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7-11-09 23:05
从故乡到世界,从油画到中国画,时空在纸上对话,界线在笔下消解。一个人记忆里的灵山秀水,正在唤起每一位观众内心的深情。
今天,让我们走进刘云心中的"灵山秀水",在山间烟岚和水底波澜之间,聆听艺术背后的故事。
追忆·灵山秀水
刘云:我的创作来源,应该说还是来自于南方的山水,尤其是生我养我的湖南山水。实际上更多的来自于童年对故乡山水的记忆。
记忆,是艺术的母语。许多文学家、艺术家都曾深情缱绻地回忆自己的童年。
刘云的童年生活,同样是他艺术创作的宝库,无论是他早期的油画创作,还是现在的中国画创作,都深深地烙上了童年的印记。
刘云:往往我出去写生也好,出去采风也好,我可能跟很多画家都不一样。很多画家可能看到眼前风景就会很激动,就会坐下来,就会不停地在画。而我恰恰是那种用眼睛,用脑,去观察,去储存,往往回来以后不会马上把这个地方的东西画出来,有时候需要很多年沉淀。
当刘云的眼睛,接触到瞬间的美好,他的心会在当时有所触动。多少年以后,经过了记忆的沉淀,情感的发酵,生活的感悟,他的艺术才会从其中慢慢提纯,慢慢呈现。
刘云:所以我现在很多系列的作品,那真就是儿时的记忆。那种记忆,我个人认为是没有刻意去表达的,完全是不自觉的流露出来的。我对山水画的创作也是这样,我有很长的一个储存、发酵的时间。这个时候再创作出来的作品,完全是一种自然的状态,完全是一种内心的丘壑,也是我心中的山水。
云游·灵山秀水
大诗人大画家的背后,都有一个大美故乡。
诞生在洞庭湖边的刘云有一个特别的嗜好,那就是乘着小舟深入到洞庭湖区的芦苇荡,或是独自一人去大山森林。
对于身陷名利、久居都市的现代人而言,这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奢侈品;而对于刘云来说,这是滋养他艺术灵感的沃土。
刘云:我最后走到中国画创作的这条路上来,它有很多偶然,也有必然。我发现,一旦中国画上手之后,就放不下。技术的这种东西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还是对中国画的一种理解,一种传承。当然其中还有笔墨的问题,有技术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更多的是精神的问题。其实一个艺术家所创作的作品,是代表他最内心深处的一种独白。这种独白我觉得有很多东西是跟艺术家的气质、跟性格相关。
三十多年前,在中国美术馆的“湖南青年美术集群展”上,周思聪老师指着刘云先生的画说:“刘云,你的画里所追崇的东西是我多年苦苦探索没有找到的东西,而你找到了。”
她指的,就是刘云画里的那种“静穆之美”。
刘云:我当时记得,我那个时候说,周老师,如果你有时间到湖南,到岳阳来,我们乘着小舟,到芦苇荡,躺在小舟上,面对芦苇(和眼前的景色),我想这种东西,就会自然而生,你就会找到。
洞庭水乡,远山,湖光,月色,摇曳的芦苇荡,飘荡的小木船……
刘云常常行走于家乡的灵山秀水之间。他用双眼去记录美好,用心灵去感悟自然,而流于他笔下的,则是如诗歌般婉约,如梦境般静谧的画面。
正因如此,他被当时的艺术界誉为“湖畔诗人”。
家乡山水,是“湖畔诗人”灵感不竭的源泉。
寄情:灵山秀水
刘云: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山水世界,一个美好的世界。传统中国画的山水,是可游、可望、可住的。我觉得当代的山水与传统的山水有一定距离,或者说是有别吧。因为我们这个时代,跟我们的先人,跟传统的山水和生活方式都不一样。从你的山水(作品)里传递这个时代的审美,文化形态,自然山水的状态,这个我觉得很重要。
站在刘云的作品前,我们仿佛也能走进他心中的世界。
那自然界的神秘力量,人的静穆精神,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纯净世界,始终存在于刘云的创作脉络中。
刘云:一个艺术家背后,都有一个大美故乡。而且这个故乡是支撑着他一生,在艺术的旅途中最坚实的支柱。我个人觉得这个(我作品里的)山水,它既是代表南方山水很强烈的特点,其实真正的,我个人感觉,它还是我心中的山水。恰恰是我觉得,我找到了人们的共识。
随着岁月更迭,在历经了童年时代的天真浪漫,青春年华的多愁善感后,他的笔尖被寄予了更多的灵气,更多的情感。
因此,当我们看他笔下的“灵山秀水”,我们看到的是他的美好记忆,他的魂牵梦绕,他那倾注了全部爱意的精神家园。
“灵气氤氲,
山间烟岚。
秀美澄澈,
水底波澜。”
刘云:我这次展览的主题,我个人认为是较好的反映了我内心真实的感受,也是我内心中企盼的一种山水,叫做“灵山秀水”。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