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著名书法家刘文化师承刘炳森和欧阳中石,精研书法数十年,在隶书、篆刻上颇有建树。在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执教十余年,生性秉直的他可谓心如明镜,眼不容沙,日前,他就研习书法的理念、方法、心得和当前书法界的一些现象接受了媒体记者的专访。
学习传统,是学习其精义而非流行形式
记者(简称记):您一直强调书法必须师承传统,向古人学,为什么?怎么学?
刘文华(简称刘):艺术太神圣了!艺术就是一尊佛,是一片净土。你想,为什么历史上那么多人用毛笔写字,能留下作品的寥寥无几?就因为艺术不简单,艺术很神秘又很神圣,经过时间的推移和洗礼,这张纸承载了一种理念和文化,表达了一种美,这个东西就留下来了。时间大浪淘沙,假的东西早就被淘汰了。
我们追崇传统文化,它的精粹就是追崇阳光,把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人类精神世界里面对美的那种追寻、崇尚、向往,通过艺术家的手和笔,糅在纸上,书法家是一群创造美、追崇美和享受美的群体,也是要给社会留下精神粮食的群体,你在传承的时候,必须要去芜存精,保留艺术的纯净。
我们都知道要学习传统,问题是学习什么传统,是学习传统的模样、精神、内容,还是学习古人留给我们的思想、原则和理念?我觉得后者才是关键,而不是照搬照抄。把古人的东西拿过来,那是技术上的借鉴,只是一种形式。我所说的师承传统,不仅要继承形式,更要通过对古代遗存的解读,把字里行间渗透的思想、理念和原则,以及中华民族对美的独到的理解给揭示出来,从而形成一种传承关系。
艺术是一片净土,学古人是为保持其纯净
记:有人说书法界存在一些邪风?
刘文华:是的。当前有些东西正在背离我们的传统,有的甚至已经超越了道德底线。有些人为了沽名钓誉,彻底地把传统文化中提倡的友善、德行、仁义、诚信等东西丧失了。有的人把不是艺术的东西当作艺术,把真正的艺术变成了妓女,谁逮着谁上,艺术成了“快餐文化”。艺术是本身是一片净土,是一门科学,是最严肃的,怎么能把艺术变得那么浅薄龌龊?这真是一种悲哀。
一个做文化的人,你先得是一个文化人,你做艺术的总得有自己的艺术观点,对艺术要抱有赤诚之心。为什么要天天学古人,学古人就是要把古人当爹一样管着自己,让自己变得干净一点,学古人的过程就是洗礼自己的过程。但是我们有多少艺术家在学习古人的过程中进行内心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洗礼?有些人不仅不去洗礼,还想着怎样把别人兜里的钱变成自己兜里的钱,你看我这个最具收藏价值,我是大师,我是著名书法家,你们看我有多高的成就,多大的身份……晃来晃去,最后把钱大量流入他的兜里去,这就是拜金主义。当然,这也不是书法界本身的问题,他是一个社会的问题。
所谓的名家和艺术,古人已经给了我们示范,字里行间涵含的德行、精神、信念、社会责任感以及内心的清纯我们清晰可见。但是在现代人的作品中我们看不到他们的思想和内容,我们只看到技术,炫技,或者作者的“光环”,除此之外什么都看不到。
我当书法评审20年,在培训中心当主任10年,关于书法界的一些歪风我们没法制止,但从工作的角度,我致力于:第一,从自己做起;第二,教育自己的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如何面对自己,面对历史文化。我们必须对学生,对信任我们的朋友,对艺术抱有赤诚之心的人负责。我们对他们负什么责?就是从我们这个传授的必须是真正的最核心的最传统的东西,保持书法的纯洁性。说到底,写书法,就是写自己的人生。
真伪文化取决于初衷
记:现在有些人打着“书法家”的旗号四处招摇,您怎么看?
刘:有些人借“文化”的幌子谋求生存本无可厚非,问题出在他们做的不是真正的文化,而是不被业内人士接受的“伪文化”。如果都是为了表达一种良好的愿望,文化本无真伪之分,但如果我们把不讲品质的东西拿到社会上去欺骗别人,这就是道德问题。
不是说假的就一定不好,主要看初衷是什么,如果是在延续一种美,表达一种真的纯净,这就是好的;如果你破坏了原有东西的精神和宗旨,违背了其中包含的道德,这就是恶劣的。我觉得中华民族的崛起,并不能取决于经济,而取决于精神。最可怕的就是民族精神的泯灭。
书法创新要有传统依据
记:文化要在创新中发展,在传统和创新之间,有没有矛盾?
