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每当我细看这幅《可可园中的归侨姑娘》,心中总会惋惜叹气。它被寄存在仓库十多年,由于广州的湿气和高温,使之失去了颜色原有的光彩,画面就像蒙上一层浓重的灰尘。而当年,它是多么鲜明夺目呵!
从1969年至1984年,在海南岛生活的十五年中,则驹画了很多写生。画过风景、人物,画过素描、水彩、油画。他写生的沙滩礁石海浪,轻轻摩挲画面,手掌会真的摸到沙子,那是因为他坐在海边,海风把沙粘到油彩上了。
那是1982年的夏天,关则驹到海南岛中部的兴隆华侨农场去写生,他坐在可可园里画阳光下的可可树,画那长在树干上比巴掌还大的可可果,一片一片地画叶子。一回到家中,便立即坐在地上把所有的,还未干透的写生习作,一幅幅摊开,还心急地叫我快过来看,可我却被他的后颈和肩背的变化吓了一跳:在一大片乌红的晒焦了的皮肤上,像撒了一把白芝麻似的冒起一片密密麻麻干了和未干的小水泡!
那是被烈日灼烧出来的,他竟能那样地坐在可可树丛中顶着热带的烈日去画!难道没有感觉?为什么不戴顶草帽?为什么不穿上外衣?……责备已经无用。给那片焦红的皮肤抹油时,疼得他“呲”地一声缩起肩膀。
他画《可可园中的归侨姑娘》这幅画时,我正在粤北瑶寨采风收集创作素材,回家后一眼看到画已挂在了墙上,我随手放下行李走到画前。
画面上的一切把我掳住,我感受到生命的热烈,感受到一种渴望的情绪。我很感动,我不记得自己说了什么,但我记得他说:“我是在室内画的外光!” 我听得出他不加掩饰的自负。
是的,模特是站在房间里的。是他的写生体验和带回的习作,帮助他在室内创作出外光的效果。他的感觉和理解融在了一起,融到了颜色里,他画出了在树荫下,阳光透过可可树折射在女孩脸上、白衣裙上和手臂上的光和色。
我只是觉得,阳光赋予了大自然生命,他却是大自然里渺小的个体。他很简单,只是在寻找,寻找大自然中另一种吸引着他的生命的共鸣。
我相信,阳光也赋予了色彩生命。
我想,一定有很多人也与我一样喜爱这幅画,因为,它被选送到北京全国美展后,仅是我们知道的,便有二十多种国内的报纸杂志转载和刊登了这幅《可可园中的归侨姑娘》。连《大公报》美洲版都登载了——这是一位朋友从遥远的大洋彼岸告诉我们的。
几年后,它被送到西德参加多特蒙德艺术交流展。后来收到主办方寄来的一份德文剪报,上面附有一段中文翻译:“关则驹的作品被评为一等奖。”这是来自陌生远方的纯粹而毫无功利因素的评价,我觉得很珍贵,至少为了则驹那被晒焦了的那一大片皮肤。后来为则驹整理艺术年表时,我把它收录进年表中。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四十年前我们刚刚有了自己家的时候。有一天他翻开一本画册,告诉我这是谢罗夫的《女孩和桃》。
那是我第一次接受他的油画知识启蒙。我觉得画中女孩的脸色有点怪,便说:“这女孩的脸怎么画得绿绿的,不好看!“
他反应强烈,说这是画册里最好的一幅,是他自己最喜欢的一幅!
他说:“女孩的脸上那么美的透明的冷色调,是阳光从她背后折射出来的。桌上桃子的新鲜的毛茸茸的感觉;女孩搁在桌上的双手肤色细嫩透明,仿佛能感觉到温度和血液;这都是因为阳光。画面是那么清新,你能感觉到空气在画中流动,一定是写生!只有写生才能画得出来。”
从此,我学着去看明白色彩的美。
我喜欢则驹作品中逆光的暗部,他画得色调通透高雅。当我这样称赞他时,他告诉我,这逆光的暗部,他画进了很多颜色。
几十年看他画画,看惯了,好像就应当是这样,就这样在绘画中感性地、直觉地、细致地表达对光和色彩的发现、理解和感受。并且一定能表达好。
他自我解析道:画画不必复杂,也不必故作深刻。
所以,感性、直觉、单纯,对于他而言,是自在的境界。
这一次写生,他还画出另一幅风格不同的《可可园》。问他为什么同一个题材和素材,要画出不同风格的两幅画来?他说:“热带的太阳强烈到把我的后背都晒焦了,我就是想用强烈的净化的色彩和平面装饰的效果,来突出海南岛的热带风情。”还说在画的过程中,他想到了在塔希提岛上的高更。
——摘自画集《独行者 · 关则驹》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