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我和关则驹

与李学一起在钱绍武先生家作客  2013  北京  

 

则驹与李学一起参加邀请展  2013  北京

 

  油画《她向我走来》  24x18cm  1998(关则驹赠予李学)

  李学:雕塑家,油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大众文学学会理事,宋庆龄基金会海南文昌名誉主席,中国煤矿文联理事,美协雕塑部主任。


 

  关则驹先生是我多年来一直非常敬重、非常思念的老友、老哥。我不仅敬佩他的绘画艺术,更仰慕他诚恳、善良、温和、大度的为人。能够认识他是我今生的荣幸与骄傲,他也可以说是我心目中的一面旗帜和学习的榜样。

  我和关则驹相识是在四十多年前在广州召开的全国美术代表大会,那年我二十多岁,血气方刚,对绘画充满热情。

  当时各省代表集中住在广州宾馆。全国美展广州展区设在广州宾馆一楼,关则驹的大作《槟榔山下》在展区中十分抢眼,因为很少看到表现少数民族生活的作品。我们代表团一行五人在他的画前感触良多,有人说:“要能见到作者该有多好,也不虚此行,可惜……”我同样盼望有这种机会,可我也踌躇,心想他是大家,会不会很高傲,难以接近?

  这次全国美展给人印象深刻的是:广州出了一大批高手,关则驹、陈衍宁、林墉、汤小铭、伍启中等等,一下子成了画展的台柱,他们的画风引起了全国瞩目,甚至有种令人瞠目结舌、望洋兴叹之感。艺高使人敬畏,怎样才能认识他们呢。但是时间紧,一共只有三天时间,今天已是第二天。

  可巧,一大早我到珠江边画写生,一位老人坐在我旁边,边看我画画,边和我聊天,听得出他对绘画很内行,对广州的画界似很熟悉,我当然不会放过机会,向他问到我要问的人。他说:“何止知道,这帮孩子常到这珠江边来游泳,我总是担心,提醒他们小心。现在,他们画得好着呢!”我说:“现在他们都在会议上,您能不能介绍我认识他们?”他说:“那我给你写个条子,你去找关则驹、陈衍宁吧。”

  于是,我收起了画具,随他来到离江边不到二百米的一栋小楼。他虽是住二楼,楼梯却很长,足有三楼的高度,不知是什么结构的房子。似乎家里就他一人,楼下的门始终敞开着。这房间不像画室,也不像正常的住家,他介绍自己是李卫民,拿出他的画给我看,还送给我一幅他早年画的一幅素描人像。喝着茶,他给我写了去见关则驹、陈衍宁的便条。

  晚上九点,我带着便条到十八楼找到了关则驹,他正在和许多朋友谈话,我告诉他我住在二十一楼五号,我等他,多晚来都不要紧。

  不一会儿,关则驹来了,当他出现在门口时,大家喜出望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是关则驹走错了门。那崇敬而激动的心情使大家拘谨地一时不知所措,甚至对我也感到了神秘。我心想,多亏我到处打听才能巧遇那位“仙人道翁”,得以遂愿,不然,明天一早我们都会离开广州而与他失之交臂了。

  关则驹说:“因为会议规定本市人不能在会议期间住宿,所以陈衍宁晚上没有来。”幸好他是从海南来的,所以也住在了广州宾馆,我们因而得以相见。

  由于大家对关则驹崇拜得不得了,都想让他画几笔,好看看速写的技法和技巧,哪怕随便画个眼睛、鼻子或耳朵都行,因为大家对使用炭精棒画速写很不习惯,甚至还不熟悉,而关则驹他们早已运用自如了。  关则驹说:  “你们叫我随便画我倒为难了,来,干脆我就画李学吧!”于是他拿起我的画夹,夹上纸,拿出炭精棒就画了起来。他不是从线条出发,而是从体积出发,连擦带抹,连画带勾,是多种方法的混合使用,轮廓、线条、虚实关系等,既有高度的概括,又有细致入微的刻画。不一会儿,我的形象半素描状地跃然在纸上了,前后不到20分钟,其神速、熟练,让大家惊呆了,还不住地发出啧喷的赞美声。

