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1年,胡为一31岁。
4月16日,其最新个展“浮悬在空中的灰尘曾经是一座房”于浙江美术馆启幕(南山138:浙江的青年当代艺术推广项目2021),展期一个月,相对全面地展现了这位90后艺术家与时代相处的内在逻辑。
现场,我和他聊了聊,从中可窥而立之后的胡为一“历史感”愈显明晰,以图像为媒,正逐渐接近心中大道。
他就若浮悬时代的一颗尘,内含乾坤却静默自修。
·
这个时代需要另外一个视角
·
胡为一在“浮悬在空中的灰尘曾经是一座房”个展现场
以下为对话内容节选。
1、历史逻辑
我想呈现的是一种历史感而非某个具体的历史片段。
这种历史感我想通过有叙事性的整体图像来呈现,所以在我的作品中,摄影、装置、影像等手段的界限非常模糊。我很重视图像基础上多维感官的综合调动,期待提取出它们背后运行的机制或基本逻辑。这是艺术语言比较适合去表现的,也是当代艺术的特质之一。
现在,大家或许会知道很多具体知识,但总体感比较缺失。因此,我在设计这个展览时,会有意考虑观看的情景路线,包括声音设计和空间切割等。但若深究,每件作品也都有内容传递。我迷恋的不是某个时间阶段,而是整个历史遗留,以及它们和现在之间的关系。
很多东西不断在变,但有些东西一成不变。我会呈现一些转瞬即逝,但同样会呈现这种转瞬的永恒,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是我非常感兴趣的。
“浮悬在空中的灰尘曾经是一座房”展览现场 摄:凌宗权
2、灰尘的记忆
在我看来,“物”包含了使用者许多具体的记忆碎片,信息量很多,但通常情况下,我们不太会注重这些物。我感兴趣的是这些物与个体发生的某种关系。所以当我拍摄废墟时,会从宏观出发,把房子跟一些非常具体的物,甚至是危险的东西进行结合。
因此,观看的视角很重要。通常意义上,我们不会觉得灰尘重要,但若放大一粒灰尘,会发现它比任何一栋建筑楼都要复杂,而所有房子的搭建都由一粒灰尘而起。这些灰尘可以隐喻为每个个体的记忆,汇聚在一起就成为历史,但历史又不断被修改雕琢,变成纪念碑,即一种合法的叙述方式和共识性历史。
虽然共识构建起来后不断被批判和质疑,但毫无疑问,我们依赖这些共识。
“浮悬在空中的灰尘曾经是一座房”展览现场 摄:凌宗权
3、旁观者
这个时代,很多事物变得很繁杂,所以单一视角的介入很可疑,或者没法理解,或者情感被轻易煽动,对此需要警惕。
而当代艺术就是要呈现另一种视角。在我看来,它本质上有一种怀疑主义精神在。我始终是一个旁观者,虽然中国当代发展过程中有些愤怒阶段的出现很有必要,但现在是一个多维时代,大家对很多东西的看法应该有更深层次思考。大量简单化语言的出现、世界运行规则不断被简化的背后必然有很多事物不被触碰,累积在那里一团糟,当代艺术恰恰就要试图理清这些头绪。
“浮悬在空中的灰尘曾经是一座房”展览现场 摄:凌宗权
4、责任
现在这个词大家讨论得比较少,因为很多时候,大家会觉得当代艺术很个人化,要有足够的“不同”。但这依然很危险,当“不同”到一定程度后,你跟公众完全脱离,我怎么进入你的作品?如何产生共情?作品价值又该如何去定义?
因此要始终把握好“度”,既不能单纯站在共识的一面,又不能完全切断连接。我目前比较感兴趣的就是保持与现实若即若离的抽离状态。
“浮悬在空中的灰尘曾经是一座房”展览现场 摄:凌宗权
5、当代艺术有用
我不觉得当代艺术完全无法影响现实。
虽然大部分人会认为当代艺术没什么用,或实用性很弱,但我觉得这类论调也有问题。当下社会有这么多的美术馆、机构、艺术媒体,它们都面对公众,有自己的审美高度。当代艺术如果放弃了这些输出价值的平台,才是真的跟大众脱离,走向无用
“浮悬在空中的灰尘曾经是一座房”展览现场 摄:凌宗权
6、叛逆也是一种品质
我接触“艺术家”这个概念比较早,好像冥冥注定会往这条路上走。
对那些“和大家不一样”的东西我从小就很感兴趣,好奇心重,也比较叛逆,对有共识的内容始终抱有怀疑态度。年轻时这种叛逆可能更多的是一种彰显个性,或仅为了叛逆而叛逆。长大后会觉得这是一种很宝贵的品质,尤其是在这个时代。
“浮悬在空中的灰尘曾经是一座房”展览现场 摄:凌宗权
·
“浮悬在空中的灰尘曾经是一座房”
·
为了更好地呈现展览现场,胡为一其实花了不少心思。
如入口设计成一个通道,让观众有从亮至暗的视觉适应感,展厅切割成不同空间且各有主题,部分作品间有逻辑或细节的关联,层层递进后,便是那个已进化到第七版的《低级景观》,终抵高潮后,整体观展体验舒适且满足。
在这个有关记忆的视觉剧场里,观众既可看到艺术家诸多代表作,如《家》(2018)、《信仰》(2019)、《无痕》(2019);也可目睹他2021年的最新创作,如《浮悬在空中的灰尘曾经是一座房》、《冰箱纪念册》、《低级景观7》等,而它们之间的多维链接则是理解胡为一的最优通道。
浮悬在空中的灰尘曾经是一座房
年代:2021
