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乾隆,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皇帝
他雅好古器,还爱写诗
每每有感而发,吟诗赋文赞咏
尤其是对宋代五大名窑的瓷器,反复题咏
遇到难得一见的精品时
还会旨令宫廷匠师将御制诗镌刻在器物上
台北故宫就藏有一件
底部刻有御制诗的宋代汝窑瓷器
北宋 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汝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数量稀缺 传世品不足百余件 这件无纹青瓷水仙盆静谧而神秘 天青色的釉色清朗纯净 器身没有丝毫汝窑器常见的冰裂纹 是目前传世汝窑中 唯一一件没有开片纹路的北宋宫廷御用瓷器 可谓稀世之珍 不过这件珍稀的汝窑器真是用来养水仙花的吗 “官窑莫辨宋还唐,火气都无有葆光。 便是讹传猧食器,蹴枰却识豢恩偿。” 乾隆从底部所刻的诗中告知后人: 这件官窑器应为唐代或者宋代时期 狗狗使用的饭盆 然而几年后,经过乾隆自己的研究考证 他认为这件器物应为宋代官窑制作的猫饭盆 并感叹道: 这么好的器物竟用来作猫碗,甚是可惜! 清乾隆 仿官窑水仙盆(此图为黑白照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还将诗句刻在另外一件北京故宫博物院 所藏的仿宋代官窑水仙盆底部 完成了一次重大的“学术突破” 然而……经后世学者的研究发现 这件无纹水仙盆既不是猫咪狗子的干饭盆 也并非官窑器物,而是汝窑所产 左:北宋 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右:西周 中口父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其器型与古代的礼器“青铜盨”十分相似 所以也有学者猜测此盆多用作礼器 当然,后来人们又认为它的造型 也很适合用来养水仙,所以称其为水仙盆 乾隆皇帝还为其配置了精致紫檀木底座 木座造型极为精致 甚至还带有小抽屉 抽屉内置《乾隆御笔书画合璧》册 分别为乾隆皇帝临摹宋朝四大书法家 蔡襄、苏轼、黄庭坚和米芾的尺牍、题跋 以及梅兰竹菊四幅画作等 可见乾隆对这件汝窑器的浓浓爱意 “贵似星辰”是乾隆皇帝对宋瓷的判断 这句话用在汝窑身上尤为贴切 因为稀少,所以珍贵 汝瓷的稀缺,与其烧造时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汝窑创烧于北宋徽宗时期 其选料优良、制作考究、 裹足支烧,仅以细小芝麻地钉处露胎 北宋 汝窑盘 上海博物馆藏 图源:动脉影 玛瑙入釉,莹润如玉 色泽不浓不淡、不愠不火 釉色天青,淡雅含蓄 既有蓝色的清冷,又含绿色的温和 这般便是“天青色等烟雨”背后的浪漫 釉面多有冰裂状开片,片纹细碎,层层相叠 北宋 汝窑天青釉弦纹尊(细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源:动脉影 器身没有冗杂繁复的纹饰 器物多仿青铜器及玉器造型 处处显露出以宋徽宗为代表的 宋代上层社会审美和宋代时期匠人极致的工艺 在最简约的外表之下,配置最灿烂的文明 北宋 汝窑天青釉圆洗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源:动脉影 但遗憾的是,北宋被金人打劫后 到了不具备烧汝窑条件的南方 因瓷土产地、手艺、文化 都是烧制汝窑的影响因素 故北宋灭亡时,烧造汝窑的手艺也就跟着丢了 汝窑瓷器从创烧至消亡不过短短四十余年 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上堪称昙花一现 传世的宋代汝窑瓷器也不过百件左右 北宋 汝窑浅折腰承盘 波士顿美术馆藏 图源:动脉影 由于数量极为稀少 在烧造工艺上也没有留下太多信息 更为汝瓷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或许正是因为这份神秘 历朝历代的工匠们争相仿烧汝瓷 尤其是到了清代雍正、乾隆时期 对汝窑进行了大量的仿古创新 清乾隆 乾隆款仿汝釉花囊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 仿汝釉圆洗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而这种建立在仿古基础上的创新 也对我们今天的古陶瓷创新 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 北宋 汝窑葵口盏托 大英博物馆藏 图源:动脉影 如今 当这些汝窑瓷器再次出现在我们面前时 遥想几百年前咏诵它的乾隆皇帝 追溯千年前制造它的匠人时 汝窑瓷器 已不仅仅是抟土成器的“物” 北宋 汝窑天青釉刻花莲瓣纹熏炉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图源:动脉影 而是感受到的这些 造型古雅、釉色含蓄、釉质如玉的瓷器 背后那些得心应手地 掌握了窑火幻化特性的宋人 和那些人仁爱物的历代收藏者、鉴赏家 以及他们共同赋予了 以汝窑为代表的宋瓷 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同的特质 “敦厚内敛、优雅含蓄与文质彬彬” 关注我们 每天开启一个艺术盲盒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