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我曾临摹过一幅中国古画,上面画有一只绵羊。一眼看去,绵羊似乎是轻描淡写画就,然而当我下笔临摹时,却不由为其坚实无比的结构赞叹不已。”
阿尔贝托·贾科梅蒂
与日本诗人宇佐见英治的会谈
1960年
贾科梅蒂曾多次公开宣称,在少数几件他觉得“最逼真”的古代艺术作品中,有若干件中国绘画与雕塑。1952年,他在瑞士山区的寓所中翻阅书房里的一本中国山水画册。他这样写道:“今晚留存在我记忆中的是塞尚、中国、雷斯达尔(Ruysdael)、梵·艾克(Van Eyck)和埃及的作品。这或许也是留存在几乎所有人,起码几乎所有画家记忆中的作品。若要将范围缩小,则可减至梵·艾克的几个局部特写、一幅埃及浮雕、两至三幅中国作品和雷斯达尔的画作。以上作品均是我觉得最逼真的,尤其是梵·艾克的画作、埃及浮雕以及中国山水画中一道从石间倾泻而下的瀑布。如今人们热衷于谈论中国山水画,我这番话不免有附庸风雅之嫌。世人多推崇山水画所呈现的意境、空间、虚无感,而我则觉得它坚实、精确如硌石。”[1]贾科梅蒂会觉得中国画中的意境、虚无感和空间“精确如石”,这并不令人讶异。他毕生致力探索的,便是此种由内而外构建的精确性。贾科梅蒂在《无尽的巴黎》中所刻画的城市日常景象与中国传统山水画一样,具有某种“平淡”的特质。无尽的巴黎
阿尔贝托·贾科梅蒂
石版画
42.2cm x 32.2cm
1969
弗朗索瓦·于莲(François Jullien)在论述中国艺术时,将这种“平淡”特质描述为:质朴无华、不求闻达,正因为其无为之为而吸引住观者的注意力。[2]“乍看之下,显得平淡无奇,似乎不值得留意,但却能产生无穷的变化,达臻深远的境界,耐人寻味,再也没有限制”。正是有赖于此一“平淡”的特质,观者得以“踏上一条永无止境地不断更新的旅程”。贾科梅蒂用色极简,唯有黑色或带有光泽的灰色,绝不偏重某个细节,远景与近景、局部与整体均一视同仁,观者的目光可自由驰骋,不受约束。贾科梅蒂主张自我克制并不求标新立异,拒绝故作玄虚,透过沉稳细腻的笔触,呈现其高超的艺术造诣。
此一“平淡”的特质也体现在他的雕塑作品之中,人物面无表情,身体也无明显特征。他的绘画则是借助各种深浅层次的灰色调,以最中性的颜色,使意向在观者心中自由成形。《无尽的巴黎》是步入暮年的贾科梅蒂炉火纯青的登峰之作。观者在扉页画像的引领下,潜入《无尽的巴黎》书中的世界,伴随贾科梅蒂走出与世隔绝的画室,深入咖啡馆、版画印制厂中的社交生活,进入充满诗意、空灵而深邃的冥想世界,思考艺术与人生的真谛。无尽的巴黎
阿尔贝托·贾科梅蒂
石版画
42cm x 32.5cm
1969
[1]阿尔贝托· 贾科梅蒂,“15天以来”,《文集:文章、笔记和对话录》,阿尔贝托与安妮特·贾科梅蒂基金会编辑,Hermann Editeur出版社,巴黎,2008年。[2](François Jullien),《平淡颂——论中国思想与美学》(Eloge de la fadeur. A propos de la pensée et de l' esthétique de la Chine),Paula Varsano译,Zone Books出版社,纽约,2004年。文中的引言皆出自此书。*本文是维罗尼克·维辛格为《贾科梅蒂:没有尽头》写的序言,香港:高古轩画廊,2014年,第8-12页。
Figurative Expression Paintings and Sculptures
光达美术馆 光达美术馆是以收藏、研究、展示为主的民营美术馆,座落于杭城南宋皇城遗址玉皇山南麓。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有着丰富的专业级藏品、多元的艺术空间,致力打造一个拥有论坛讲座、艺术沙龙、公共互动、学术研究及艺术衍生品推广等多项发展的艺术空间。
65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作者:光达美术馆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