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千年景瓷,宛如江南典雅、古朴的女子,风姿绰约、风情万种。
文献记载中“新平(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更名为浮梁)冶陶,始于汉世”的景德镇瓷器,在唐武德年间就被誉为“假玉器”,贡于朝廷。
千余年的美名,绝非一朝一夕成就。想一窥瓷都旧时繁华,离不开历代文人墨客的记述。古时文人们,在迷恋这种散发泥土气息的艺术同时,也不忘以笔墨记录他们对瓷都的印象,为后世探知景德镇历史留下了珍贵一笔。
当然,这些记述中有长篇大论,也有只言片语,更有无心之作,甚至有“歪打正着”的。不管怎样,细细读来,还是饶有趣味并且信息量巨大的。
景德镇浮梁古城 赵玉国摄
柳宗元受人之托
强盛的唐帝国,不仅国力强盛,瓷也强盛。唐代的浮梁县昌南镇(景德镇旧称)不仅出了陶玉、霍仲初这样的制瓷高手,也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地位,引得许多文士流连此地。
当时,浮梁是全国最大的茶叶集散地之一,客商往来频繁,商贸发达,也成为国家税收的重要支撑点。据《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唐元和八年(公元813年)前,浮梁“每岁出茶七百万驮,税十五万贯”,按税推算,约占当时全国茶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唐代王敷《茶酒论》中“浮梁歙州,万国来求”的记载,生动地描述了当年浮梁茶市的盛况。大诗人白居易更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名句。
也就是在元和八年,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散文《代人进瓷器状》。文中,柳宗元对所贡瓷器赞赏有加,认为其很时尚,质量又好,将来必定能取代玉器,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
柳宗元此文是应时任饶州刺史的朋友元崔之约而作,二人为至交。因元崔要向朝廷进贡一批浮梁出产的瓷器,特请他代写奏章。那时,柳宗元已才名大著,他用 83个字的呈文盛赞了当时的浮梁瓷器:
瓷器若干事。右件瓷器等,并艺精埏埴,制合规模。禀至德之陶蒸,自无苦窳;合太和以融结,克保坚贞。且无瓦釜之鸣,是称土之德。器惭瑚琏,贡异砮丹。既尚质而为先,亦当无而有用。谨遣某官某乙随状封进。谨奏。
此文含而不露、褒而不溢,既是柳宗元诗文中唯一专门描述瓷器的文章,也是最早记录浮梁瓷器的珍贵文献。能得到这位大文豪的赞誉,说明当时昌南镇所产饶窑瓷器已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平。
(清) 汪成霈 御制诗意百福繁生图 纸本设色
纵129厘米 横62.2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时瓷窑三百座
对每一个景德镇人来说,他们不应忘记大宋这个王朝,因为是宋朝给“景德镇”正了名。从北宋第三个皇帝宋真宗景德年间开始,皇家御用景瓷都打上了“景德年制”的招牌,于是天下皆称“景德镇瓷器”,景德镇由此而得名。
12世纪初,战争使宋王朝南迁,政治、经济重心也随之南移,全国的制瓷技艺更是向景德镇集中。当时的景德镇集南北名窑技艺之大成,工艺水平突飞猛进,生产规模更加扩大,进入了制瓷业大发展的时代,成为“业陶都会”。
业态的逐渐成熟,也让更多文人关注并参与这个行业。南宋蒋祈就以一篇《陶记》记述了当时景德镇制瓷业的繁荣景象。《陶记》开篇就说“景德陶,昔三百余座”,能想见全镇“村村陶埏,处处窑火”的盛况。《陶记》全文只有1090字,言简意赅,内容丰富,对景德镇瓷业生产的原料产地、生产关系、制作过程、窑场建筑、窑器品种、瓷器贸易等情况都做了比较详细的记述,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关于瓷业生产的专著。
蒋祈赞美景瓷“埏埴之器,洁白不疵,故鬻于他所,皆有‘饶玉’之称”,这与宋人的审美观是相符的。宋代文人强调作者个人内心情感的抒发,趋于平淡素雅、天真清新的风格,从唐诗与宋词的比较中不难看出,宋代少了些轻裘长剑、少年英杰、醉卧沙场的气魄,而多了些红烛美酒、闲云野鹤之意。
这种时代风尚,深刻影响了宋代陶瓷的风格。宋代瓷器一反唐代的丰满华丽,在总体上呈现一种“雅”化的审美风格,以釉色和造型取胜。宋代的五大名窑和耀州窑、越窑、龙泉窑等出产的瓷器和景德镇窑的青白瓷等,都是如此。作为宋代以景德镇为代表的青白瓷,更是呈现出独有的审美风格—沉静素雅而风姿卓绝,意蕴隽永而莹润如玉。
南宋著名词人李清照在《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中有“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的名句,说的就是当时景德镇出产的瓷枕。宋时的景德镇窑影青釉划花委角瓷枕,整体为长方形,中部略低,两端略高,方便人枕着安睡。同时,这种玉枕的四角都较为圆润,这也是其“委角枕”之称的由来。
玉枕之称,除颜色似玉外,还因为瓷枕如玉一般给人清凉的感觉。在没有空调的古代,为了能得一夜清梦,古人也想出了各种高招,瓷枕就是让古人在炎炎夏日安然入睡的“神器”之一。这是因为瓷枕的釉面具有清凉、去热的物理特性,枕在瓷枕上,体会它带来的冰凉感觉,不但有助于纳凉去暑,更有助于睡卧者处于安乐祥和的心境而酣然入梦。
古代不少文人墨客都留下了有关瓷枕消暑的名篇,如清乾隆帝就曾写道:“瓷枕通灵气,全胜玳与珊。眠云浑不觉,梦蝶更应安。忘机堪画寝,一枕最幽宜”,表达了瓷枕带给自己的喜悦。从中也能反映出,景瓷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多么息息相关。
(清) 陈兆凤 博古花草 纸本设色
纵231.7厘米 横117.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冯梦龙无意之笔
明代的景德镇官窑,由于无法满足宫廷大量的使用需求,于是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官搭民烧”现象。民间制作的瓷器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甚至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这一现象,也被明代小说家冯梦龙记录在作品中。
在冯梦龙的传世名著《醒世恒言》中有一篇《一文钱小隙造奇冤》,其中写道:“话说江西饶州府浮梁县,有景德镇,是个马头去处。镇上百姓,却从烧造瓷器为业。”“就中单表一人,叫作邱乙大,是个窑户一个做手。浑家杨氏,善能描画。乙大做就瓷坯,就是浑家描画花草人物,两口俱不吃空。住在一个冷巷里,尽可度日有余。”虽然这只是作者无意之中留下的一丝信息,却是十分珍贵的。
故事中的人物邱乙大是景德镇人,住在一个冷巷里。画瓷的是“浑家杨氏”,其夫管粗活,淘泥做坯,她描画“花草人物”。百余字的轻描淡写,却提供了丰富的史料。《醒世恒言》是文学作品,邱乙大和杨氏可能出于虚构,但所描写的制瓷画瓷情景,当是明代民窑瓷户生活的真实写照。
这段描写,最使人感兴趣的是邱乙大和杨氏的分工。男做粗活、女做细活,是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的分工方式。像民间玩具产地,男人多担负和泥造型的工序,女人和老人则多担负描画彩绘工序。瓷户杨氏担任绘瓷,还是这一传统的继承。这就告诉我们,民窑瓷绘的作者中,必有很多女性,特别是家庭个体瓷户。
作者为《中国收藏》副主编
作者:赵玉国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