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走出地平线——记仫佬族画家潘常欢

  从潘常欢的画作中,我们常常可以感觉到他对地平线的一种莫名的迷恋。他确实有意无意地在发掘其中的美和寓意。在他的画中,甚至山梁、远水都地平线化了。我可以列出长长的一串有这类意境的作品。

  渴望走出地平线。仫佬人等了一代又一代,一年又一年。

  正如一个搞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的同志所说的,历史上,仫佬族没有自己本民族的作家、诗人、画家、工程师和记者,解放后,作家有了,诗人有了,工程师、记者和教授都有了,谁能第一个走出地平线,跃然于中天,与其他明星一同闪耀,作为仫佬人自己的画家,来面对宏伟神奇的艺术殿堂呢?

  1985年春节,应家乡领导的邀请,还在中央民族学院美术系就读的潘常欢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举办了首次个人画展,展出了他的40多幅国画作品,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扎实的艺术功底征服了观众。画展取得了成功,也许就是在开展的那个日子。仫佬人一直凝视着地平线上终于出现第一个他们本民族画家的身影。潘常欢就这样带着他对家乡深厚的情感和强烈的民族使命感走进了画坛。从1985年告别艺术院校至今短短的九年中,他就从一个普通的美术系学生,成长为一个已具独特风格并有成就的画家。他的作品曾4次入选全国美展,并在省级以上美展中多次获奖,有些作品还被选至国外展出。潘常欢现已成为广西美术界一个引人注目的青年画家。

  潘常欢1958年出生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生活在仫佬山乡,要说与绘画有缘并对他产生过什么影响的话,可能就算是他那当了一辈子农民的祖父了。

  仫佬人崇拜马,马差不多就算是他们民族的图腾。仫佬人有这样一种习俗:七月十四过鬼节,七月初七就要用马把祖宗接回来。从初七这一天起,每家每户都要挂画有马的图画,到了七月十五这天的上午,他们才用旱藕叶把图画包起来,里面再放上糯米饭和肉菜,在泉边水边插3柱香,把藕叶团放到水里。任其顺流漂去,这叫送祖宗。潘常欢从小就被这种神秘而优美的祭祀仪式迷住了。他家的马却是爷爷画的,爷爷画马的时候,总少不了他这个观众,并跟着画,后来终于有一天,他在一张包装纸上临摹了一张广西地图,无意中被父亲看见,父亲似悟其志向,特地给他买了画笔和纸让他学画。这时他不仅可以为家里画马,而且也为邻居或亲戚画马了。这一年,他刚上初中,当画家,对他还是一个很遥远的梦。

  中国工笔画素来注重形象的描绘,然而,其写实主义的技法传统多少使这一绘画语言较之其写意的整体旨趣显得呆板。潘常欢的省悟点大概也就在于此处。他的工笔画强调的再不是描绘而是构图,是整体构思的大效果。他较成功地把现代派画强调主观表现的某些技法,与传统工笔画技法结合起来,探索出了一条适度的夸张和变形,以外轮廓为其造型基本方法的风格基调。

  潘常欢就是这样,带着他那个民族的重托,带着他生活的悲悲欢欢,带着他十几年如一日的刻苦和勤奋,终于走出了广阔的地平线。

(原载《人民日报》1993.1.20 作者:冯君)

作者:冯君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