媒介:摄影
尺寸:100cm×133cm 或75cm×100cm
材质:臻墨黑白数码微喷、哈内姆勒摄影纯棉金属面、纯铝板、实木框
《浮悬在空中的灰尘曾经是一座房》也是本次展览的名称,其与城市生活有关,亦和人类前行的命运相携。2020年间,艺术家生活的城市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为此拍摄了大量照片,做模型、搭建后再翻拍等,某种身体力行的经验渗透其中。微观与宏观间的关系是艺术家较为迷恋的主题之一,从对物的迷恋到重新发掘再造至物与物之间的全新关系,诸多物的隐喻和想象由此散发出独特魅力,而图像的各种意象经他之手又具备了某种看似荒诞却真实的视觉奇幻感,既有冲击力又迫使观看者冷静,此类能量的传递十分有趣。
冰箱纪念册
年代:2021
媒介:摄影装置
尺寸:尺寸可变
材质:宝丽来拍立得相纸、磁铁、旧冰箱门
《冰箱纪念册》也是今年最新的创作,艺术家收集多年的90年代家庭合影照被有意或无意地组合,通过当代冰箱贴的形式集体呈现,细看图像本身,会发现主体人物的背景以及建筑物都被加上了不同浓度且形态各异的黑烟,记录着历史的痕迹。而《低级景观7》更让人动容,在特制音乐的环绕下,铝合金、不锈钢、动物骨头等锻造出的各色锋利不锈钢纪念碑循环反复又以某种非常态的形象出现在显示器上,静默伟大又奇妙。这个现场,建议多花点时间静待其中。
低级景观7
年代:2021
媒介:影像装置
尺寸:90cm×90cm×175cm
材质:铝合金、不锈钢、动物骨头、摄像头、伺服电机、液晶显示器
自2014年《我静静地等待光从身体穿过》系列名声大噪后,胡为一将创作引向更深度的社会讨论,作品的面貌也愈加系统化。在时空共享中表征视觉文化叙事的动态交流与意义生产实践,其践行的是艺术本体与置身其中的社会文化的关联,并逐步从视觉文化的叙事转向建构权力与情感的艺术对话。这类认知范式下伦理关怀与观念革新的表意呈现的是个人审美启示与时代人文构想的辩证共融。
信仰
年代:2019
媒介:摄影
尺寸:350cm×466.6cm
无痕
年代:2019
媒介:影像装置
尺寸:95cm×170cm×20cm
材质:铝合金、钢化玻璃、70寸液晶显示器、滑轨、步进电机、刷子
家
年代:2018
媒介:影像装置
材质:27寸液晶屏、铁质支架、水泥砖
尺寸:240cm×80cm×180cm
“很大程度上,胡为一的系列作品《浮悬在空中的灰尘曾经是一座房》,在创作方法上似乎反转了博尔赫斯小说里‘地图王国'的寓言,在他将建筑物的照片进行模型化戏剧化和合成再创的过程中,他又在最阔大程度地接近博尔赫斯关于精确性的寓言:现实观照出一个个荒诞的魔幻显影。”王凯梅如是说。
“一切最终都要回到创作者的主观性上,任何技法的提升都只是为了在创作语言上多一种选择而已,并不是最终答案。”艺术家围绕“图像生产”的创作母题,综合使用多种媒介,它们的错位结合在视觉的转换中激发了矛盾与共存的张力,为观者展开一幕幕真实而荒诞的视觉奇趣。他的创作充满对未知的探索,和对生命中那些忧伤的把握及对自然和身体伤害的好奇,但矛盾共存最终还是在权力规范的标准和欲望的混合下回归人造本源。他将自己生活的城市空间作为创作的主体,以独特视角切入文化发展内核,从平面化的身体感官走向更加立体的深度社会讨论里,其中洋溢着的诗情画意更动人心弦。
艺术家
胡为一是一位现工作和生活于上海的当代艺术家,201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他善于结合多种媒介进行创作,尤其以摄影、影像、装置为主要表达,其工作充满对未知的探索,对生命中那些忧伤的把握,以及对自然和身体伤害的好奇。胡为一将自己生活的城市空间作为创作的主体,并以独特的视角切入社会文化发展内核,从平面化的身体感官走向更加立体的深度社会讨论当中。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公共机构展出并被收藏,包括苏黎世Helmhaus美术馆、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余德耀美术馆、龙美术馆、昊美术馆、广州时代美术馆、香港艺术中心等。并于2014年荣获第二届三亚艺术季华宇青年奖。
南山138
2021年,“南山138:浙江的青年当代艺术推广项目”现已步入第四年的成长阶段。今年我们选择以“剧场(Theatre)”为年度主题,重点关注美术馆场域中的“表演与观看”,即在当代媒介的展示范畴中,致力于表征视觉文化叙事的动态交流与意义生产过程。首场展览“胡为一:浮悬在空中的灰尘曾经是一座房”将以诗意与具象的相融共生,现实与超现实的内在呼应,构建起一个景观消逝与希望并存的多媒体“剧场”,彰显策展叙事之于人文构想的启示作用。
作者:邹萍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