刘:对于技术的判断,艺术领域上见仁见智。社会在进步,人们思想不断解放,信息量不断扩大,东西方文化交融,同行间相互切磋启发,科学技术进步,新材料不断出现……今人在艺术品创作过程中使用的技巧、手段也会比古人更加丰富和现代。用什么手段去做什么样的东西并不重要,重要是这个手段是否有合理性:有没有思想基础?有没有学术依据?有没有学术源头?如果没有这些依据,无异于杂耍;如果有这些依据,就是探索创新。
比如临帖。很多人不懂怎么去临帖,不懂的原因是不了解临帖的对象,只是表面照葫芦画瓢,缺少研究和认知,说白了,就是根本不懂得这个碑帖如何美,为什么美,它怎么美;它表面美以外,它内在怎么美;它形式美以外,它精神怎么美;它美的根源是什么,文化基础的是什么。
现在很多年轻作者急于求成,名利心很重。与之相比,我们当年有过之而无不及。只不过历练多年后发现:一个人在艺术上的追求,最大的快乐不是我们创造了艺术,而是我们享受了艺术。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在谈到这个话题时有一句名言:一个艺术家的伟大不在于他创造了什么,而在于他发现了什么。把他发现的东西通过自己的手奉献给社会,这才是艺术家的伟大。
所谓发现了什么,就是通过研究,你能够去解读它,能够去欣赏它的美,懂得了它的美,再把这美的东西提炼出来,经你的手以作品的形式奉献给社会。这是一个学习、吸收、消化、提炼、体会、玩味和创作的民艺术过程。
其实,一个搞艺术的人,最重要的不是要关注结果,而是要历练的过程,要懂得美、欣赏美,然后才能创造美。你连传统里的真正美的东西都不能解读,创作出来的东西能叫美吗?人的素质和文化修养不够,对传统的理解不够,恰恰是当代书法界缺乏的东西。
书法捷径多,师承很重要
记:学习书法有捷径么?
刘:书法的捷径多种,老老实实走古人的路是一种;从当代名家身上学是一种。关键是心态和方法。现代人学当代人,你是学写字的模样、学习方法,还是把老师的学习思想学过来?如果你是学老师的思辨方法、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这就是合理的,如果只是简单地学老师技术上的一招半式,这是拿来主义。你没有过程,等老师的研究成果成功了你拿来比划几下,就形成了跟风。
现在全国有几个风头,张旭光是行书的风头,我是隶书的风头,全国一说写隶书,我就是“罪魁祸首”。其实这跟我们个人没关系。只要是我学生,谁也不能写我的字,你只能在我的指导下去学碑铭。重要展览的评审我一般都参加,我要是在展览中看到哪幅字是学我的,首先就是让它下来,尤其是抄袭我的作品的。我会直接跟评审提出,这件作品是学我的,形式,风格,内容,都是抄我的,也会提出我曾在哪里发表过的。现在大家都喜欢从网上下载,然后照着写,这种情况经常见。
学当代人,我并不反对,但我反对只学当代人的模样,而不吸收当代人学习的经验,特别是不学老师的研究方法。老师怎么看帖,怎么读帖,怎么去考虑这个东西,你把老师这套思想方法学来,绝对是捷径。因为如果没有一个老师去带,自己领悟确实很难。在中国,这种技术性比较强的技能基本上都是以师傅带徒弟形式传播的,口传心授,不能一刀切,要因人施教。书法艺术有一个特殊性,必须是老师的口传心授,师傅带着徒弟走,自己参悟几乎不可能,这就是所谓的名师出高徒。
所谓名师,就是真懂艺术的老师,尊重艺术的老师,他自己奋斗了一生,把所有的心得经验体会都告诉学生,让学生少走弯路。我恰恰是这种师傅带徒弟教学形式的受益者,我1975年我拜刘炳森为师,他告诉我:“写字不是写你自己的字,写字是写古人的字。”1980年拜欧阳中石为师,欧阳先生又告诉我一句话:“书法不是学写字,书法是做学问。”两个老师都是书法界大师级的人物,一人告诉我一句话,管了我一辈子,让我没有走弯路。而且,我从老师那里学来了对艺术的尊重,我把艺术看得比命还重。
办展览如同脱衣示众,失败者多
记:当前很多书法家都热衷于办展览,您怎么看这种“办展热”?
刘:现在很多书法家练了几年就坐不住了,言必谈创新、言必谈创作,急着办展览。通过展览,把作品变成自己的语言,去表明自己的心境、情感、境界、情操和学问,这当然好。但是很多展览目的性不明确,不是为了解读艺术而是为了沽名钓誉,形式多于内容,行为多于思想,成功的少之又少。
记:怎么去判断一个展览成功还是失败?
刘:一个展览办完了让人看到更多的是缺陷、苍白,这就是失败;如果让人看到了知识和理念境界上的提升,这就是成功。展览的作用从宏观上讲是一种美的展示,若是在展览中展现出的是一种缺陷,或者是表达思想的一种偏激,这就是错误。人们对展览的效应认知不足,以为办展览就变成名人了,实际不是这样的。真正的展览是给行家看的,行家看完了要是认为展览问题很多的话,展览就没有意义了。办展览是一个很残酷的现实,就像是脱衣示众,没有一定的功夫,不敢去想。
做书法要做它的深度、厚度和宽度
记:您一直强调,做书法要做它的深度、厚度和宽度。
刘:是的,中国书法有着数千年的历史,这是一门高深的学门,我们终其一生也只能学其皮毛,所以,学书法一定要有敬畏心,不要老想着做高度。我们只需向古人学,做出深度、厚度和宽度。
所谓的深度,实际就是沿着艺术发展的脉络对历史做深沉的挖掘和探索;厚度就是在我们深沉挖掘的基础上所最后产生的结果形成的知识积累、见识的积累和经验的积累;宽度就是,我写行书,我就得研究行书的母体是什么,行书的母体是草书,草书的母体是隶书、篆书,这些点就形成了一条线,影响这条线的方方面面,诸如阴阳学说、和谐理论、美的概念等,这就是它的宽度。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