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艾轩印象

  那天黄昏,北京大热,夕阳竟像中午的烈日一样喷着火。我并不认识艾轩,但那个在落日中走来的穿红色T恤衫的人,却让我一下就认定是他。   朋友果然说:“这是艾轩。”   艾轩咧嘴笑着,那模样与其说是厚道开朗,还不如说是有点儿“傻”。他本人竟和我想象中的如此吻合!   此前,我看过一些艾轩的油画作品,那里面充满孤独、阴郁、苍茫和忧伤。以个人经验,我以为一个深刻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总是和他本人性格形成反差,让你捉摸不定哪个真的是“他”。看到艾轩,和他聊天,听他大笑,你会想:这就是那个画西藏的艾轩吗?   西藏是艾轩灵魂的寄存地。在他找到那里以前,他的灵魂像他的人一样,没有故乡,四处漂泊。但是,一旦找到西藏,认识西藏,他的心被西藏强烈地震撼之后,他的灵魂便被西藏俘获。两者融合的结果,就是他那些以西藏为题材的作品。我两次到过藏区,在雪山、草甸、寒风、蓝天和白云面前,我更多感受到的不是壮丽和辽阔,而是作为人的孤独和渺小。当置身在那片神秘高原上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不但远离了尘世的喧嚣,也远离了人群,甚至远离了地球。在那里你会不自觉地常常想到这样一些问题: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在这个广大的宇宙里,哪儿才是我的真正栖息地?生命真实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读艾轩的油画作品——《有风从双肩掠过》、《也许天还是那样蓝》、《说不清明天的风》、《她走了,没说什么》、《蒲公英在荒野飘散》、《吹进梦里的风》、《歌声离我远去》、《只有风在荒原低语》……这种感觉,这些想法,一次又一次地回到我的心中。据我看,艾轩不但是个画家,还像他的父亲艾青一样,是个诗人。不信,你试着读读以上的题目,那不是一首很好的诗吗?   作品的苍凉并不一定反映内心的苍凉,内心的苍凉也并不一定造成性格的苍凉。艾轩的人和艾轩的作品都是矛盾的。和他聊天,听他谈话,我没有感觉到一丝一毫的压抑,只觉得他热情奔放,酣畅淋漓,妙趣横生。他嘻嘻哈哈,大大咧咧,却不断地强调画画儿要有“功夫”,有“毅力”,要“耐得住性子,一点儿一点儿去磨”。他对自己的作品很自信,认为中国人好的油画在世界是“中上等”甚至是“上品”,却对大师们佩服得五体投地,连比划带说:“刷刷刷,就那么几笔,你不佩服不行,这才叫大师!这才是上上品!”他鄙视艺术创作中的商业意识,却又告诉我在美国访问时,为了生计,他和王沂东用“查余范厚”的笔名画了一幅画,送到一家画廊——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说:“后来,我们又自己去把它拿回来了。”这时,他显得十分不好意思,臊麻搭的,好像做错了什么事。   艾轩对我说:“真是越活越觉得有意思,可以画画儿啊。我也有恐惧,最大的恐惧是怕自己哪天不会画了。”我暗自笑了,你活得挺带劲的,尽管画去吧;等什么时候你真的不会画了……那时再说吧。你不是也挺喜欢钓鱼吗?钓鱼也很好啊。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