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中画色彩的立言·引言

2017-06-12 15:52

  本课题以中国画色彩语言为研究对象,其范畴涉及美术学、色彩学与文化学。

  作为中华文化的视觉表征与造型艺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画色彩语言构成了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独特体系。在经史子集等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大量关于色彩文化的记载,反映了中国古代色彩的审美观念与实际应用情况。历代诸多画学着作,无论是史传类,还是理法品评类着作,都或多或少地涉及中国画色彩问题。民国以来,于非闇、蒋玄佁等学者纷纷涉足中国画色彩研究领域,使此项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着作有:于非闇的《中国画颜色的研究》[1]、蒋玄佁的《中国绘画材料史》[2]、彭德的《中华五色》[3]、牛克诚的《色彩的中国绘画》[4]、潘吉星的《中国造纸技术史稿》[5]、曾启雄的《中国失落的色彩》[6]、王定理的《中国画的工具及材料运用》[7]、王文娟的《墨韵色章:中国画色彩的美学探渊》[8]、赵权利的《中国古代绘画技法、材料、工具史纲》[9],等等。这些着作分别在不同程度上、从不同侧面对中国画色彩语言进行了汇编、整理和专门研究,为本课题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和参考的研究线索。

  一

  大体上,中国画色彩语言研究往往分为三种类型-工具材料类、技法式样类和审美认知类。这三类研究各有侧重,从不同维度加大体上,中国画色彩语言研究往往分为三种类型-工具材料深了对中国画色彩语言的认识,却都属于单一化的理论范式,学科视野较为狭窄,忽视了工具材料、技法工具和审美认知三者之间互动的结构关系,未能将中国画色彩语言研究提升到全面、系统的高度。

  从根本上看,单一的研究方式之所以不能对中国画色彩语言进行系统诠释,其原因在于:中国画色彩语言在本质上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如果仅仅采取分而治之的方式来研究,则难免忽视各个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无法勾勒出中国画色彩语言的整体性状与内在逻辑。

  有鉴于此,本课题采取了系统性的研究方法:

  其一,以互证法将文献考证、图像分析、田野调查与技法实验相结合。其中,文献考证以古代画论为重点,旁及经史子集、笔记、方志;图像分析范围主要包括帛画、壁画(以敦煌、永乐宫、云冈石窟为主)、古代卷轴画(以故宫博物院藏画为主)、民间年画、现当代中国画作品(以中国美术馆及在京的评述收藏单位为主要对象),图像资料的采集以亲眼实见为原则,同时参照相关出版物中的印刷品;田野调查主要针对生产笔墨纸砚的传统作坊来展开,探寻媒介材料工艺的历史基因;技法实验则结合本人在绘画创作中的实践及体会,对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绘画作品的设色技法进行实验,形成色彩语言的分析报告。

  其二,以辩证法兼顾“长时段”视点和“物态学”分析,透视媒材演变、技法发展和观念变迁之间的互动进程。以中国画色彩的发展为主线,介绍中国绘画的发展历史,阐明色彩在中国绘画中的作用,描述几个重点历史时期的色彩面貌及其变迁的整体取向,并结合绘画理论、画家和绘画作品阐释中国画色彩体系,纠正当前史论界存在的一些学术误解及偏见。从中国绘画历史的角度探究色彩与中国绘画的成因、属性、沿革、风格形成与艺术表达之间关系。

  其三,以综合法吸纳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力求将宏观论述、中观考察和微观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宏大叙述与个案研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运用这些研究方法,本课题旨在通过考察历代画作并结合笔者30多年的创作经验,分析中国画色彩语言的内部结构,在色彩语言分析的基础上归纳中华文化系统中的审美认知方式,探寻中国色彩文化的发展理路,整体诠释中国画色彩语言系统,进一步说明色彩在传统中国绘画史及现代绘画继承发展中的重要性与必然性,重新认识中国画的当代问题。

