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浓艳春华 42cm×72cm 纸本设色 2023年
近日,画家杨燕来发来她关于创作心得的文字,如:“‘庄子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抛开各种虚幻看清世界的本质,直面本真的自己,悬肘中锋刻画线条,游走于画中,任天性使然,万法归己,端正平铺布局,闲自然直接的线条读白内心。影响我的艺术形式:画像砖石,墓室壁画,民间木刻版画,民间绘画,西方现代绘画等。”读了之后,能够对她这些长沙画展里的作品有进一步的理解。我认为,无论是庄子所言,还是她所喜欢的这些,都是正确选择,也是最好的选择。
芝兰满座 42cm×72cm 纸本设色 2023年
记得一个月前,因疫情,回到长沙待了两周。当回京的前几天得知有展览,展名“原上草——杨燕来、杨雪来、杨福音三人画展”将在长沙美术馆开展。开幕前的一小时,我与女儿幸子赶到了展厅,读到了他们三人的水墨、篆刻、书法作品,在杨燕来的陪同下,先期看完了整个展览,印象很深,并取到了展览的一套画册。回京后细细读来,颇有感觉,其中,杨福音先生的书法,有个人面貌,追八大山人气格,之前每次看到他的字,略觉得湘人的那副蛮骚劲儿足,字里面体味出内在的狂狷之意,温婉的结体,霸憨笔势,贯穿在我对他的印象中。而杨燕来弟弟杨雪来的作品是金石篆刻,这是第一次见到人和印,那印章的风貌平实厚朴,用刀稳健,追汉韵,得正象,在湖南当代的篆刻家人群中,确亦少见,字形不张扬,有厚度,亦蛮舒服,据介绍他日常工作为园林设计,业余时间写字、刻印,很低调,从小养成了刻印的习惯,大学读得版画专业,与刀结缘,真难得。我被打动的还是杨燕来这一批水墨新作,这些画,相比于前些年我看到她的作品,又有了一些陌生感,而且画面里所呈现出来的气息宁静,又非常朦胧,有点古代楚国时那种浪漫神秘的艺术气息,很古味,那种感受,瑰丽且浪漫的味道,在中国美术史上,自隋唐以来,便少有见,这些民间意味浓郁的画作,唐以前的敦煌,或者更久远的两汉画作里有,比如长沙马王堆的时代,色泽绚烂的帛画,神奇而精致,对应这样的画法,或许真是一种巧合,是天意吗?我感觉,杨燕来有点畅神了。
花光日影都成采 42cm×72cm 纸本设色 2023年
记得,展览的评价栏目中,我见到了以下文字:“杨燕来呈现水墨元素的抽象化处理,与生俱来的冥想、沉思、开悟转化为传统文人画的笔墨。”她或许有意而为之,僻让了许多历史中的那些经典名品,尊重自我内心,艺术形式选择画像砖石,墓室壁画,民间木刻版画,民间绘画,吃西方现代绘画来归纳自己。一步一趋,渐进成形,形与色,气与格,自在与真诚,手法与材料,纯粹随心而为,淡然处之。
冥契高玄 42cm×72cm 纸本设色 2023年
其实,从她绘画的不同手法上看,此次展览分为两类:一类是纯水墨画,在气息上看上去很有简意,包括画面的形式和润染在纸上的效果,她取法乎上是一定的,有意无意之间,能感觉到汉画像时代的意味,或许更为对上古感这种气息的把握,是超越时空的,是一次次静观,冥想所得到的体认,是与自我心念有关系的,没有时代新科技的干扰,纯粹一点说,就是她与自然同在的理念,完成了在纸上笔与墨,那瞬间灵感的一次爆发,而且是空蒙的,自生的,或许这是她寻找自我的方式,画法的选择,自在的想象,让画面简朴而悠远。
神墨炙炙 42cm×42cm 纸本设色 2023年
