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在中央民族学院美术系85届毕业生中有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他就是来自广西仫佬族的青年潘常欢。这个现有约十万人口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由于经济落后而影响到文化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才逐渐培养出本民族的工程师、作家和诗人……,但还没有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画家。潘常欢怀着民族的愿望和使命感,从中学开始就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文化馆学习绘画,1981年考人中央民族学院美术系后,出于反映自己熟悉和热爱的仫佬人民生活的目的,选修了工笔人物画专业。正当他在校学习后期,西方现代诸流派艺术思潮开始在我国美术界泛滥,使不少美术院校的学生乱了方寸,而潘常欢的民族使命感使他不能忘怀仫佬乡亲的期待,始终没有放松绘画基本功的训练,他一方面从写生练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造型能力;一方面加强对古代优秀人物画的临摹,力求具体地领会传统绘画的笔墨技巧及其艺术表现的基本规律。由于在校学习期间就注意了正确处理“源’’与“流’’(包括借鉴西方造型艺术经验)的关系,从而为他后来的绘画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毕业后,潘常欢回到广西在新闻单位从事美术工作,数年间创作了许多反映仫佬人民生活的作品。1992年11月,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广西文化厅、广西文联、广西日报社、广西民族书画院在中国美术馆联合主办的“仫佬族第一代画家潘常欢画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年来,商品大潮的冲击使不少画家感到迷茫和困惑,然而,这位仫佬族青年画家却能于风云流变中始终对发展工笔人物画保持着一片痴情和忠诚,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艺术道路上进行着严肃的、艰辛的探索,这是多么可贵的艺术品格啊!
潘常欢生长于仫佬族的一个普通农家,对家乡的眷恋和强烈的民族意识,驱使他在艺术上的追求一开始就植根于民族生活的沃土之中,丰富多采的民族风情和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为他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他的许多作品都浸润着敦厚的民族情感,体现着高尚的生活理想,《启蒙记忆》、《第一次来信》、《歌催月圆》、《旭日》、《荷香》、<雨霁》、<秋韵》……无一不是仫佬人民新生活的赞歌。
潘常欢的工笔人物画,在题材的处理和艺术表现上很注重意境在审美中的作用。例如《启蒙记忆》,作者描写自己童年初次离家求学的情景,按仫佬族的民俗,第一次送孩子上学,母亲要三更起床煮红蛋,父亲备马赶在清晨路上还没行人的时候启程,“无人挡道才能前途无量”。这风俗体现了山里人渴求文化、望子成龙的愿望。这样一个较为复杂的情节,在画面上处理得却非常简洁,父亲牵着白马,儿子骑在马背上回头眺望,远方一轮初升的红日辉映出儿子的爱犬为小主人送行的身姿,大面积浓重的底色隐去了周围景物的具体描写,有助于突出在晨曦中行进的人物心态的表现,造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从而取得言简意赅耐人寻味的效果。
善于处理空间景象是意境创造的手法之一,潘常欢在这方面作了多种构图的探索。《启蒙记忆》把人物安排在画面的下部,上面大部分空间只有一轮喷薄欲出的朝阳,这样的造境,突出了寂静的山野中人马倥偬的情景。《第一次来信》的构图与此相反,把人物安排在面的上端,新娘手捧新郎从远方寄来的报喜信和军功章,站在村头面对一轮明月浮想联翩,画面下部将近三分之二的篇幅空白着,不着一笔景物,这幅画是画在淡兰色的确良上的,利用布的原色造成了月色朦胧的宁静气氛,与人物此时此刻不平静的心境形成对比,这诗般的意境创造是颇具匠心的。潘常欢的作品都很注意“象外”在意境中的功用,避免“一览无余”,为欣赏者留有想象的天地,以增强艺术的魅力。
以单纯的形象抒发丰富的感情,已形成潘常欢工笔人物画的特点。如中国美术馆收藏的《歌催月圆》,取材于仫佬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中秋“走坡会”(青年男女对歌会友求爱的聚会),画面上没有喧闹的群众场面,环境描写也只一条横向起伏的曲线象征坡岭,别出心裁地在画面当中画了一个又大又圆的具有象征性的明月,掩映着四个正在放声歌唱的姑娘,对歌的对象男青年们也没有在画面上出现,只是在款文中听到他们的歌声:“妹呀妹、好漂亮,脸蛋圆圆像月亮,像月亮、月亮圆,哥想和妹结同年。”为了突出主题,作者在“圆”字上大作文章,人物造型夸张圆圆的脸蛋,与圆圆的月亮相呼应;款文字体取圆形结构,印章也用圆的,可谓苦心经营!特别是在艺术表现上删繁就简的手法,不仅没有削消弱作品思想内容的表现,反而给欣赏者的想象插上了翅膀。
工笔画很容易落入“繁采寡情”的窠臼,特别是不大熟悉少数民族生活的画家,在描写少数民族妇女形象时,往往对绚丽的民族服饰感兴趣而着意精雕细琢,遗神取貌,按照北宋郭若虚的说法,“但贵姱其丽之容,是取悦于众目,不达画之理趣也”(引自(图画见闻志》)。潘常欢笔下的少数民族妇女形象,从不以姱丽悦众目,而是以人物的时代风采感人的。
潘常欢的工笔人物画,时代感很强,表明他在继承传统方面不墨守成规。在意境的创造上,他汲取了历代画家积累的审美经验,保持着诗画结合的优良传统;但在表现技巧上,他更重视石涛提出的“笔墨当随时代”的主张。他认为,在艺术上没有继承必然失去民族的特点;没有创新也就不能促进民族艺术的发展,以适应时代的要求。所以,民族性与时代感始终是萦绕在他心头的艺术课题。为此,他不但在造型方法上中西兼蓄,笔墨运用也不拘一格;而且在绘画材料上进行大胆试验,有时以三合板、包装纸、的确良、粗麻布等,代替传统使用的绢帛和宣纸,在表现不同题材中都取得过较好的效果。例如画在三合板上的《荷香》,采藕姑娘的面孔和双手,只是在木板原色上略施淡彩,渲染出少女的恬静形态;背景荷塘中的水和远方的晨雾,则以山水画“留白”手法利用木板自然纹路形成的,整个画面的情调清新而淡雅。再如画在绿色的确良花布上的《花季》,一个裸体少女翩翩起舞于一群欢快的小鸟组成的“花环”之中,背景利用花布的图案,造成了一个醉人的繁花似锦的境界。特殊绘画材料的采用,适应了特定题材内容的要求,取得了创作的预期效果,应该说试验是成功的。
祝愿潘常欢同志在歌颂民族新生活方面,在传统工笔人物画的“推陈出新”方面,坚持正确处理“源”与“流”的关系,不断取得创作上的新成就。
1993年中秋之夜于北京
(原载《美术》杂志 1994年第一期 作者:陈泊萍)
作者:陈泊萍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