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看潘常欢的画,除了给予你美的享受外,还会使人领受到一种强烈的民族意识。他的画,几乎全部是画自己民族仫佬族生活的。故乡、民族在他心中始终是那么神圣,牵动着他的一颗心,使他情动于怀。
他1958年生于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仫佬族是一个人口只有十万左右的古老民族。从小吮吸着民族的乳汁,聆听着民族历史传说长大的常欢,对自己的民族怀有一种深挚的爱和强烈的自豪感。作为这种情感的宣泄,促使他拿起画笔描绘自己的故乡、民族。他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没有一人与绘画有缘,蒙昧时期的常欢,便以树枝、石头做笔,在谷场、墙壁上随性涂鸦。有一天,他在一张包装纸上摹写下一幅广西地图,老父知其志向倾其所有为他购置了画笔、纸张,在县文化馆梁材刚老师的指导下,渐渐入境。
1981年,他考取了中央民族学院美术系,先从师周菱、金捷中、周秀清等,后又得教于沙更世、官其格、刘秉江。于1985年学成毕业。成为仫佬族有史以来的第一代高等艺术院校毕业的画家。潘常欢是一位勤奋的画家,几年来在创作上成绩斐然,其作品在全国、广西频频获奖。随广西工笔画研究会进京画展参展的四幅作品,又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中的《第一次来信》被国家民族文化宫收藏。潘常欢的画以意境夺人、设色、用线不拘一格,清新淡雅,韵味深长。就连题款印章的排列、字体,也每有新意,与画面和谐成趣,相映成辉。特别是他根据自己对中国工笔绘画内涵的理解,多年来潜心于绘画材料的创新,尝试在“的确良”布上作画,运用布的原有色、布纹质地,创作的《第一次来信》、 《旭日》等作品,取得了独特的效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新近创作的《山竹青青》、《无风之夏》等又有新的突破。他的画既具有强烈的时代特点,又不失民族传统的底蕴。 “我神往金碧辉煌的艺术殿堂,更陶醉仫佬山乡的泥土芳香。”潘常欢虽已走出了仫佬山乡,但故乡、民族永远存于他的心中,激荡在他的笔下。他还年轻,要走的路还长,因为他对故乡民族的爱才刚刚开始向世人倾吐,用绘画语言向人们要说的话还多着呢,我们倾听着、期待着他!
(原载《民族画报》1991年第3期 作者:尹汉胤)
作者:尹汉胤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