与南阜(高凤翰)有异曲同工之妙”。他,就是美术史、美术考古学家、书法家,四川博物院首席专家、前副院长魏学峰。

7月12日,“魏学峰的艺术”在成都杜甫草堂诗书画院美术馆、中国书法馆拉开帷幕,展览共展出魏学峰精心创作的书法作品以及所题的汉代画像石、魏晋石刻77件。在秦砖汉瓦的拓片之上,魏学峰将远古与现代结合,将刻石与用印相结合,将率真与自然相结合,透现出浓浓的文人书风和恬淡浪漫心境。

V8O9vuwW1tMa1TEpLrccXujGThlivE9bGI7yb6KN.jpg

a3BDs81YgfmjdAnlrwjItoPONSrEVgWK8KGlR9pj.jpg

Hk9ng7EV3oumM1ouz5QySv7FCPjRZH26JioUtlJ8.jpg

展厅一角

这些从140余件创作中挑选出来的作品,都是魏学峰一年半时间内的创作。从四川博物院退休的这三年时间内,魏学峰说自己安心创作,做了很多事,出了一些东西。“脱离了事务性的工作,我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创作中。除了创作的140余件作品,还写了100幅长卷。从庄子的《逍遥游》一直到纳兰性德,所书写的历代诗文加起来有近千米,短的6米,长的有20米。此外,还主编了3本文物方面的书籍,今年内50万字的关于四川美术研究的论文集《蜀中听雨》也将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

以书法解读石刻,用当代身份回应传统

画像石作为汉代生活最为真实的记录,国外学者把汉画像石誉为“敦煌前的敦煌”,认为是中国艺术最正宗的表现。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把汉画像石称为一部“绣像的汉代史”。鲁迅先生也曾广泛搜集汉画像石拓片,称其“深沉宏大”,如果取材进行美术创作一定会对中国艺术产生良好的影响。

然而对于普通人而言,如何解读汉画像石的内容是一件困难的事。作为考古学家,魏学峰认为自己有责任对此进行探索。

对古文物的热爱出自职业的敏感,魏学峰自90年代起就收集了汉代画像石和魏晋石刻。展厅内,这些出自河南,山东,浙江,安徽,四川等地的拓片,来源于他的个人所藏。不同于传统金石学家在拓片上题跋,魏学峰对图像进行解读的同时,加入了个人书法的表现形式,使得画面既有画像石原来的历史痕迹,同时也是艺术手段的再现。

BkmlB0sGANajb0RMhZCEak4UyuFh7eaF9tFUbrOw.jpg

《题汉车马画像石》 68cm×136cm

7fbKEXItPlnvWVSCq0EmKy9PKSh7jdsMwWhAxbNR.jpg

《题汉双龙画像石》 147×82cm

“我所收集的画像石、石刻不低于500件,目前还只写了几十件。由于工作量非常大,并且需要小心翼翼不能写坏了,一天我只能写完一张作品,预想的是创作100件以汉代画像石为主题的题跋,以‘汉魂’为主题,进行成系统的展示。”这些由拓工事先拓好,魏学峰再根据内容进行再创作的过程,有作为考古工作者的他翻阅文献和史书记载对于图像的解读,也有作为书法家身份的他通过文字形式把考证的内容进行艺术化的表达。

在古代器物上进行题跋是清代金石学派的传统,像金石学家罗振玉、王国维都有这样的操作。魏学峰表示,这些大学者把考证研究的工作做的非常清楚,但他们的题字是规规矩矩的学者字,书法达不到艺术的表现。现在自己将对石刻的解读与书法艺术相融合,强化了其中的艺术性。既有古代文化信息的遗存,也有作为当代人对它的回应。

以书法线条,展现生生不息之美

魏学峰的书法作品远观似出自秦汉年朝的远古时代,笔锋古拙,全然不像今人的作品,近看则力度宏厚深透,如果不从书法作品落款处留有的“左笔”二字,很难想到这些书法作品是魏学峰用左手书写而成的。