  广州一面,关则驹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和回忆,他亲切和蔼的为人,使我们的友情恰似高山流水。我生活的地方远离大海,而他就在海边生活。我对大海充满向往,对他充满思念,但我想象不出在海边写生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我多想一下子飞到海南岛,看他画,甚至与他一起画。然而身处工作岗位,虽有愿望而势所不能。那时,关则驹在海口文化馆美术组任职,他的夫人是省歌舞团的舞蹈演员,两人不时地给我寄一些贝壳,还有椰子壳做的小罐等在内地见不着的小工艺品,我十分珍惜,数十年几经辗转都带在身边,因为它们代表着友谊,代表着一颗怀念的心。

  那年,全国文艺调演,关则驹的夫人钱小玲大姐得以来北京演出。初见玲姐只觉她气度不凡,端庄、秀美而落落大方。一见面玲姐便说:“临来北京时则驹特意嘱咐我,一定要和李学合个影,在广州宾馆时自己没能留个影十分遗憾。”这样,按他的嘱咐,我请朋友为我们留下了那珍贵瞬间。

  后来陈衍宁要到北京来,关则驹还记得先前在广州时我与陈衍宁失之交臂的遗憾,便事先约好要他到北京后见见我。陈衍宁下榻在总参招持所后,便立即约我前去。我到了他那里,他正在给一个出版社画插图,只见那位编辑说着内容,陈衍宁边听边画,不一会儿编辑说完了,他也画完了,直接完成,不打草稿,可见其功夫。我们亲切无间地交谈,他说:“你长得很生动。”遂欣然拿起画笔,不一会儿我的形象就跃然于纸上了。这情景几乎和我初见关则驹时一样。陈衍宁同样充满着活力,充满着友情,使我脑子一下闪现出三国的“桃园”故事。

  日月如梭,却又漫长。五年后,“法国十九世纪风景画展”在北京展出,关则驹得以来京观摩。这是继在广州之后第二次见面的机会,我激动地到北京站去接他。

  当时天色已晚,下车人很多,一耥车接一趟车,你根本弄不清那趟车下来的人,而且火车老是晚点。再说和关则驹只见过一面,见面时间又短,还是在晚上,如果不能一下子认出来,还要再问问你是不是关则驹,那将会多么的尴尬,更何况他们一行好几个人,岂不令人发笑。于是我急中生智,从画夹里拿出关则驹给我画的肖像,夹在画夹外边高高举起,这目标很抢眼、很特别,果然他们一行人先发现了我,至少他们认出了关则驹的画。之后我们一起观看画展,还在画展上拍了合影。相聚短短数日后他又返回海南,想不到这一别竟达三十多年。

  这期间,我曾给他的画写过评论,也曾发表过想念他的诗篇。凡是我的朋友,都因为我无时不提及关则驹而知道他。然而,我们却断了音讯。

  后来,我得知他调回了广州画院,但当我有机会到了广州,却又被告知他早就出国了。再后来得知他广州还有家,又两次到广州美院打听,终于从一位老人那儿知道了他的住处。当我与妻子找到他的住处,传达室的人说他刚刚又出国了。我把自己的画册和名片留给传达室,相信他会找到我。

  终于,前年他从美国回来了,和他的夫人钱小玲专程来北京看我,我们弟兄才得以重逢。

  那天在机场出站口,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目不转睛地盯着出站的人群,远远看到有一个人,拿着一张画隐隐约约地走来,我立即断定那就是关则驹,因为这种方法我曾经在多年前接他时用过。我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一时间,千头万绪哽塞了咽喉。

  关则驹带来这幅在美国画的自己收藏的画赠与我,使我感慨万千,我十分亲切地称这幅画是“带着微笑向我走来”。其造型严谨、结构准确、色彩斑斓,那蓬松的衣裙质感很强,犹如真的轻纱一样透明,各处都画得惟妙惟肖,显得飘逸、典雅而优美。可见他已可自由地运用多种技法和技巧来表现各种物象,那丰富而结实的本体语言已可表现各种形式的绘画。作为同行,我钦佩他在表现油画美的特质上的无限潜力;作为朋友和兄弟,我仰慕他的为人,感激他的厚爱,在我内心深处,将永远珍藏着他的深情厚谊。

  李学2013年11月6日

  于北京王府

作者:李学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