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笔法师古人·物象取造化·创意法心源

  画家刘怀山先生是生长于塞北的国画家,广漠的塞上风景文物,陶冶锻铸了他开阔的胸襟。他虽备历艰辛,但献身艺术的初衷却始终未改。他勤奋好学,转益多师,虽无专一师承,却能以融会贯通的精神汲取时贤前辈的菁萃,造就了其“致广大,尽精深”的传统,注重物象的形神兼备,其人物、动物不但造形准确,而且富于神韵,充满生气。而在物象的表现中,往往又多有寄寓,令人回味。所以他的很多作品往往有一种人格化的力量。如钟馗的正直刚猛,有一股凛然之势喷薄欲出;而倚竹的侍女则盈盈然一缕淡淡的哀婉迴肠不去。先生所作无论是扇面斗方,还是巨幛大屏,都可以看出他精湛的功力和深厚的修养。

  刘怀山先生寝馈于民族艺术传统之中,北宗的钩斫设色,南宗的水墨晕章,务必鑽究,然后力求脱透。所以他的技法不拘一格,既有精整工细,又可大写狂挥,真正体现了创作性的自由。因之,他的作品工细处不拘泥,逸笔处不草草,笔墨生动,奇趣横生。他的画路宽泛,把握各种题材都得心应手。由于他的传统技法纯熟,造型能力高潮,又以“笔法师古人,物象取造化,创意法心源”为原则,所以在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的创作上,其成绩都非同凡响。

  在艺术的实践上,他躬行着好学敏求的精神,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他曾蛰居边陲,为画好马、牛、羊、驼等苦练九载;后来又停薪留职,万里负笈,游学三年。

  十年来,他的作品逐渐为世人所瞩目,近年来,更连续应邀出访国外,仅日本一地已赴展三回,面对日隆的声誉,刘怀山先生一无得色。他曾写下这两句诗“依仁游艺本吾事,砚头岂为稻粱谋”,从中不难看出他沖淡的襟怀。

  刘怀山先生此次应太平洋文化基金会之邀,特赴台北举办个人画展,对促进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共同弘扬华夏文化,无疑会有裨益。谨此预祝画展成功。

国立历史博物馆

黄光男

 


 

作者:黄光男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