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朴栖甫
Park Seo-Bo
朴栖甫(1931年生于现在的韩国庆北)被认为是韩国现代主义的奠基者之一。1950年代的朝鲜战争撕裂了他所生活的世界,使得他对当下的现实感到幻灭,转而面向于抽象的王国,并且成为1970年代韩国“单色画”运动的一位发起人。朴先生在其举办于贝浩登画廊纽约分部的个展“描法”(这本是他对其单色画作品的称呼,从1967年起,这成为了他所有艺术作品和展览的通用名称)的开幕式上发表谈话,回顾了他早年事业的开端,以及催生出他个人艺术的环境和外力。他激动地(事后看来也是满怀信心地)言及当年投身艺术实践的路途是何等艰难。
Mixed media with Korean hanji paper on canvas
130 × 162 cm
文 / 译 / 陈煜峰
当朝鲜战争于一九五零年爆发时,朴栖甫还只是一个年轻人。他的许多友人在战争中或伤或亡。朴栖甫与驻扎在韩国的美军士兵建立了友谊,并从他们那里分得食物。由于缺乏美术用品,他不得不卖掉自己的手表来购置油画笔,以饭盒为画布,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幅油画作品——他的自画像。当时他的导师告诉他,一定要永远珍藏这幅来之不易的作品。遗憾的是,后来这幅画被盗了。
Oil on canvas
71.8 × 60.4 cm
Pencil and oil on canvas
100 × 80 cm
1956年,朴栖甫参观了国家美术馆,对高悬在那里的作品评价甚低,说它们千篇一律。但这些现实主义的作品却得到当时政府的支持,朴栖甫对它们所做的负面评论导致他丢了工作。先是痛失好友,最后连饭碗也砸了,朴栖甫自然对战争深恶痛绝。在灾难的余波中,他意识到自己的作品不应该去描绘自己眼见的现实,相反,他打算摧毁自己——并且将之描绘出来。据他自己说,这种根本性的自我毁灭引导他走向了另一种类型的艺术创作:“这是我生命中非常戏剧化的时刻”。
Pencil and oil on hemp cloth
72.7 × 91 cm
Lithograph in colors on wove paper
68.6 × 88.9 cm
朴栖甫向1963年的巴黎双年展提交了他创作于1962年的一件作品:他在一幅画布上挖去一块,将另一幅画布衬于其下。当这件被录用的作品出现于报端时,一位报道者将其描述为“黑色的气息”。朴先生说,在那个时候,他的生命中永无满足。对自身战后愤怒情绪的表达使得他的作品坚毅而强烈,甚至他认为比美国行动画派更为激烈。
Mixed media with Korean paper on canvas
91 × 117 cm
Mixed Media withKorean Hanji Paperon Canvas
45.5 × 65.5 cm
1960年以后,朴先生慢慢地忘却了他的战争体验;随着时间的流逝,战争更多地变成了一个故事,而艺术运动也同时发生着改变,因此一九六零年所流行的艺术家们到1965年已然多失其令名。在1961年,朴先生获得了参加一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艺术竞赛的的机会。他为此去巴黎参赛,到了那儿才发现当地根本没有这样的赛事。
Hanji paper on canvas
100.4 × 80.4 cm
Litho crayon, pencil, correction fluid pen on Korean hanji paper
50 × 35.6 cm
他决定留在巴黎,搞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最终他的居留延长为一整年的工作和学习。为了养活自己,他必须“从早工作到晚”,比如在一个画廊做助手。按照他的回忆,那确实是一段艰难的岁月,除了工作以外,他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朋友的接济。但不管怎么说,经济上的贫乏并未阻止他在艺术追求上的雄心。
Mixed Media with Korean Hanji Paper on Canvas
72.7 × 60.6 cm
Black ink, white clam and oyster shell powder and glue with Korean Hanji paper on canvas
130 × 195 cm
“因为我没有钱,所以我利用垃圾来创作。我有一位艺术评论家朋友,而他的女友是个德国人;我将她丢弃的旧丝袜置于画布上烘烤——最后的效果看起来像是烧焦的皮肤。”
朴栖甫相信,贫穷是创造力之母。旅居巴黎期间,尽管缺乏人脉,他仍然吸引到了资助者的注意并赢得了他们的支持。最近他在贝浩登画廊纽约分部自己个展的开幕式上的演讲中表示,当他看见那些单纯炫耀作者技法的绘画时感到愤怒,因为艺术必须兼备艺术家的技巧和精神。他注意到在欧洲和美国,许多艺术家在他们的作品中显得极为观念化;他对此很不喜欢。指着一幅贝尔纳‧费里茨的作品(‘拼配’),朴先生表示这样的作品一位日本艺术家也创作过,两者的概念是相同的——他并不喜欢这种派生倾向。
Mixed media with Korean paper
53.5 × 46 cm
Mixed media with Korean paper on canvas
41.5 × 32 cm
作为一所韩国艺术院校的教授,朴栖甫通过引介新的教学方法震撼着体制——比如将材料和物件粘贴在墙面上或者地板上,让学生去观察并由之创作。朴栖甫提到,一位马蒂斯十分敬重的教授如此告诫他的学生:不要追随任何成例,勇于开创自己的道路。这也是朴教授力图在他的课堂中传授的方法。他在墙上大书三条规则:
一, 勿要效仿我
二, 勿要受历史影响
三, 勿要互相模仿
Mixed Media on Korean paper
Oil and graphite on canvas
97 × 130.5 cm
但是,有一群教授无法赞同他这种独特的课程,开始反对他,并且设法将其排挤出学校。朴先生最终在1966年辞职,从此专注于自己的创作,成了一个全职艺术家。在此过程中,他意识到西方文化对他作品的影响。“我的鼻子不高,眼睛不蓝,为什么我却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呢?我应该摆脱此种影响才对。”为了寻求真实的自我,一两年间,朴栖甫停止创作,专心读书。通过这样的精进,他领悟到:“自知必自弃,自弃乃自知。”
Mixed Media with Korean Hanji Paper on Canvas
53 × 45.5 cm
Mixed media with Korean Hanji paper on canvas
74 × 55 cm
“在倒空自己的努力中我寻获了答案——我需要倒空自己却并不知道如何去做。我看着书本,希望在书中找到答案,不过我却无法寻获它。”
突破性的进展伴随着他自己的儿子们一同到来,同时他明白了一个道理:答案可以在任何地方找到。朴栖甫描述说,当时他的第二个儿子大概两三岁大,拿着自己哥哥的作业本来玩耍。由于太过幼小,他不能工整地将字写在作业本的格子里,而是在页面上到处乱涂乱画。他的哥哥对于遭此横祸的作业本无计可施,只能用橡皮同样在页面上胡乱擦拭。这成了朴栖甫如今广为人知的作品的起始点。
用他自己的话说:“重在放弃。”
Ecriture No. 201-85, 1985
Oil on cotton
150 × 75 cm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过程与偶发
中国当代艺术家的方法论构建
PROCESS AND INCIDENT
THE METHOD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ISTS
本期看点
BOOK ASPECT
本期聚焦“方法论”,深入解析艺术家构思、创作全过程;
收录13位具代表性的当代艺术家个案样本;
全方位回顾第二期《库艺术》“自由绘画工作坊”;
收录“青年极简”板块,展现青年一代丰富多元的创作面貌。
《库艺术》第64期正式开始发售
预售期购买可获得
限量版别册
预售价RMB 42元
咨询电话:010-84786155
可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作者:库艺术KUART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