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亲子情 乡土爱

  中国传统的花鸟画曾于明清大盛,近百年来更出现了许多位各领风骚的名手,而至本世纪八十年代又发生了一次重大的变革。陈永锵正是在这一变革的潮流中涌现出来的,具有独到造诣的佼佼者。
  在陈永锵的画作中,传统的“工笔”和“写意”两种风格已经融入一体,当然,他可以作勾勒精严的《荔》,而画面的构成仍然含有写意的趣味。他可作色域分明富有装饰风的《闲情》,虽近于“重彩”,而色调的清新和谐与情趣的活泼自然,又充满了现代生活的情调。他可作大泼墨的《山中小鸟》,或笔法苍莽颇有黄宾虹、吴昌硕气概的《梅》,但其布局的独特和意境的新鲜却显示了迥异于前人的创造精神。
  总体看来,陈永锵绘画的技法风格是多姿多彩的,他常在一幅画中,工笔写意兼用,而且有时整齐明快。如木刻的(《星期一》),有时笔触浑厚如印象派的油画(《给自己的花》)。这是他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时,深入钻研传统遗迹,求教于海内名家,因而获得了坚实的绘画基础和丰富的艺术素养。开放以后,东西方艺术交流史使他扩展了眼界,汲取多方滋养,加以融铸,形成了自己的艺术语言。
  诗、书、画三者结合的艺术手法,在世界画坛上,可以说是中国独有的优秀传统。陈永锵很好地运用并发展了这一传统。他在画面上的题辞,或繁或简,或横或直,与绘画形成对比而又均衡的形式。他在旧体诗方面是有一定造诣的,可是他在画面上的题辞却大部分运用白话文。那些长篇的题句,干净晓畅,风趣而亲切,凡识字的人都能赏懂。这表明他有心让自己的艺术面向民众。在今天来说,这一点也是十分可爱的。
  如果单从绘画的技能上看,当今能达到陈永锵水准的,决非极为稀少,但他的画却别有一种深挚动人的“亲子之情”、“乡土之爱”。他在《水仙》一画中,题了一段散文记述母亲为了他作画而培植水仙的苦心与期望。他在《清晨》中用一节短文描述了父亲栽种姜花的辛劳、慷慨以及生活的坎坷;他在《童心》和《白帆》的题记中表现了他父亲对于幼儿的挚爱。
  亲子情、乡土爱,决非个人的小事,它及是中华民族伦理传统中的精粹之一。它必将随着历史的进展而为人类所珍视:爱乡土爱亲人,与爱国爱爱民族是一致的;林语堂曾说:“爱国就是爱你幼年吃过的好吃的东西。”语近调侃道理是对的。对于民族国家的爱,是由长期的情节感积累而形成的,决非几句空洞的理论口号所能奏效。
  当然,陈永锵艺术中表露的这种情感,并不是只靠题辞的叙说,而是融贯在他所有的绘画形象中的。在中国画中,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表现泥土浑厚的美,《冬泥》、《泥土》。在《冬原》的题词中他说:“我的乡亲和我乡的沃土一样,没有冬眠。”
  1993年出版的大型《陈永锵画集》后面,印了一张他青年时在农村“浇粪”的照片。他珍视那一段与农民一起劳动的生活,和那无边的沃土。
  中国的知识份子和艺术家,如果对于农村和农民有较深的接触和理解,他就能更多地认识中华民族的灵魂,能够更深地理解民族文化优良传统中的人文思想和美学思想。而这一点,正是陈永锵工艺术的魅力所在。

作者:迟轲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