XVzbhL22kOpq0nLff4p4AYvuKfJL3bccVZEQ8kUS.jpg

《弘一大师诗》

“当代书法大部分都是在炫技,这种风气非常不好。技法是次要的,在书写的过程中完成心灵的转换才是最本真的。”有人说魏学峰的字像弘一大师,中锋行笔,线条简单。用简单的线条表现心灵的符号,这也是魏学峰所向往的境界。

0daJW2W4Or0pBop9BFrqOZPMixMuxCN6iwD2R6yX.jpg

《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 238cm×62cm

TpSRLc12xugvL2VytpDzwY5ODdaJWeoJrlGQ1Ejo.jpg

《申时行咏荷诗》 234cm×61cm

“书法基本的技法是需要有的,但技法太多可能会障眼。笔法、功夫,都是外在的,人生每个阶段的感悟也是有所不同的。或许20岁,30岁的人天天想的是穿世界顶级名牌的衣服,现在这个阶段的我,粗布粗衣就是最好的。写字亦是如此,不为名利,只写自己。生活很简单,朴实的东西反而更美。”魏学峰说看弘一大师的字,最大的感受是“历经之后淡淡的微笑”,没有痛苦和任何的怨,世上最高尚的艺术就应该如此。

美学大师宗白华曾说,“如果不懂中国的书法,你就几乎无法读懂中国的美学”。魏学峰认为,作为与中国美学沟通最重要的纽带,书法是线条的艺术,体现了空间意识。“中国美学的所有范畴在书法中都得到了解释。研究中国书法史,古代书论你会发现,它包含了所有美学的内容,美学范畴内的所有名词都可以在书法中找到例证。最根本而言,中国书法是一种生命形态,每一个字都是血肉筋骨合一的,在书写的过程中表现的是生生不息的生命感受,光有形式和造型,那不叫好的书法作品。”

“无色而具图画之灿烂,无声而有音乐之和谐。中国书法极少用色,基本用墨,以浓淡枯湿的变化,在空间中表现画面内容。由于现在的艺术教育体系是西方式的,造型基础为素描而非书法。而中国传统绘画的基础便是书法,展现出线条之美。以书入画,融合历史传统。书法中的线条是心灵律动最好的符号,每一根所表现的内容都可以千变万化。黑格尔也说‘中国书法最鲜明地体现了中国的文化精神。’”魏学峰如是谈到。

以画像石入手,还原汉代生活的方方面面

魏学峰说自己研究的范围比较“杂”,古代历史、考古学、古典美学、书画鉴定以及其他方面都有所涉猎。

作为北京大学和中国社科院合办的中国文化书院第一期中外比较文化研究班的一员,当时给魏学峰授课的先生几乎汇集了文化界最权威的专家。有机会聆听到朱光潜、张岱年、季羡林、任继愈、汤一介等大师讲授知识,大大拓展了他的学术视野。此后,在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工作的十年期间,魏学峰师从著名历史学家任乃强教授、文献学和语言学家徐仁甫教授。这些求学和工作的经历,对其影响至深。“现在回想起老先生们的风范,那种气质和执着治学的方法,都是宝贵的财富,永远影响着我。”

92tic0LQe8GHQBz04jrGZDKlnPryyAr19CeIQhDQ.jpg

《山东滕州摩崖石刻》

“任乃强教授告诉我,研究历史必须要看两个坐标。纵向是历史发展至今有没有这种可能?横向是为什么会发生在这个地点?时间加地点,就是这件事的产生。这种方式让我站在了更广阔的视野去考虑问题。画像石、画像砖、蜀锦、蜀绣,我们不仅要从形式和图像学入手,更要拿到文化的视野中进行解读。任何文物都是具有文化现象的,并不是简单的一个物件。”魏学峰表示,考古有趣之处正是对于未知的发现。“你不要认为挖到一件东西就完成了,实际上每件作品都是在讲述一个故事。我们要走近它,解读它,与先人对话。”

EVYiKQbIpndQItLLOStAKwFfQwm3iyA8cB2f3lZk.jpg

YGFzy8WdfXqbvPqiCW2I8K1mW9XLD49Hyj3y7b2L.jpg

《题汉孔子见老子画像石》(局部)

