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隋丞的《都市與浮水者》系列(纽约《彼时•此刻》展)

  今年十月,当我看见艺术家隋丞(1965- )的《都市与浮水者》系列版画与他用鱼眼镜头拍下的马耳山之春,因重复与累积的象征符号,还有那立体球面的映照,惊叹地,我第一个反应是,难道荷兰版画家莫里兹•柯奈利斯•艾雪(M.C. Escher, 1898-1972)复活了吗!

  签名形式

  因着《都市与浮水者》(2006-2010)牵引,我探索了艺术家的其他作品,包括《游观山水》、《偶像》,一直到近两年的《游观》、《云山》、与《浮水者》水墨系列,不难发现,有一个一而再,再而三出现的对象,类似于「 ∧」往上突的视觉符号,但这没有固守不变,外形也发生各种变异,就以《都市与浮水者》为例,底面散布的密密麻麻,那代表什么呢?水的波纹吗?还是山、高楼大厦、或人群呢?还是一种拥挤的意象或被某一抽象化的思想呢?另外,画面也有另一种如「 山」形一样白白的似幽灵,两、三、四个在那儿浮游。我在想,德国心理学家佛洛伊德若活着,一定会解读成「阳具」,欣然地为这位艺术家做性的心理分析。

  隋丞的创作,不论是透过影像、装置、油画、水墨、书法、或版画,都离不开此符号,不论他是经意识或浅意识放入,不论那代表什么,重要地,这已成了他艺术的签名形式了。

  浮水者

  在马耳山之秋,在那195号的荒废别墅,他将段晨描绘的六十五张《浮水日志》一一贴在室内的各墙面上,也拍摄了一些影像,其中之一,是一个墙面上以水平方式排列十张纸页,每一张全为那「 山」形幽灵的模样,没错这是「 浮水者」,蹊跷地,这墙面映照了一个光与影,显然从门窗射进来的黄金般闪亮的光线,而光里含有一个黑影,是一个从头到肩膀的人形,整个氛围十分动容,我疑惑为何如此拍摄,艺术家想暗示什么呢?或许告知浮水者即是自己的身影。

  意识到这角色,应该是来到深圳才开始的,之前隋丞在辽宁出生、长大、求学,之后来到高度工业发展的城市,处处是工厂、高楼大厦,人潮来来往往,快速的生活步调,自然地,灵魂一点一点被剥削,不落实的漂浮之感也跟着上来了,艺术家曾说:

  … 当红灯转成绿灯的瞬间,等待过马路的人群会如浪潮般向你涌来,而我伫立在那,去接受这种我被置入浮水中的感觉,这种感觉我确实可以将其提炼出某种概念,并转化成我的方式去表达。

  你静止,人潮却要扑过来,你怎能前行呢?只能被推来推去,如在海浪中,任水推把了,城市是很霸道的,而这艺术家探索的,也就是深陷在都会的人与他们的生存景象。

  与其说浮水者是他自己,更阔大的触及到云云众生。

  视觉演化

  《都市与浮水者》是多年演化下来的,若看整个系列,你会发现他很能玩弄观者的眼睛,是一位视觉把戏的拿手!怎么说呢?第一眼看时,特别是初期(2006年)之作,有道路(或高速公路)蜿蜒交错,有交通标志,有路行的轨迹,有虚、实线箭头的指引,我们会意识这是鸟瞰图,彷佛从上往下观看城市的景象。然而,再观看后期(2010年)之作,像〈都市与浮水者之六〉,这时,这些一条一条交错的已不是蜿蜒的公路了,倒像工业或空调的管子,我们彷如落在垂直侧面的位置上; 若再看〈都市与浮水者之七〉,视角又换了,应是在水平的方向,后面这两件作品,那密密麻麻的背景此时被转换了,成拼凑的砖块墙。姑且不说那些平面的交通标志,这也是混淆观者的眼睛的另一因素。

  我认为艺术家实现了一个精湛的错视画技法(Trompe-l’œil),我也认为他的作品可跟奥普艺术(Op Art)媲美。

  赋予的情感

  因马耳山之行,他也用文字抒感,先是春天,他在那儿看见玉米苗及三百多栋废弃的别墅,写着:

  玉米和别墅的组合,扰乱了我的思维... 虽然建筑荒芜了,但植物却勃勃生机... 废墟别墅群变得华丽起来,重复而有差异的建筑体沿山脚排列,在玉米青苗旺盛生命力的衬托中,等待成长。

  秋天,他又再去了一次,他说:

  金黄色调中透露出孕育后的满足... 小路两旁的玉米已经成熟,经秸秆儿和叶子褪去绿色变成枯黄,间或露出的金灿灿玉米棒尖头。山风突然吹来,带着长长的余波,唏嘘刷刷叶子的碰撞声音,伴随于风舞动的成片的高高低低起伏,迎风而来摆动的叶杆,挣扎祈求着,不愿枯萎,尽管金黄色的果实会延续他们的生命。

  半个月后,友人来电,说玉米叶梗全倒下来了,那时,他开始想象:

  那些枯黄的玉米秸秆在静谥的夜色里被山风吹起的争扎姿态,耳旁也响起了窸窣的哀鸣声,玉米在深秋的马耳山下,在那些华丽废弃的别墅注视下,等待下一年的轮回。

  艺术家用鱼眼镜头拍摄了春天,那高度的临场感,简直把观者拉了进去; 果真,秋天他又再去一次,这回在别墅内将浮水者的生命情态用文字构成的图像方式来表现; 直到深秋,激素也因距离被释放出来了——整个过程,他认真用了知觉,对季节、气候的变化,对生命的模样,对摇摆的姿势与叫嚣的声音,对内在的变异.... 种种,都牵动了他,可见他对事物演化的敏感。

  同样地,《都市与浮水者》也是艺术家对城市的知觉与过程的演化,看着这些作品,如射出的扣板机,直入了我们的感官,将我们拉进了都会,在里面游走,看见工业与经济的纠缠,目睹熙熙攘攘的人群、高楼大厦林立,听到叽叽喳喳、车辆咻来咻去,呼吸着工厂喷出的乌烟瘴气,标志与箭头不再是指点迷津的罗盘,却成为自由受限的表征,然而.....

  生命的超越者

  在〈游观山水之五〉中,有一群人仰头望着天空,雨也落了下来,这儿,艺术家立下了一个祈雨的姿态,他渴求雨吗?水是让人类存活下来的资源,也是文明的起源。我终于明白,他扮演一个浮水者的角色,看啊!你会发掘——他不被动,也没被大势力推走,不论游到哪里,他没被淹没,头与肩膀一定露了出来,一种凛然姿态,他,俨然是一位生命的超越者!

写于2015年十一月三日,爱丁堡

作者:方秀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