  二

  依上文所述,中国画色彩语言体系包括三个子系统:工具材料系统、技法式样系统与审美认知系统,三者各有所本,又互为动因。

  工具材料系统由颜料(主要包括矿物性的石色、植物性的草色、墨色、印料)、调和剂(主要包括胶和水)、画底(主要包括绢与纸)、工具构成(主要包括笔、砚、印)。这些特定的工具材料组合,又分别与不同的技法产生不同的结构关系,从而衍生出不同的式样和风格。技法式样系统则包括设色技艺、样式,它意味着特定的颜料、设色技法往往并与特定样式产生不同的结构关系。审美认知系统包括色彩视知觉、审美范式、文化模式。视知觉是一种给现实赋予形状、色彩和意义的知觉形式,色彩视知觉则是观察感知外部世界、进而结构色彩的通道。观察方法的差异必然导致形式的差别与色彩意义的不同,而色彩语言的差异也可归结为审美范式、文化模式的不同,审美范式影响视知觉心理。对于这三个子系统,我们如果以静态模式去分析,往往容易将其割裂为三个相互孤立的块面,而对中国画色彩语言体系产生整体而辩证的认识。

  毋庸讳言,在全球化的当代语境下,任何单一的研究方式都无法对中国画色彩语言进行系统诠释,因而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随着世界各国艺术交流的日益扩展,中国画色彩语言亟待纳入宏观的视野加以系统研究,以便对当代中国画语言的全面创新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依据。

  三

  在论文结构方面,本课题正文分为八章,其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主要以史前中华色彩遗迹为探索原始色彩认知的重要对象,研究原始色彩经验的视觉编码过程;以甲骨文中的颜色字作为解读中国远古色彩认知的关键密码,追溯中华色彩体系的渊源;对于以五类分的认知构造进行追本溯源,破解中国五色观念起源问题。

  第二章,主要研究五色观念由周至汉的体系化与定型过程,分别阐述儒家、道家、佛家文化中的色彩观,并从民间文化、服饰文化、文学等维度透析其中蕴含的色彩观念。

  第三章,主要诠释“青、赤、黄、白、黑”五大色系如何通过对呈色物质的不断选择与融汇而构筑中国画色彩语言系统,按五大色系分门别类地阐述中国画的颜色原料所具有的不同色彩语素功能与属性。

  第四章,主要把设色工具与媒材作为承载色彩语言的基本介质纳入色彩语介的理论层面,研究历代绘画工具材料在中国画风格变迁中扮演的功能角色及其对中国画色彩语言的重要影响。

  第五章,主要分析不同的中国画色彩语素如何通过对比、呼应、承接等程式而形成特定结构,以及如何在色彩语汇层面组成了稳固而多样的间色构造;同时分别从重着色、浅着色、水墨、彩墨诸类型,阐释中国画色彩语汇的内在结构。

  第六章,主要考察勾法、染法、填法、醒法、作底反衬法等中国画色彩语法的发展历程,揭示中国画色彩语法与不同画体的特定关联,主要包括人物画体与平涂、凹凸法、晕染法等语法程式,山水画体与点、勾、皴、擦、染等语法程式,花鸟画体与填色、晕染、点写、烘托、打底及反衬等语法程式。

  第七章,主要梳理传统中国画色彩美学之历史源流,解读绘事后素、随类赋彩、墨运五彩等重要命题,分析中国画论中的色法理论、色彩学思想及其历史影响。通过比较法来论述以经验主义为主的中国色彩观与实证主义的西方色彩观之间的差异,阐明中国色彩学理论的哲学性与中国画色彩语言的类相特征。

  第八章,主要考察当代中国画在工具材料与色彩语言方面的新动向,探寻中国画色彩语言创新的可能性,同时结合个人的色彩语言实验提出构建当代中国画色彩语言体系的初步设想。

  注释:

  [1]于非闇:《中国画颜色的研究》,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55年版。

  [2]蒋玄佁:《中国绘画材料史》,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6年版。

  [3]彭德:《中华五色》,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

  [4]牛克诚:《色彩的中国绘画》,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5]潘吉星:《中国造纸技术史稿》,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年版。

  [6]曾启雄:《中国失落的色彩》,台北:耶鲁国际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7]王定理:《中国画的工具及材料运用》,台北:艺术家出版社,2000年版。

  [8]王文娟:《墨韵色章:中国画色彩的美学探渊》,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9]赵权利:《中国古代绘画技法、材料、工具史纲》,南京: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6年版

(摘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十五”课题《中国画色彩的独立语言》)

作者:申少君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