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人来到这世上,就几十年。相对于永恒的自然,就是“一瞬”,如庄子所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功名利禄、成败得失都是过眼云烟,最终还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这些道理谁都明白。但无论什么社会身份的人,不把自己折腾得伤痕累累后又是不会明白的。什么“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到哪里去?”这些玄乎的命题,都是吃饱了撑的。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就说“一切生命的本质就是苦恼”。他的基本观点,幸福是消极的,痛苦才是积极的。因为幸福是不具体的,也无法定义,所以是消极的;而“灾难”和“疾病”无论对于富人和穷人都是一样地痛苦,一样具有摧毁性的力量。所以说,痛苦是积极的。
叔本华还说:“死亡便是上帝给予人最为心满意足的恩赐。”
叔本华是重量级的哲学家,他的每句话对人类思想史都可能砸一个坑,他说的道理想不正确都不行。但中国人还是很回避“死”,以致在日常生活中和“死”谐音的“4”这个数字也极力回避。
芸芸众生自不待言,最高统治者从秦始皇到末代皇帝溥仪这两千多年,每个皇帝无不希望自己长生不老,以便享受更多的“快乐”,所以“万岁”山呼。还有那么多皇帝为着长生不老而求仙问道,炼丹吃药。但细数下来,又有几个皇帝活满了六十岁,一个甲子是中国人认为不算短命的基本数据。
我们还是用孔夫子的论断“未知生,焉知死”来理解人生吧。且把“生”和“死”的深刻内涵留给哲学家们去讨论,我更关心有“生”之年寻求更多的快乐,因为我没有悲天悯人的哲学家所具有的博大胸襟和深邃思想,我也不是悲观主义哲学家的追随者。
西方精神分析学派哲学家认为,人自剪断脐带,离开母体之后就是孤独的,世界是“不安全的”,所以才有在心理上“渴望返回母亲子宫”的情结。中国人是崇尚诗意的东方民族,是不是就把“返回母亲子宫”这种情结,表述为“落叶归根”的故土情怀。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这是八百多年前社会精英感叹人世沧桑留下的句子,今天看来还是鲜活的。
可见,人生一世,不是来享福的。所以,人类社会才产生宗教。各类宗教的基本主张都差不多,人到世上就是来“受苦的”、“赎罪的”。于是,所有的宗教都“劝人行善”,这样才会减轻痛苦。
人是不是就没有快乐?当然不是,人有各种各样的快乐,但这些快乐的本质就是叔本华“消极幸福观”产生的快乐。比如买彩票中奖的快乐;比如十年寒窗考取名牌大学的快乐;比如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听见婴儿第一声啼哭的快乐;比如大病痊愈出院的快乐;比如受到领导嘉奖的快乐;比如多得一份奖金的快乐;比如在陌生地方内急找到厕所时的快乐等等。这些快乐的幸福感是短暂的,因为是和相应的痛苦作比较而产生的反差,而且新的痛苦随之而来。
我认为,人的一生,真正拥有单纯快乐的阶段只有童年,古人说“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所以才有“童心未泯”、“童言无忌”、“返老还童”、之类的词语;民间俗语还有“童子尿,当香料”的美誉。
因为童年具有非功利目的最纯粹最美好的快乐。尽管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有过快乐的童年,但不是谁都能回头欣赏童年的快乐。不然怎么会有 “小儿科”、“小屁孩过家家”的不屑比喻。
我从来认为,与其浪费时间看那些庸俗的逗乐小品,不如看小屁孩过家家快乐。
一次,我蹲下看孩子们在一个水坑玩耍,他们一会筑堤引流,一会制造落差和漩涡;一会又玩“捉鱼摸虾”,一会又用树叶玩划船。还有一次,看一群孩子玩瓦片木棍,他们会在地上搭出各式各样的建筑,有的如仰韶文化的半穴居,有的如小楼庭院。我当时就想,也许我们的水利专家和建筑师儿时就是这样过来的,就像某科学家儿时钻进鸡窝孵蛋一样。只是我们成年人心事太重,已经忘却自己的儿时,也无能力欣赏孩子的快乐。
我欣赏了,我快乐了,这是一种状态。
其实,禅宗修炼的最高境界,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回到“人之初”的纯粹。
《五灯会元》卷三“大珠慧海禅师”有一则公案:“问:和尚修道,还用功否?师曰:用功。曰:如何用功?师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曰:一切人总如是,同师用功否?师曰:不同。曰:如何不同?师曰: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般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这则公案的偈语后来被王阳明用于诗句“饥来吃饭倦来眠”广为流传。
吃饭睡觉是如此简单的日常行为,为什么常人却不能纯粹。我相信吃饭时“百般须索”的人不是在想“粒粒皆辛苦”;睡觉时“千般计较”的人不是在想“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不然为什么那些拥有光荣与财富的社会精英们会抑郁、焦虑、厌倦、吸毒、自杀……。
记住禅宗要旨“平常心是道”,记住无论什么年龄段都保持“绝假纯真的童心”,就会得到更多的快乐。
于是赋得颇有“劝世文”意味的二十八字与诸君共勉:
春夏秋冬几十度,
衣食住行甘共苦。
功名利禄付流水,
快乐还是人之初。
作者:何昌林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