作为中国汉画学会的副会长,魏学峰的研究方向正是汉代文物。展览中的画像石来自河南,山东,浙江,安徽,四川等地,正是中国画像石最为集中的几个省份。沿着这条线索,可以从画像石中读到当时汉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俨然一部鲜活的社会生活史。“对于画像石图像的解读,要比对史书的记载。比如车马出行一般什么身份佩几匹马,孔子见老子是怎么回事,百戏图等等,这些都透视出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CkMNlVHG13jjcEScJlOwhQT0gYsHfklb3l3q99MP.jpg

《题北魏熙平二年造像》(局部)

exjMVzbkExcAX5wOK8i7tdnk2diKSc0k9lTYfqSB.jpg

《题汉鹿雁画像石》(局部)

R5imEyNKKB7CMCBwWcxwZBRfUc1L1X5sy5DdtQ7F.jpg

5aCD9pazim4uQErfVZjSPXZsaoKQ8tZuv8QWXfUz.jpg

《题汉车马出行画像石》(局部)

wbfEdApzqlMHKkKuHz6JXMzzhscgI3m5mfcSICe8.jpg

x5LSPOlG7ITZ7AoJ3AONwEnmK4myDRwapHnljGQg.jpg

《题汉戏虎画像石》(局部)

鲁迅先生曾说,唯汉代艺术,博大沉雄。展厅中的《题汉鹿雁画像石》,可以看到天上飞的大雁比鹿还要大,对于这种淳朴的想象,魏学峰表示,古代艺术所达到的高峰是后代无法复制和企及的,永远代表着那个时代。后来的人可能更聪明,接受的讯息更多,却也回不到汉代那种古拙,淳朴之美。

“研究历史和考古,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文献资料,一个是文物资料。文献记载中有失偏颇的地方,文物资料可以作为对历史最为直接的补充和修订。王国维先生提出研究古代历史的二重证据法就是出土文物加文献,现在我们研究的视野更加的宽泛,文化人类学、民俗、美术学,都可以被纳入。”而这些汉代画像石、魏晋石刻的题跋作品,正是魏学峰对于“美”的解读。

以《秋兴八首》表达对诗圣的敬畏之心

最近十年,魏学峰在国内外举办过多场展览,此次在杜甫草堂的展览,作为规模最大的一次展览,作品都是首次与观众见面。

“杜甫是我很喜欢的诗人,在杜甫草堂举办个展,对我而言是鼓励,也是挑战。”魏学峰谈到,自己在学生时代就与杜甫结缘,第一次获得四川大学优秀论文就是关于杜甫的文章,工作以来参与过杜诗的整理工作,书法作品也常以杜诗入题,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影响了他一生。魏学峰非常推崇杜甫的忧患意识,认为文以载道,作品承载了诗人的志趣,同样书法作品也体现了书家的情怀。通过书写杜诗,可以经常与杜甫进行心灵的对话,学习诗圣的高尚情操。

9nwchPlQqtxA9uJ6wJX7kGiVY8oXs22LahIInBBn.jpg

tUm3tQAORmhvhF0zQTlcYoMbqW5IzAjI6czwdQWn.jpg

魏学峰书写的杜甫《秋兴八首》长卷(局部)

为此次展览,魏学峰也特意书写了杜甫的《秋兴八首》,并将该长卷赠予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以表达他对诗圣的敬畏之心。

展厅中,观者可以看到魏学峰在夏布上的书法作品。这种在粗纤维上表现书法的尝试,魏学峰说自己是受到张大千先生的影响。“大千先生描绘敦煌时用了纸本,也用了绢本,材料很重要。下一步我还将进行更多的尝试,可能会在青花瓷上进行手绘,将表现的形式和载体多元化一些。”

A5Da6ITnlJeJn2yq8KmerL7wn4HrABISuJuINBRt.jpg

魏学峰,美术史及美术考古学家,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考古学研究生毕业。四川博物院首席专家,前副院长,二级研究员。中国文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汉画学会副会长、四川省诗书画院、成都画院学术顾问,四川大学文物与艺术史兼任教授、德国海德堡大学东亚艺术史特聘教授。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并多次获奖,在多地举办个展。

作者:李璞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作者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