展厅中,她为我介绍创作,说画里的一些符号就是画自己,寂静与孤独,或者不入世的想法,都融在了纸上墨里笔间的画语中,看到这些画,看到这些似舟非舟,似山非山,似桥非桥的痕迹,仿佛在梦里,人间,仙界,地域,如何真实,如何转换,不得而知,这是否是一种对未来启迪的形式呢?我感觉,至少她没有重复某些自己和别人的艺术想象,一切都是在自我的逻辑上发出真性情,个人审美,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艺术状态,确实难得。她的另一组的画多数有一种模式的表达感,用色浓郁,时而黑红相兼,金色勾勒,幽冥之境,让观者浮想联翩。我明白她的那种用彩用纸,传统手作纸,纸上的底色也是在绘画之前是染上的,也算是画画的一个必要的程序。画面硬硬的感觉,以材料的搭错,民间艺术感很明显,她在纸上呈现的这种自然状态,不老套,不圆滑,不做作。生拙,幽冥,天趣,尽在纸上,也许那些山、马、屋、树、人几乎没有一个正型,包括画里的字,这些与汉画像里面,或者敦煌壁画,墓室壁画里的造型方法,冷俊而贴切,这种取法,就是让自己获得一种自由,不受教学系统带来的规范创作,专门的图样,民间版画这种力度,在她的画里面不是问题。而这一组作品中的那些品名也颇具意味,比如《莲叶》《欶水》《三景》《宝号》《回度》《太清》《慈悲》,既是一种意象,更是一种心象。明显与隋唐之后的造型画法是不合拍的,我在想,这有点穿越时尚剧的那种感觉。画画,是一个人内心的读白,能容纳什么是没法一时说清楚。
莲叶 21cm×73cm 纸本设色 2020年
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类的历史,在宇宙自然的时间上并不算长久,甚至挺短。而我们今天的人类,人感知的世界和对世界已知的内容是极为有限的。记得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也曾讲到“应该把人类历史发生过的历史都当做当代史,或者都当做自己的历史。”所以看到杨燕来这种画法,就使得我的神经也放飞了出来,脑洞开了门,这样的阅读,这种意外,不就是艺术的核心价值吗?
安宁 21cm×73cm 纸本设色 2020年
我知道,她一直受父亲杨福音先生艺术观的影响,从小有书香家庭的陶冶,自然有好古之心,在艺术上和生活上并没有那么入世的状态,反而以道家和佛家的理念在规整自我,那些《太清》与《慈悲》就是她创作的一种牵引力,加上早年就读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专业,对中国传统民间绘画有着系统性的了解,自然也就懂得和亲近传统文化中的道学里的无为和佛学里的禅机,或许在人生在艺术上就有的那份随机,随缘的信念,喜好自然而出的观念支撑对自我艺术表达,这样的作派,有点另类,也会带给她快慰,让她自己找到了一条不同于寻常人的价值理念,有了这些价值理念,才会选择到追求的乐趣。
太元 21cm×73cm 纸本设色 2020年
佛语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放逐在内心的真实中,在寂静的个人世界里发现美好,发现自我,这是看了展览的一些印象。
杨燕来的画,展出的只不过是她多年来积累中的两套探索性作品,是她最近的真实状态,这画里面那些微妙之处,很难说得明白,想要读到更多的奇境幻觉,恐怕再花些时间,随缘且喜,期待在未来的某个时间里,看到她更多的精彩和在不同状态中创作的精神光芒。
2021年12月29日第一稿
2022年1月3日第二稿
2022年1月7日第三稿
《中国艺术家年鉴》主编子游于北塘
天女 21cm×73cm 纸本设色 2020年
杨燕来,1971年出生于长沙,199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为职业艺术家,工作生活于广州。1996-1998年分别在广州、北京、深圳举办杨燕来作品展;2012年在珠海举办《雁迹》个人展;2014年在长沙举办《一色》个人展;2021年在广州举办《水镜·有亦无》个人展;2018年在成都参加《锦绘》展;2021年在长沙参加《原上草——杨燕来 、杨雪来、 杨福音艺术展》;2022年分别在广州和澳门参加《臆象——粤港澳当代水墨艺术谱系》;2023年在广州参加《先生同行》展。其作品收藏于何香凝美术馆、古元美术馆等。
作者:陈子游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